APP下载

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临床要点分析

2020-06-24张万胜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0期
关键词:医护人员切口腹腔镜

张万胜

(寿光市中医医院,山东 潍坊 262700)

作为普外科临床上的一种位于人体头颈部的常见疾病,甲状腺肿瘤疾病为颈前正中肿块,随吞咽活动,虽然在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但是随着患者病情的持续恶化,将会逐渐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导致患者在患病期间出现各种临床并发症,比如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给患者生活质量的持续提升造成严重的障碍[1-2]。手术治疗是帮助甲状腺肿瘤患者恢复健康的重要途径,临床上包括传统的开放性手术,但是这种手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致使患者对于手术的进行产生抵触心理,需要医护人员将更加优质、更加安全的手术治疗方法对患者实施治疗。为此我院将普外科收治的1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实施的手术治疗措施主要内容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 0 1 7 年4 月 份~2 0 1 9 年4 月 份 为 开 展 研究工作的时间范围,并选取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 0 0 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组所有患者为A组(n=51例)和B组(n=49例)。其中A组中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26例和25例,患者年龄20~81岁,均值为(50.23±1.36)岁。另一组B组中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25例和24例,患者年龄21~80岁,均值为(50.38±1.18)岁。在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等方面的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比较均显示为P>0.05,无显著的差异性。

1.2 治疗方法

B组:常规的开放式手术治疗的运用。为避免患者在手术期间出现各种状况之后医护人员缺乏合理的手段进行问题的解决,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重要症状,并对患者使用麻醉药物进行全身麻醉,同时根据影像学结果在患者胸骨上方标记手术切口,并将传统的手术治疗手段运用到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术间医护人员在术前标记处下手切开患者的皮肤各个层面,将肿瘤完全暴露在医护人员的面前。之后医护人员使用手术用的手术刀切除肿瘤及其周围的部分组织,然后放置引流管并缝合切口,从而完成患者的手术治疗[3]。只有帮助患者进行包扎和换药的工作,并将患者送回加护病房进行术后的恢复工作。A组: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运用。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手术之前,同样需要对其实施麻醉工作和疾病的检测,进而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而在手术期间,医护人员需要用记号笔在胸壁皮肤上画出预先确定的区域,之后沿标记区在皮下处进行1:50万的0.9%氯化钠肾上腺素溶液的注射,并且在双乳头线中点的胸壁为患者制作一个10毫米的切口。然后,医务人员使用特殊的非侵入性针刺将深筋膜逐渐与患者分开,从而确保形成手术管状导管和空间。再将10 mm织物通过切口插入腹腔镜和注入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并将u200bu200b压力保持在6~8 mmHg内。之后分别在左上乳晕与右上乳晕各作一个5毫米左右的切口,将套管针穿过皮下疏松的结缔组织穿刺至甲状腺。电钩用于分离松散的结缔组织,扩大间隙,连接胸骨窝,分离甲状软骨水平和胸锁乳突肌的外缘,并完成手术间隙的构建。。从而通过这一方式,最终帮助患者完成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1)评估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的VAS疼痛评分。VAS疼痛评分范围为0~10分,分数越低表明患者越疼痛问题越得到改善;(2)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疾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肿瘤肿块完全消除,临床症状也完全消除,则表明患者的疾病完全得到治愈;患者经过治疗后发现肿块消除>50%,临床症状也得到部分消除的效果,则表明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经过检查发现甲状腺肿瘤的体积依旧未发生改变,甚至出现了体积越来越大的问题,则表明对患者的治疗完全失败。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通过统计软件SPSS 24.0(IBM,USA)分析,测量数据用mean(±s)标准偏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检验标准确定为α=0.05,当P<0.05时表示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当P<0.01时则认为研究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的比较

AB两组在治疗后临床效果方面差异较大,数据之间的比较具有可比性,能够进行统计(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问题改善效果的比较

在VAS疼痛评分的比较方面,A组疼痛问题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B组,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问题改善效果的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问题改善效果的比较(±s,分)

?

3 讨 论

临床上随着我国医护人员医疗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对甲状腺肿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在医护人员中变得越来越普遍。不过以往由于技术的限制,临床上医护人员多以开放式手术为患者进行疾病问题的改善。虽然这一治疗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但是不仅容易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同时也会在患者的身上留下难以消除的疤痕,会导致患者在恢复期间无法提升术后恢复工作的依从性。因此为了避免相关问题的出现,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对患者实施更加安全、更加优质的手术治疗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

而作为当前医疗技术水平持续提升之后,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的一种新式手术方式,腹腔镜微创手术由于其自身的优势被逐渐广泛的运用到了患者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相比于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微创手术的运用不仅手术切口较小,不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而且切口选择比较隐蔽,不会对患者的美观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进行这种类型手术的医护人员具有充足的医疗经验,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之后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疾病的复发率,同时也能够最大程度减少对肌肉、血管和神经组织的损伤,有利于帮助患者缩短术后伤病的恢复时间,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合研究,在治疗效果和临床疼痛问题的改善效果方面,腹腔镜微创手术的运用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手术措施的运用质量,二者在相关数据的对比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以此表明,相比于对甲状腺肿瘤患者实施常规的开放式手术治疗措施,运用腹腔镜微创手术帮助患者进行疾病问题的改善更具优势,是缓解患者疾病所带来的疼痛的重要手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医护人员切口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