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研究

2020-06-24王忠义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0期
关键词:电切术等离子尿道

王忠义

(吉林省通化县中医院,吉林 通化 134100)

前列腺增生为临床老年男性常见的非癌性增生疾病,其发生和发展主要是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性激素水平失衡而致[1],早期以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夜尿多为主要表现,长期增加腹压帮助排尿可引起痔、疝等,且后期可导致泌尿系统感染、尿失禁,甚至并发肾功能衰竭。以往临床上治疗前列腺增生主要是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但其术中出血量较多,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增加患者痛苦,不利于预后。近年来[2],经多项研究发现,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且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先进方法。但现国内尚无足量应用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研究报道,因此,本研究分析了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1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所纳患者均符合前列腺增生诊断标准,且知情与同意本次观察研究。对照组年龄50~85岁,平均年龄(63.97±8.75)岁。研究组年龄52~84岁,平均年龄(65.23±8.03)岁。经检验,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术前各项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方案:麻醉处理后,经尿道上行找到前列腺,完整切除前列腺腺体,彻底止血后密切关注患者的排尿情况,避免出现膀胱感染。研究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方案:将电切镜插入尿道,经尿道上行找出前列腺位置,并对尿道、精阜等前列腺相关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了解前列腺增生大小及有无膀胱内病变,对前列腺进行分段切除,最后处理精阜结构周围的前列腺体。

1.3 评价指标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置管时间判断两组的临床疗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数据进行t检验,以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置管时间比较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置管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切口数量比较(±s)

表1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切口数量比较(±s)

?

3 讨 论

前列腺增生作为老年男性临床中发病率日益上升的外科疾病,据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受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等影响,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之势,且还具有易反复发作的特点,引起了临床的高度重视。有研究显示[3],虽然临床上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主要方法是行手术切除治疗,但传统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易对患者尿道造成较大的创伤,且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影响患者预后。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因其在术中出血量、手术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逐渐受到了患者和医生的青睐。该治疗方式手术视野清晰,切除腺体准确高效,同时避免了对前列腺周围组织以及神经的损害,在保证了手术效果的情况下,有效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置管时间,降低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还能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对疾病转归有积极作用,具有很大的临床治疗价值,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猜你喜欢

电切术等离子尿道
神秘的 “物质第四态”
低温等离子切除扁桃体术后出血原因研究
低温常压等离子技术在肿瘤学中的应用
陌生的尿道肉阜
高危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部分电切术治疗体会(附43例报道)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鼻腔血管瘤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观察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