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永烈:在科幻与纪实中穿梭60年

2020-06-24

发明与创新 2020年21期
关键词:讣告叶永烈小灵通

叶永烈(图/《重庆晚报》)

2020年5月15日上午9时30分,著名作家叶永烈在上海病逝,享年80岁。

气垫船、飘行汽车、机器人、环幕立体电影、人造蛋白……现代或未来的科技成果出现在《小灵通漫游未来》中。叶永烈的科幻写作、科普写作影响了一代代人的童年。

一生留下3500万字180部著作

叶永烈的写作之路堪称神话。在中国的科普、科幻界,叶永烈曾是一个风格独特、广受瞩目的“主力队员”。在纪实文学领域,他又是一位成就卓著、声名显赫的重量级作家。

叶永烈从11岁起发表作品,19岁写作第一本书,20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21岁就完成了影响巨大的《小灵通漫游未来》。1978年是叶永烈创作生涯的一个转折,他写就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在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复苏了僵化已久的科学人文思维。科普作家尹传红认为,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这部作品让求知若渴的孩子们对未来生活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同时也拉开了当时科幻文学创作的序幕。而这部作品40年来已衍生出二三十种版本,总共发行了400万册。

在叶永烈的创作生涯中,他建立了完善的个人创作档案,各种文稿、书信、照片、采访录音、笔记,以及作品剪报、评论、样书等均分类保存。他长期从事中国当代重大政治题材纪实文学的创作,积累了大量的档案和口述历史资料,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叶永烈创作档案”。他还曾创作过报告文学《傅雷之死》,第一次将这位著名的翻译家、作家的悲剧结局还原于世。

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图/《新京报》)

叶永烈展示《小灵通漫游未来》(图/《新京报》)

叶永烈走了,他却留下了一系列惊人的数字。他已出版逾3500万字作品,有180多部著作,光是2017年8月出版的《叶永烈科普全集》,就多达28卷1400万字。

叶永烈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但文学创作一直吸引着他。叶永烈在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一干就是18年,其中,《红绿灯下》还在1980年荣获第三届百花奖最佳科教片奖。尹传红特别提到,业余时间,叶永烈几乎投入了所有的精力从事科普与科幻创作,并且赢得了越来越高的声誉和知名度。

尹传红说,叶永烈称自己在创作科幻小说时,一直遵从鲁迅所倡导的“经以科学,纬以人情”的原则。“经以科学”,即科学幻想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要符合科学;“纬以人情”,就是要使科幻小说如同文学小说一样,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现实,寄寓深刻的主题思想。

“他带来了科幻的火种”

叶永烈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写作之路:“我不属于那种因一部作品一炮而红的作家,这样的作家如同一堆干草,火势很猛,四座皆惊,但是火很快就熄灭了。我属于‘煤球炉’式的作家,点火之后火力慢慢上来,持续很长很长的时间。我从11岁点起文学之火,一直持续燃烧到60年后的今天。”

科普作品、科幻文学是叶永烈点燃的第一把火。他常常开玩笑说,自己曾经创作了两个“一亿”。一是他20岁时作为主要作者完成的《十万个为什么》,其总印数超过一亿册;二是以他21岁时完成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中主人公名字命名的手机——“小灵通”,其用户大概也有一亿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横空出世,成为青少年必读的书目。在《十万个为什么》里,孩子们第一次找到了很多问题的答案:地球是由几大板块构成的?人是不是猴子变的?恐龙是怎么灭绝的?

而在《小灵通漫游未来》中,叶永烈为孩子们描绘了一个无法想象的未来世界。那个世界里,有机器人、气垫船、会飞的汽车,人们家里的餐具都是钢化瓷做的,能吃到蛋白质、酱油、五香粉合成的人造蛋。这本书一出版就印了160万册,两周之内售罄,又再加印卖到300万册,掀起了一股科幻热潮。

“他带来了科幻的火种”,在一篇回忆叶永烈的文章中,科幻作家韩松这样写道。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1991年世界科幻协会年会上,当时的韩松还是一名大学生,叶永烈亲切地跟他握了手。韩松记得,“他的手很暖和、很柔软”。

对南方科技大学教授、科幻作家吴岩来说,叶永烈也是启蒙他科幻创作的人物。吴岩说:“我一生的科幻之路,与他的影响和扶持有关。”

上中学时,吴岩写了一篇关于叶永烈作品的读后感,在被《光明日报》刊发后,叶永烈也读到了。叶永烈来北京时,还给吴岩打了电话,告诉了他自己的住址。“他让我把作品带给他,如果好的话他会推荐给杂志。”吴岩说。

从那以后,吴岩的许多作品都是由叶永烈推荐给出版社出版的。后来吴岩高考失利,想放弃升学,专心写作,也是叶永烈告诫他:“要写好科学作品,千万不能放弃上大学,而且要上理工类的大学。

“他是真正的科幻大师,他主张想象力无禁区,他对未来是乐观的,相信科技会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同时他又是深怀忧思的,他的作品浸染着对社会问题的关切和思考,他是科幻现实主义的代表。”韩松说。

“在我的心中,还一直以为自己是年轻人”

叶永烈在古稀之年,仍旧活得像年轻人一样。他喜欢触摸最先进的科技。在他的家里,电脑、相机、复印机、碎纸机和各式各样最新的电子产品堆满了房间。1992年,其他作者还在用纸笔写作时,叶永烈买了一台最新的“286”台式电脑,成为中国第一批用电脑写作的作家。

以前,叶永烈一直是同辈人中的“年轻人”。从小到大,他都是班级里年纪最小的一个。在文坛,叶永烈出道也很早,11岁,他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19岁,写出了第一本书,头顶着“青年作家”的光环。

随着年月的流逝,叶永烈从年轻人变成了长者,人们对他的称呼也从“小叶”“老叶”“叶老师”,变成了“叶老”。

“我很羡慕人家称莫言为‘莫老’,仿佛企盼他永远不会老。我也赞叹人家称任溶溶为‘任老’,仿佛对老之将至满不在乎。而我呢,叶老则黄,则落。这原本是大自然的规律,可是在我的心中,还一直以为自己是年轻人。”叶永烈说。

直到77岁那年,叶永烈才第一次真正感知到衰老。2017年8月的一天,叶永烈在家里搬书时,不小心被台阶绊倒,摔了一跤,碰到了左脚以及右胸肋骨,连走动都困难。他想:“不能逞强去做超越年龄的事,老之将至,余日不多,倍觉时间的珍贵。”

叶永烈决定要把更多时间用在写作、出书上。这三年来,他整理出版了28卷《叶永烈科普全集》,总字数超过1400万字,还出版了纪实文集、散文随笔集、游记,以及三部描写上海的虚构小说。

去过叶永烈家里的人,印象最深的一定是他的书房。书柜里摆放着泛黄的藏书和一摞摞手稿。比书更引人注目的是旁边的铁皮档案箱,箱子里装着的是他这些年来采访的资料,磁带、档案、书信,它们被分门别类地贴上了标签,整齐地排列着。

在这些浩如烟海的材料中,有一部分是叶永烈收藏的讣告。“讣告是人生的句号,是致友人的告别书,是我收藏的有关他们的书信中的最后一封。”他总结了不同讣告的不同特点:陆星儿的讣告用的是彩色照片,王西彦的讣告上写着“不举行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陆平和石坚的讣告是“夫妻档”,高士其和他母亲的讣告是“母子档”。

2014年,叶永烈决定,把这些讣告在内的所有档案捐给上海图书馆收藏。因为他觉得,“这些重要的资料不是属于我个人的,而是属于国家的,属于历史的,将来后人要研究历史,这些也许可以对他们有所帮助。”

两年前,身体健康的叶永烈在央视发表了一次演讲,这也是他生命后期为数不多的公开露面。那天,他戴着眼镜,腰杆挺直,眼里闪着温和的光,对台下的年轻人说:“我本来想,去世之后,在我的墓碑上写一句话——对不起,我不能再为你回答‘为什么’。后来我想想,觉得应该改成——请到上海图书馆来找我。”(据《新京报》《北京日报》)

猜你喜欢

讣告叶永烈小灵通
讣告
小灵通做题
讣告:阅读生命
小灵通比身高
小灵通买书
叶永烈:食品科普创作的一面旗
那个为我们回答“为什么”的人走了 缅怀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先生
小灵通握手
阿富汗人还在听讣告广播
毛泽东和蒋介石的“世纪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