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产出目标为导向的大学英语“金课”教学模式构建

2020-06-24金怀梅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金课导向大学

金怀梅

(安徽新华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大学英语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因其受众面广、影响范围大,在人才培养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当前教育部指示“公共外语要纳入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大学英语更是“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实现国家战略,能否培养出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的大学生”[1]。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教育主管部门自2003年以来实施一系列举措,广大英语界专家学者和大学英语一线教师也积极响应号召,不断开展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回顾十多年来的改革历程,“改革的理念、方向是正确的,采取的举措也成效显著……应该充分肯定其成绩”[2]。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加强,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未能很好地契合国家的人才培养战略和社会需求,大学英语教学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的问题依然存在[3]。大学英语课程也广为社会诟病,从一直以来被指责的“费时低效”“空心论”“功利化”“工具化”等发展到当前全国性的大学英语课时减少、学分压缩,甚至出现取消大学英语课程的呼声。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越来越深刻的危机和越来越大的挑战。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金课”概念。同年8月,教育部出台文件《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同年11月,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第十一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强调,要把“水课”转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金课”即为具备“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特征的“一流课程”[4]。“金课”这一概念的提出,其实质就是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就课程定位而言,“是否符合国家和社会需求是衡量‘金课’的一个重要标准。”[5]“金课”建设意义重大,在当前的形势和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如何响应教育部号召,努力打造国家所需要的“金课”?这是亟需认真对待的课题。本文在分析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以我国本土化的产出导向法教学理论为指导,探索具有实效性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模式,以期突破传统教育桎梏,实现教育创新,加快“金课”建设,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效实现国家战略添砖加瓦。

一、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问题诸多,但追根溯源,根本性的问题在于其应用目标的模糊与异化。对于具体的实践教学究竟应该为什么样的目标服务并不明确,从而导致教学改革虽如火如荼,但教学质量不见显著提高[6],且“水课”现象普遍存在。

(一)教学应用目标不明确导致教法偏误

蔡基刚通过对国家历次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研究指出,我国自1999年以来颁布的三份教学大纲均未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教学的当下应用目标,这是大学英语教学最大的缺陷。[7]教学目标模糊导致的一个普遍现象是:众多教师把教材内容作为教学目标,甚至误认为把课文和课后练习讲解完毕便实现了教学目标,殊不知教材只是教学资源之一,它为教学目标服务但远非目标本身。这种认知偏差导致教学内容的单调和教学方式的呆板,教师过分强调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传授,普遍采用“课文中心法”教学模式,以弄懂文中的词、句、篇为主要教学目标,加上课时有限需要追赶进度的原因,课堂的语言输出活动非常有限,而这些有限的活动又往往脱离真实场景、脱离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从课文中输入的语言点在活动中得不到有效运用与操练,出现输入与输出之间的衔接空位。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不到培养,且其学习兴趣也日益降低,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足。

此外,教学应用目标异化导致教师唯教材是从,缺乏对教学材料的创新设计。事实上,现有的教材有内容陈旧或未能有效帮助学生达到相关学习目标的部分,教师应当补充或改编相关材料。虽然新世纪以降出现了一系列针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手段的创新改革,如基于网络和移动技术的教学、微课和翻转课堂的运用等,但一方面由于多数学校软硬件设施建设不到位、大学英语教师课时重、教学内容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等原因,不具有普适性,常流于形式;另一方面,这些措施仍未脱离当前课堂教学中的“课文中心”“课文至上”模式,输入与输出也没有真正无缝衔接,因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学生应用能力欠缺、教学效果不佳的弊端。同时,随着我国语言教学对交际理念的引入,出现了另一种教学倾向:教师过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错误地把该理念理解为课堂上多让学生自己活动,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忽视自身监督、引领、指导等支架作用,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最近发展区把握不充分,过分依赖其“自主性”,学习的成效自然会大打折扣。

(二)教学应用目标不明确导致学以致用缺位

教学应用目标异化致使在当前的实践教学中教师重视知识本身的讲授,而无视应用导向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仍沿用中学以来的被动性接受知识模式,同时也使知识(输入)与实践(输出)脱节,学生主观上为学而学,不知晓学有何用,语言运用能力依然薄弱。学习英语的当下应用目标缺位,不仅让学生看不到语言学习的实际效用,失去其学习兴趣,而且也使学习的落脚点出现偏差,学生往往把眼前实实在在的目标如四六级考试、期末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等作为自身的学习目标,一旦达成目标,便丧失了学习的动力,而缺少了兴趣和动力的语言学习注定是低效的。

(三)教学应用目标不明确导致教学评价不科学

教学评价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且为教学决策服务的环节,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进行研究的过程。全面客观的评价不仅能检验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帮助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以及时调控教学活动,确保教学活动向预定目标行进。然而,由于当前教学应用目标的缺位导致实际的教学评价出现方向偏误,致使教学问题得不到及时诊断,从而影响教学成效和质量。当前的课堂教学评价多聚焦教师,凸显的是教师的语言基本功、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板书和课件制作等,忽略了学生角度的考量,对课堂应用目标是否有所体现以及是否符合学生需求,语言知识与实践是否合理分配,课堂活动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等关注不够。

另一方面,在对学生学习评价方面,无论在评价主体、评价功能还是在评价类型上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师生合作评价不够;以评促学方面应用不到位;形成性评价重视不够且运用不规范,常流于形式。可见,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仍缺乏一套多元化的科学评价体系,对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无疑是有很大负面作用的。

二、“产出导向法”略述

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在汲取国内传统教学思想和国外课程论和二语习得理论精华的基础上,以中高级外语学习者为对象而构建的一套契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旨在克服我国大学外语实践教学中“学用分离”的弊端,“让学生能够‘以用促学’‘以学助用’‘学以致用’‘学有所成’”[8]。该理论的诞生顺应了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呼声,它由“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三部分构成,致力于解决外语教学中“重用轻学”或“重学轻用”的错误倾向,打通了外语课堂教学中长久存在的语言输入和产出之间的鸿沟,追求课堂中有效学习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解决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存在的“哑巴英语”“费时低效”等困境,为广大外语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实践提供很好的理论指导。

迄今,针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金课”教学和建设研究的成果数量有限,更是鲜见将产出导向法运用于大学英语“金课”建设的研究。可见,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金课”教学研究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本研究在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实质问题进行深度剖析的基础上,致力于构建以产出目标为导向的“金课”教学模式,有望将“输入”与“输出”、“学”与“用”无缝对接,克服以往重输入轻输出的“课文中心法”和重输出轻输入、过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两种影响教学成效的不良倾向,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有效“增负”,提升其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英语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满足“金课”标准,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效实现国家战略添砖加瓦。

三、以产出目标为导向的大学英语“金课”教学模式构建

本研究尝试构建的大学英语“金课”教学模式主要包含以下三项内容。

(一)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流程(驱动、促成、评价)是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的核心要素。设计操作性强、有效用的教学流程以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是大学英语“金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点。本研究根据教材单元主题以及学生专业背景设计具有真实性和挑战性的产出任务,利用课文和大数据时代下的各种媒介提供匹配的输入性材料以供学生有效完成产出任务,并在学生完成产出任务后进行师生合作评价。具体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金课”教学流程

具体地说,驱动环节中,交际场景和产出任务的设定要充分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以便真正实现“学用一体”,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学以致用”。同时,设计的产出任务需要具备一定的挑战度,制造学生的饥饿感,旨在“让学生意识到他们的认知和语言限度,以便在后续促成环节中激发他们的注意力”[9]。促成环节中,注重促成内容和促成方式的多样化和多模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呈现丰富多样的辅助性材料,避免材料的单一性,从而帮助学生高效完成产出任务。评价环节是对学生产出结果的有效评价。大学英语班级人数多,教师课程负担重,而产出导向法教学下学生的产出任务多,教师对每一个产出任务给予及时评价非常有难度,因而师生合作评价是十分有效、可行的评价方式。它是指“课前教师选择评价焦点和典型样本,并对样本进行详批,课中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合作评价样本,课后学生根据评价焦点进行自评,然后互评或机评的评价方式”。[10]该方式将评价与教和学连成一体,真正做到“以评为学”。最后,教师在后期的教学实践中需要实施多轮行动研究,不断反思并进行补救性教学,以便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二)教师主导作用的定位

针对中国外语教育20多年来受国外教学理论影响而边缘化教师作用的境况,产出导向法倡导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以自身的专业引领作用帮助学生学有成效。因而,其坚持“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并存的实践教学方针(具体如图2所示)。然而,具体教学中,在贯彻“学习中心”理念的同时,如何平衡教师“脚手架”作用和学生自主性的发挥,避免出现“教师中心”或“学生中心”的偏误是很难把握的。因而,根据产出导向法理念分析教师角色、对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定位尤其必要,这对打造大学英语“金课”所必备的“金师”队伍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助推大学英语“金课”建设。

图2 “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并存的实践教学方针

首先,教师需要明确以学生产出能力提升为教学目标,转变以课文学习为目标的传统教学思维和方式。产出导向法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让学生有效完成产出任务,在此过程中实现“用以促学”和“学以致用”。因而,这一任务的达成需要教师设计契合单元主题和学生专业背景的产出任务,提供有效的输入性材料,在学生准备产出任务过程中给予答疑解惑,在学生提交产出任务后给予及时反馈。这些均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也是帮助学生达成产出任务的必备。其次,教师需要明确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切不可越殂代疱。在学生产出任务有难度时,教师不宜立马解答,应该让学生带着饥饿感进入输入性材料的学习中。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准备产出任务中,除了必要的答疑解惑,教师同样不可面面俱到,全盘解答,而应以任务和问题为导向,鼓励和促进学生自己探究或小组协作。在反馈环节中,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加入到评价环节中,以提高评价效率和学习效果。总之,产出导向法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坚实的专业知识,也要有接纳新技术、新理念的主动性,明确以学习的有效发生为本位和主旨,做好“脚手架”的功用,这将是大学英语“金课”建设所必备的“金师”素质。

(三)综合测评体系的研发

教学测评是“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的关键点”[11],可帮助教师准确地掌握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以便及时修订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由于产出导向法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产出能力,目前以英语水平测试为主的测评体系与产出导向法指导的教学体系不匹配,过程性测评不足,无法客观全面地检验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金课”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因而,针对产出导向法教学的测评标准亟待制定。因此,本研究尝试研发多元化的综合测评体系,在终结性评价中增加口语测试,同时丰富形成性评价,具体如图3所示。

图3 产出导向法教学测评体系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金课”教学评价采用终结性评价为辅、形成性评价为主的方法。与传统评价体系相比,终结性评价所占比重下降,只占40%,且评价内容也有变化,除以试卷形式对学生的听、读、写、译技能进行考查外,增加了口语测试,考查口语产出能力。根据教师设定的不同场景,学生或个人、或结对子、或组团汇报。鉴于形成性评价的显著作用,“不仅能提供反馈,使学生取得进步,而且能激励学生自我调节学习,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帮助他们获得元认知技能,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12],故其比重提升至60%,具体包括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和学生自评三大块,分别占40%、10%和10%。教师评价参考学生在课堂中对产出任务的表现、学生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情况、学生课后对产出任务修改完善情况以及平时的定期测试,测试主要考查口语和写作两方面的产出能力。由于产出任务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因而生生互评也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方式。除此之外,学生自评也不可忽略。教师收集学生学习日志,设计详细的自评表。学习日志包括学习心得、课堂笔记、产出任务材料的收集和整理等。自评表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大项,每一项围绕产出任务的学习情况制定细化内容,具体考查学生的合作精神、对语言的把握和运用、自主学习能力等各项表现。

总之,产出导向法教学需要革新测评路径,提高形成性评价比重并丰富其评价内容,从而及时追踪学生学习过程,帮助教师适时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并促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改进学习方法和策略、提升学习效果,真正做到“以评为学”。综合性测评体系的研发在打造大学英语“金课”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本研究以我国本土化的产出导向法教学理论为指导,探索“学用一体”的大学英语“金课”教学模式,在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师主导作用的定位和综合测评体系的研发等方面做了积极构想,以期改革传统大学英语课堂“课文中心”“课文至上”的精读模式和“学用分离”的弊端,真正以学习的有效发生和学生的产出能力提高为目标。但在该模式的实际运用中,由于大学英语班级人数多,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薄弱等因素的存在,可能会在各环节出现诸多问题。因此,笔者及团队将依托所研究项目进行后续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检验该模式的可行性,并论证其效果,期望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在打造大学英语“金课”的同时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满足高校复合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国家战略的实现尽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金课导向大学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留白”是个大学问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偏向”不是好导向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大学求学的遗憾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打造监狱学专业实训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