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掘语文元素,让说明文教学语文味更浓
——小学本体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0-06-24江苏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17期
关键词:麋鹿说明文词语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 李 洋

说明文知识性强,语言表达科学,遣词造句准确,说明方法多样,蕴含丰富的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语文元素。说明文的教学,应立足文本,重视发掘语文元素,组织适宜的教学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在实践中领悟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体会具体描述的精彩与生动,感悟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迁移运用特殊的语言表达方法,让说明文教学的语文味更浓。

下面,笔者就如何发掘说明文中语文元素,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进行策略探究。

一、抓关键词句,提升学生概括能力

说明文中关键词语主要指描写说明对象特点的词语。关键句子是指总起句、中心句、过渡句与总结句。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关注关键词语和句子,提取关键信息,去概括说明文的主要内容和事物特点,不断提高学生提取信息能力和概括能力。

1.抓关键词,把握事物特点

说明文中,作者都会用非常明确的词语对事物的特点进行概括。教师可以重点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运用略读方法,学会快速检索,边读边思考事物的特点,从文中快速提取关键词来概括事物的特点。

例如,教学《莫高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默读全文,画出描写事物特点的关键词语。学生圈划之后,引导学生充分交流。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想一想哪些词语可以概括出彩塑、壁画等事物的特点。学生会抓住“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惟妙惟肖”等词语概括彩塑特点;用“慈眉善目”概括菩萨特点;用“威风凛凛”概括天王特点;用“强壮勇猛”概括力士特点;用“宏伟瑰丽”概括壁画特点。教师可以再引导学生总结“抓关键词”的方法,迁移运用到其他说明性文章的学习中,形成阅读习惯。

2.抓关键句,把握文章结构

说明文的文章结构都比较清晰,是学生学习练写说明性习作的最好范文。一般在说明文开头均会有总起句,总领全文。在文章结尾也会用总结句,总结全文,形成“总分总”的结构。在许多自然段中,还会有中心句,形成“总分”构段方式。有的文章中还有过渡句,承接了上文,总启了下文,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学生学会抓住关键句,不仅能学会习作的篇章布局,还能提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例如,教学《秦兵马俑》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略读中,画出课文主要有哪些关键的句子,如总起句、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等。然后指导学生在略读中,划出关键句,并列成表格。学生看着表格,文章的结构一目了然。教师还可以再抓住过渡句,指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二、抓情感因素,提升学生朗读水平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能力之一,也是说明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虽然说明性文本相对较为理性,但也需要有感情地朗读。学生需要站立在文本的视角下读出作者所表达的意蕴,尤其是要凸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重点。说明文的朗读指导应根据文体特点,选取其中的重要段落,采取不同策略,指导学生读好说明性文字。

1.以转述方式,读出介绍性

“文章不是无情物”。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感情,说明文也如此。根据课文的不同内容,适时指导学生从转述的角度读好说明性语言,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像电视中的解说员一样“介绍性”地读好说明性的文章。

例如,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动物世界或景色宣传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解说员的介绍方式与语气,然后指导学生用“介绍性”的语气,选其中一个片段介绍一下音乐之都维也纳。在读好一个自然段基础上,再练读全篇课文,学会“介绍性”地朗读说明文。

2.改变人称方式,读出趣味性

教学中,把说明文中第三人称或事物名称,换成第一人称“我”进行朗读,不仅能让学生备感亲切,易于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还能让听者多一份亲近感,更能激发学生感情朗读的兴趣。

例如,教学《恐龙》时,教师可以抓住大部分学生喜欢恐龙的心理,指导学生自由练读自己喜爱的恐龙,要求朗读时,把恐龙的名字改成第一人称“我”,把自己当作文中恐龙。这样“雷龙”“剑龙”“三角龙”“鱼龙”“翼龙”和“霸王龙”立即就“活跃”在教室里。学生在介绍恐龙时,群情激奋,兴趣更浓。

三、辨析文字,提升品味语言能力

在说明文中,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做比较是最常用的说明方法。教师应立足文本,引导学生在多样的读悟活动中,加深对说明方法的理解与感悟,迁移运用说明方法。

1.对比阅读,品味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从时间、空间、程度和数量等方面介绍事物时的语言更加科学、准确。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准确表达的词语进行品读,体会说明文用词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例如,教学《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时,教师可以抓住课文中“推断”与“推测”不同用法,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家在没有确凿证据时,只能“推测”出相应的结果。如果有了充分的依据,就可以作出肯定的结果——“推断”。在对比读中,让学生体会作者使用词语的准确性。另外,这篇课文中的“也许”“可能还有”“可能”等词语,都可以指导学生在对比品读中,感受作者用词的科学严谨。

2.辨析方法,品味特殊的表达方法

说明文常用多样的说明方法来描述事物。这也是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说明方法中一些特别词语的“标志”,引导学生品读并学会识别说明方法。

例如,教学《埃及金字塔》中“做比较”的说明方法,教师可以先出示两个句子:“这座金字塔高146 米多。”“这座金字塔高 146 米多,相当于 40 层摩天大厦。”指导学生说一说读完的感受,引导感悟当需要说明事物的特点不够突出,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时,就需要使用“做比较”的说明方法。然后再品读课文中其他“做比较”的方法,小结出可以根据句子中常用的“比”“和……相比”“相当于”等关键词来判断“做比较”的说明方法。

四、仿说明方法,提升迁移运用能力

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运用语言。教师应在学生了解说明方法之后,组织适切的练说活动。在练说中,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方法的表达特点,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提升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1.模仿练说,提升口语能力

模仿是深入迁移学习的第一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课文中说明方法为基础,设计适合学生参与的练说活动,指导学生准确使用说明方法,具体生动地介绍说明对象。

例如,教学《麋鹿》时,教师可以设计介绍麋鹿的练习:假如你是导游,你向游客介绍麋鹿时,你应怎样介绍呢?请用上学习到的说明方法,以下面的句式来介绍麋鹿: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麋鹿保护区。今天由我给大家介绍麋鹿。麋鹿的外形很奇特( )。传说,( )。与其他动物一样,麋鹿也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 )长尾巴用来( ),以适应沼泽环境中的生活。麋鹿蹄子( )。麋鹿的毛色( )。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 )。听了我的介绍,相信大家对麋鹿一定有了许多的了解。

2.模仿练写,提升写作能力

课文是学生语言学习的例子,是学习写作表达的最好范例。学习说明文,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在模仿练写中,运用说明方法;在随文仿写中,学以致用,提升写作能力。

例如,教学《秦兵马俑》第二自然段时,在学生感受到作者运用了具体描述说明方法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某处景色为说明描述对象,运用具体描述的说明方法写一写景色的美。

说明文教学,要紧扣文体特点,发掘课文的语文元素,指导学生读悟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介绍事物的恰当顺序,感悟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生动性,迁移运用各种说明方法,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让说明文课堂教学充满着浓浓的语文味。

猜你喜欢

麋鹿说明文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来来来,一起装修数据库——说明文也能很生动
说明文阅读专练
找词语
The Return Of Wolves Has Already Made A Big Difference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