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抗结核药物治疗初治耐多药肺结核的效果及转归
2020-06-24刘海涛姜小红
刘海涛,姜小红
(四平市结核病医院,吉林 四平 1360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我区某三级甲等医院2016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2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通过医学检查技术(气管镜灌洗液培养)确定为耐多药肺结核疾病。
1.2 相关标准
纳入标准:(1)没有实行过化学治疗方法的患者,或者化疗不足30天患者;(2)年龄在18周岁以上的患者;(3)经过细胞生物学检查方法确定为耐多药肺结核的患者;
排出标准:(1)妊娠期患者、哺乳期患者;(2)艾滋病感染者;(3)肺癌患者。
1.3 方法
通过药敏检查出来患有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一线抗结核治疗药物治疗方法。药敏检查结果显示患者有耐多药肺结核后,观察患者痰涂片和病灶状态,将痰涂片阴性、病灶吸收稳定的患者作为实验组患者,通过相关医学界专家分析讨论,持续采用一线抗结核治疗方法。剩下治疗效果不良和治疗失败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治疗。
2 结 果
总共进行治疗试验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为28例,成功完成治疗的8例,使用一线抗结核治疗药物治疗的患者为7例,所以试验组患者8例,对照组患者2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有效性是28.57%(8/28)。通过药敏检查确诊为耐多药肺结核后,继续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患者20例,有效率为71.42%(20/28)。见表1。
表1 耐多药肺结核临床效果和转归情况
3 讨 论
3.1 正确看待一线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结核的可行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使用了抗结核药物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有效性是28.57%(8/28)。通过药敏检测患有肺结核后,再实行抗结核药物方法治疗的患者为20例,有效率为71.42%(20/28)。这项结果和相关医学转接使用一线抗结核药物治疗研究结果相符合。然而,一线抗结核药物对MTB的作用还是没有事实依据,可能的影响因素是人体本身和药物等综合作用,因此,不能否定分枝杆菌检查技术是不能使用的,医学界应该将两者的区别进行明确。
3.2 本研究结果分析
通过这个研究,能否研究出合理的耐多药治疗和检查方法,切实可行的唯一办法就是分析各种危险性因素避免误确诊的情况发生。试验组患者都生活在农村环境中,患者的痰涂片、病灶范围、药敏检测的比例相对于对照组低,空洞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因此,患者的居住环境、痰涂片情况和病灶范围都和临床效果有很大关系
4 结束语
由于本次研究的病例数有限,同时还是回顾性分析过程。对试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之间没有做均衡检查,其中的危险影响因素效度还需要深入研究检查,关于此研究,今后还需要更深入更前瞻的研究。明确影响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转归的具体因素,使之可以最大限度地将那些可以通过一线方案治愈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筛查出来,即要避免过治,也要避免误治,尽可能减少对患者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