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的传递

2020-06-24付婷婷

爱尚书香 2020年3期
关键词:扇门讲故事读书

付婷婷

“宝贝,看看妈妈给你买什么了?”

“又是书!就不能买玩具么?”

孩子失望,我也失望。

本以为女儿会和儿时的自己一样,见到书欣喜若狂、爱不释手,可事实却经常这样无可奈何。周围好多妈妈也很重视培养孩子阅读,当当排行榜、京东图书节等,买的家里满满当当,聊天时却多有抱怨,怎么那么畅销的书孩子却不喜欢呢?

起初,我也一筹莫展、颇为纠结,但静下心反复思考,不停地尝试,终于摸索出些许规律,总结起来大概八个字:不急、不否、不弃、不贪。

所谓不急,就是不要急于让孩子马上就热爱阅读。不是每天塞一本书给孩子,让其读满多少时间,就能培养孩子热爱阅读了。真正的热爱读书,一定是一个自愿的、自发的过程。学龄前,还是建议尽量顺应孩子的天性,在孩子想要奔跑的时候就让他们纵情挥汗,玩够了,在睡前或者合适的时间,尝试着问问孩子要不要听一个故事?想不想了解一下今天捉住的蝴蝶是什么品种?或者听说有一本很不错的书,特别好笑,一起看看好不好?再或者,父母坐下来读一本喜欢的书,让孩子也挑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一起看……每有机会,我都这么做,不知不觉的,我发现女儿开始主动读书了。我没有按部就班的完成老师的读书打卡,也没有告诉女儿应该每天读书,而是尽量抓住其兴趣点,不断丰富和扩展她喜欢看的书籍的种类和内容,希望她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和体会阅读的魅力。

二是不否。孩子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他们喜欢的书也不尽相同。女儿想读书,我会给提建议,但决定权完全在她自己。比如最近她又迷恋上“一分钟破案”之类的侦探小书,经常因为猜中了内容而欣喜不已,这虽不是我想让她阅读的首选,但只要对读书有自主的兴趣,我都支持。图书排行榜排第一的书,也不见得孩子就喜欢,现在不喜欢也不代表以后不喜欢,不用强求,可以引导。我给女儿买了畅销书《不一样的卡梅拉》,幼儿园期间给她讲这个故事,她并不喜欢,可是到了小学二年级,她倒突然喜欢上了,拿起来就放不下,故事有点长,她却总是一看一整本。当然,在她认真阅读的时候,我轻易不会打断她,关于喝水、吃饭、睡觉的时间,我会根据她的阅读状态做出一些调整;讲故事也不规定时长,孩子有段时间迷恋听故事,我就一本接着一本讲,多的时候连续两三个小时不休息,嗓子讲哑了是常事,我很珍惜她的热情和喜欢,尽可能给她最大的听读自由。

三为不弃。父母不要轻易下结论,认为孩子就是不爱读书,放弃对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也许不会按照我们预想的节奏开始,游乐场、电子产品、大自然的舒展自由,往往更能吸引他们探寻、投入,让精力充沛的他们安心坐下来读书,并非易事也是情理之中。但我始终认为,孩子只是因为还没有打开这扇门,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告诉他们书里的世界很精彩,保证这扇门随时可以打开,而不是妄下断言,这扇门孩子不需要了,锁上了。

四是不贪。妈妈打电话告诉我,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用手指着书上对应的字,楼下邻居家的孩子用这种方法认识很多字了,我也试了一下,但总觉得书中原本有趣的内容因我这教认字的心思被读的慢慢悠悠、生硬无比,孩子也不喜欢,试了两次果断放弃。我觉得还是把故事讲的生动有趣、让孩子将注意力集中于故事本身更重要。读书就是读书,认字、拼音这些其他的要求,不要杂糅进来,培养良好的阅读和思考能力,才是真正受益终身的事。

我和爱人都喜欢读书,曾经都有过书痴一样的青春,而今工作繁忙、家事琐碎,能安静的坐下来读书更是不易,虽难,却仍喜为之。风风火火忙碌过后,一壶清茶,半卷书,茶香书香缭绕,烟火气也显得浪漫了许多。孩子八岁了,那天偶然听她和小伙伴聊天,讲到哪个哪个很贵的,特别好等等,言语中能明显感觉到物质多少貌似正成为他们判断好坏的标准。临睡前,我告诉女儿,钱的多与少,和真正的幸福快乐不是直接相关的,赚钱相对容易,而一个人的内涵、气质、素养,却是需要日积月累的,急不得,也买不来。妈妈更希望你能多读书,读好书,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坚持下去,学会独立思考,学会爱与善良,这样才会有幸福的能力,才能在任何环境中,找到让自己快乐的钥匙。女儿似懂非懂地答应着,但我相信,有一天她终会明白。

引导孩子爱上阅读,为孩子插上思想的翅膀,于我而言,这是一种爱的传递,且长情而长久。

猜你喜欢

扇门讲故事读书
这扇门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听冬神讲故事
第8扇门
推开那扇门
第八扇门
我们一起读书吧
讲故事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