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行车:自由之轮》:自行车蕴含的“爱与文明”

2020-06-24

时代邮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轮子双脚车轮

定价:48元

作者:[英]罗伯特·佩恩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1月

在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中,自行车无疑是最常见的,它伴随着时代变迁,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最熟悉,却不见得最了解,人们对自行车的认识便是如此。本书从文化历史到技术革新,讲述了自行车的前尘往事,用风趣的文字呈现出了一部车轮上的爱与文明史。

车架、控向系统、传动系统、车轮、车座……作者把这些组成自行车的构件,作为该书的各篇章名,既深入剖析自行车身上每一个装置、零部件的诞生与变革,又将自行车对历史的影响通过一桩桩具体事件反映出来。无论是诞生时的不受待见,还是堪称飞速的现代化发展,在其背后,自行车都给予所处时代深刻的文化侵染。透过作者简洁而巧妙的笔触,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重大的社会变革,都在自行车上有所体现,那些看似无意改变的技术细节,恰恰完美契合着历史进程,面对这样一件“神器”,必须投以全新目光。

200年前,西方世界的一场大饥荒导致了家畜骤减,在替代劳动力的驱动下,一台有轮子的“机械马”诞生了,这是自行车的始祖。它也被称为“会跑的机器”,在结构上包括两个成一字排列的马车轮子、一个供人跨坐的木架和一个简单的控向系统。它需要靠人快速跑动或双脚在地面划桨移动来行进,当跑得快或下坡时,人可以抬高双脚。以如今的眼光来看,这实在是一件不怎么样的发明,然而正是它提供了自行车骑行的基本原则——通过操纵方向来保持平衡,即使两个轮子在一条线上。由于它的笨重、昂贵和不实用,并未在当时流行起来。

在“机械马”被搁置了40年后,由其改良的“脚踏两轮车”在大西洋两岸掀起了一股热潮。骑行脚踏车,对当时的人们而言难度极高,由此便催生了一家家“自行车驾校”。大作家马克·吐温也专门请来教练学习骑车,并饶有兴趣地把这段经历写成文章。“他站在旁边,扶着那机器,然后我们就啪的一声全下来了——他在最下面,我在中间,那机器在最上面。”

20世纪前后,自行车已成为上百万人的日常交通工具。在人类历史上,劳工阶层第一次具有了流动性,往日拥挤的合租房空了,城郊的范围扩展了,很多城市的地理布局因之改变。自行车的发展也促进了道路建设,为此后汽车时代的到来打下基础。另外,自行车的出现还打破了当时僵化的阶级和性别屏障,甚至成为妇女争取选举权的一个转折点。女权领袖苏珊·安东尼认为,自行车对于解放女性,作出了比世界上任何其他东西都多的贡献,因为它给了一名女子自由和自信。

作者在书中强调:重要的是,自行车将人们的心灵引向自由的长途旅行。或许梦想中的自行车,不全在于自行车本身,还有它轧过的每一片充满爱意的土地,讲述的每一个浸润心灵的故事。

猜你喜欢

轮子双脚车轮
两个轮子“走路”
双脚踩出的汉字
车轮的位置
读北岛:一只轮子,寻找另一只轮子
跳跃:单、双脚跳 教案
车轮开启赴爱之旅
UNHAPPY FEET 让你的双脚在夏日保持健康!
徒走七藏沟,用双脚丈量原始森林
自由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