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与路径研究

2020-06-23石玉慧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45期
关键词:甘肃思政红色

石玉慧

[摘           要]  在甘肃这片土地上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利用好这些资源,提高育人的实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地方本土红色文化,可以更好地将本土红色文化精神和内涵传输给当地大学生,可以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振奋精神、引发共鸣,从而激励大学生勇立潮头,争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合格奉献者。

[关    键   词]  甘肃红色文化;大学生思政教育;意义;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5-0004-02

一、引言

红色文化是指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融合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而形成的文明的总和。它主要形成并发展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阶段,并且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1]

甘肃这片土地上蕴含的红色文化资源种类多、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这些宝贵的资源无一不透露出甘肃人们在争取民族独立、人们解放和追求美好幸福新生活的过程中开创的辉煌业绩和作出的巨大贡献,无不印证着这片土地的深厚和承载在这片厚土上的厚重历史文化。甘肃的红色文化资源带有浓浓的区域本土特征,放眼全国红色文化资源宝库,其作用不容小视。习近平总书记讲:“甘肃是一片红色土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必然不能忽视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将两者紧密结合方能提高育人实效。

二、甘肃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视察时强调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这些话告诉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要充分利用红色文化的渗透和激励作用。

(一)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中国共产党带领甘肃人民在民族复兴的漫漫征程中砥砺奋进,披荆斩棘。在这片热土上,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薪火相传,用热血和青春唱响了一首首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诞生在陇原大地上的南梁精神、会师精神、红西路军精神、铁人精神、庄浪梯田精神、八步沙精神等,是共产党人初心不忘、勇立潮头的责任和担当,是对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之风的身体力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简单的八个字,却是字字铿锵,道出了我们党的公仆情怀,流露出共产党人传承红色精神、勇担时代大任的信念与决心。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者,我们要充分利用甘肃省内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紧紧依托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和独特的精神内涵,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二)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甘肃是红色文化资源大省,这里的红色资源遍布全省很多县市。据统计,全省当前红色文化资源已经登记达到300余处,各级博物馆收藏的革命文物近万件。许多典型的景区已进入全国一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这些红色遗址、遗迹、场馆都是甘肃在革命建设改革中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见证,都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利用的生动鲜活的资源。挖掘整理并运用以上红色资源,必将使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内容更加充盈完善。

(三)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在陇原大地上也应建立起陇原儿女对当地红色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对甘肃红色文化的深入了解和学习过程中,青年学生对甘肃特有的“航天精神”“长征精神”“南梁精神”“八步沙精神”等内涵和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钦佩和赞赏,无不透露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自豪和骄傲。红色文化中包含着先辈的人生观、价值观,蕴含着先烈的精、气、神,陇原儿女无不受其熏陶和滋养。文化有深沉的持久的力量,我们要将红色文化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结合,在青年学生中建立文化自信,建立红色文化自信。不能忽视青年在文化自信方面的力量,青年大学生是红色文化自信方面的建设者,也是自信、自强的践行者,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流砥柱,由此,培养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绝对自信,对建设红色文化强省意义深远。

三、甘肃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利用好、传承好。尤其是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突破以往陈旧的育人模式,探索出符合时代气息的创新路径。

(一)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主渠道和主阵地无疑是思政課堂教学。如何使思政课教学效果更好,通过何种方式手段可以事半功倍需要每一个思政人思考和研究。通过充分利用丰富的甘肃红色文化资源,选择具有代表意义的人物、遗址、精神等内容,将其融入思政课堂教学中。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在教授理想信念章节的内容时,将甘肃精神中的“长征精神”“铁人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鲜活、生动地体会先烈们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所表现出的大德大爱大情怀,以此来感染并激励青年人发奋努力、成长成才,不断完善自身品性,早日奉献社会,报效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我们在抓好思政理论课的同时,不能忽略课程思政对青年学生思想的引领和正确“三观”的影响,要努力将思政教育全方位多角度地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课程思政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巧妙融入思政元素,保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注重润物无声。把甘肃的“航天精神”“南梁精神”“梯田精神”“八步沙精神”等作为课程思政的素材,教育学生团队合作、顽强拼搏、求真务实、勇于开拓。

(二)红色教材走进校园

甘肃是一片红色的土地,但是并不是每位教师、每个学生都能很好地了解甘肃红色文化。长期教学经验告诉我们,离开教材,学生的阅读就完全业余化,导致教师授课时,学生无法提取阅读文本的有效信息参与课堂,使校本阅读沦落为随兴的课外阅读,低效无序。由此,讲好红色故事必须先要挖掘本土红色文化元素,建立健全校本教材体系。

当前,甘肃省在红色校本教材的开发和投入方面十分缺乏,在教材开发方面,要结合当地的遗迹旧址、革命人物、红色艺术、民俗风情等元素,开发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体现当地特色的大学生红色文化读物。这样一来,一方面改变了以往教材枯燥乏味不接地气的通病,又丰富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素材,调动了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积极性,使教材育人的目的真正显现出来。另一方面,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教师既是研究者也是授课人,对本省红色文化的搜集、查阅、研究,有利于教师对资源的整合和知识结构的优化,是一次宝贵的再学习、再提升的契机。

(三)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文化是精神的体现,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的滋养。积极向上、奋发图强、求真务实的校园文化可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激励青年树立文化自信心,达到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效果。为此,高校团委学生工作部门应依托红色文化组织各类活动,注重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用多姿多彩的文娱活动充盈大学生思想,丰富大学生活。首先,抓好重大历史节点和主要节日进行红色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如三月雷锋月学习雷锋同志无私奉献的美德;四月清明节组织党员团员参观当地红色场馆纪念烈士英灵,了解当地革命先烈为党为国抛头颅洒热血的感人事迹,最大限度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七一建党节组织各团支部忆党史、铭党恩;十一国庆之际,通过大阅兵视频、电影电视等形式纪念新中国的成长史,歌颂伟大祖国的成就,从中吸收正能量,唱响主旋律,活跃校园氛围。其次,以每月一次的主题党日为依托,将身边的红色资源融入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中,提升其党性修养,增强思政素养。最后,组织甘肃红色文化宣传为背景的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红色故事宣讲团等活动,培育学生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磨砺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

(四)网络宣传加强思想阵地

截至2020年3月,中国上网人数高达9.05亿人,而绝大部分网民是青少年,当今社会,互联网早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此时,必然是“得网络阵地者得思政育人天下”。主动占据网络思政阵地,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学校要建立网络思政平台宣传红色文化,通过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方式和平台,掌握网络话语体系,在符合网络宣传的话语体系中融入声、光、影等手段进行改造,让本省当地的红色文化在网络上广泛传播,使学生能随时随地了解身边的红色文化,使网络自媒体发展成为宣扬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让党旗在网络思政平台上高高飘扬。

参考文献:

[1]胡松,杨宇光,朱小理.“红色资源”的界定及其转化的必然性[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30(5):73-76.

[2]习近平.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A].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C],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9.

[3]蔡红梅.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6(10):23.

编辑 尹 军

猜你喜欢

甘肃思政红色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甘肃:“三年行动”超进度
致敬甘肃
Application of Classroom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第17站甘肃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