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驾驶员的人为因素与交通安全探讨

2020-06-23马继祯

关键词:汽车驾驶员人为因素交通安全

马继祯

摘 要:社会不断进步、科技不断创新的背景下,汽车产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汽车已不再是特定人物的出行工具,基本上家家普及,一般成年人都已掌握了汽车的驾驶技术。汽车的全面普及代表着经济的向前发展,但也加重了交通事故风险,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鉴于此,本文特意分析了汽车驾驶员的人为因素,总结研究了交通安全的保障措施,仅供大家参考,从而更好地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汽车驾驶员;人为因素;交通安全;分析;研究

0 引言

一般的交通事故都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产生了不同的后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驾驶员的驾驶行为不仅仅影响着自身安全,甚至影响到整个交通、他人生命。人人坚持谨慎驾驶原则,从根本上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显得至关重要。据统计,中国每年的交通事故率约为51%,其中人为因素占据31%。针对人为因素展开具体的分析,并且考虑更多方面,提出针对性、合理性的干预措施,笔者特意凭借多年的研究经验,简单阐述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1 人为因素导致交通事故的分析

1.1 驾驶员的不良驾驶行为

驾驶员存有“不蒸馒头争口气争”的斗气心理,常常做出带有攻击色彩的驾驶行为[1]。例如,汽车行驶过程当中随意变道、随意超车,夜间驾驶汽车时随便开远光灯干扰他人的正常驾驶。恶意别车、追逐开车等情况的发生,大大增加了交通安全隐患。

1.2 驾驶员的事故倾向人格

部分驾驶员本身存在着事故倾向人格,甚至属于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他们驾驶汽车的时候稍微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和人发生冲突,甚至发展成为打斗事件。例如,某些驾驶员开车时情绪非常不稳定,他人超车、变道影响了他的正常驾驶,驾驶员就会想方设法的“报复回去”,可能是直接超车,故意紧急刹车,在复杂路段依然干扰他人驾驶等。研究人员发现,情绪不稳定的驾驶员对于交通事故表现的很不重视,他们普遍存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根本不可能遇到交通事故,驾驶汽车如玩耍,驾驶行为难以改变。

1.3 驾驶员的判断能力不足

驾驶员在不了解交通路况的情况下仍不谨慎驾驶,也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例如,部分路段正在施工,驾驶员没有看见警示标识,驾驶汽车进入施工区域,因为本身车速很快,遇到紧急情况更难刹车,由此导致交通事故,威胁自身生命安全。另外,驾驶员疲劳驾驶后反应变慢,没有意识到危险情况,无法做出正确反映,直接引发严重事故,无法保证人身安全、车辆安全。

2 汽车驾驶员人为因素的有效干预措施

2.1 强化驾驶考核,保证交通安全

一般类型的交通事故都存在着“倾向性”的标准问题,为了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就要把好驾驶入门的“第一道关”。例如,适当改进或者增加一些强化“倾向性”的驾驶标准内容,考核初期准确评估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判断他们是否具备紧急应变的能力[2]。针对驾驶员的驾驶记录进行调取、分析,事故发生率高,情绪非常不稳定,性格较为偏激的驾驶员必须谨慎实施监督考核。虽然驾驶员的驾驶年限不断增加,驾驶经验积累更多,但仍有严重的负性情绪,直接干扰他们日常的驾驶行为。针对此,可以定期组织考察这些人员的驾驶情况,调取他们最近时期的驾驶记录,或与驾驶员的公司、家庭保持沟通联系,叮嘱他们多多劝阻,如果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做出应对,从而保证驾驶员的人身安全,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

2.2 优化管理机制,保证交通安全

针对驾驶行为不够谨慎,带有攻击色彩的驾驶行为,交通规则了解不明,无法准确判断交通路况的驾驶员,应该予以强制惩罚,实施有效管理措施。需要确保有问题、能力不足、情绪不稳定的驾驶员改掉错误的驾驶行为,使他们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驾驶状态。进一步提高驾驶员的身体素质也很必要,针对酒驾、毒驾等危险性过于严重的驾驶行为,强制惩罚的基础上必须根据相关法律进行严格处罚,持续进行知识教育是一方面,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安全驾驶意识等不可或缺。

2.3 心理素质教育,保证交通安全

驾驶员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还应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中强化管理,不断扩大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范围,是降低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率的有效方法。可以组织模拟训练,使驾驶员在模拟训练室中练习掌握特殊天气、特殊路段中适用的驾驶技巧。让驾驶员在模拟训练的同时学会控制心态、处理突发情况,不断强化他们的心理素质以及承受能力。

2.4 提高道德素质,保证交通安全

人为因素导致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很多交通事故都与驾驶员的道德素质不高有直接的关系。为了有效的改善这一现象,必须积极的、准确的培养驾驶员的道德素质[3]。通过设立保障机制,运行安全管理制度,密切监测驾驶员的日常驾驶行为,采用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充分保障驾驶员对于基本的驾驶规范熟悉且牢记在心,鼓励他们自觉提升道德素养,不断增强综合素质,持续强化驾驶安全,严格遵守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为因素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要想降低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有效的控制人为因素,教育每个驾驶员谨慎驾驶、自我监督、安全行驶。应该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控制驾驶员的驾驶行为,监督他们的驾驶操作,通过实施惩罚、处罚等措施,有效减少不文明驾驶行为的出现。每一名驾驶员都能具备相当高的驾驶水平,积累下丰富的驾驶经验,才有助于我国交通事业的健康长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范詩琪,严新平,张金奋等.水上交通事故中人为因素研究综述[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7,12(02):14-15.

[2]刘文雅,徐强,张洪源.浅谈汽车驾驶员的人为因素与交通安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32(06):288-289.

[3]梁书红,姜元玲.汽车驾驶员主动安全性因素的辨识与分析[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8,15(01):140-141.

猜你喜欢

汽车驾驶员人为因素交通安全
浅谈汽车驾驶员心理素质与安全行车
新时期汽车驾驶员的基本素养及培养对策
乡镇道路交通安全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
基于交通安全的高速公路路线平纵组合设计
民航空中管制中人为因素对安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