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游戏作用发挥的幼儿养成教育策略探讨

2020-06-23黄红艳

文理导航 2020年23期
关键词:体验式游戏

黄红艳

【摘要】幼儿正处在思维、语言、行为等良好习惯的养成时期。这些良好习惯的培养需要孩子们具有浓厚的兴趣来支撑。幼儿的学习兴趣大多来自游戏激发和促进,幼儿园有效开展养成教育,需要有效发挥游戏的作用,通过师生、生生富有情趣的游戏来提升幼儿养成教育质量与效率,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文章首先就游戏在幼儿养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进一步对游戏与幼儿养成教育的整合策略进行探究,旨在有效培养幼儿各种优良的习惯,促进幼儿养成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幼儿养成教育;游戏;体验式;随机渗透式;系列提升式

幼儿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初级阶段,也是看待身边事物的思维习惯、语言表达习惯、动手操作的行为习惯等各种良好习惯的最佳养成时期。而孩子们爱玩爱闹,对于游戏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可发挥游戏的载体作用,将游戏与幼儿养成教育相整合,实现寓教于乐,促进幼儿优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如何整合游戏与幼儿养成教育,是当前幼儿教师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1.游戏对提高幼儿养成教育有效性所具有的作用

在幼儿阶段,最初对于世界与自然的认知是通过玩闹所获得的,游戏的开展,对于幼儿体能的锻炼以及健康情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幼儿养成教育借助游戏提高教学有效性,应使游戏活动凸显生活化,不仅仅是让幼儿玩的开心,更重要的是在游戏活动中融入智慧,将游戏进行改良,在幼儿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开展养成教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增强幼儿快乐体验,促使幼儿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并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在日常幼儿教育中,可结合生活篇来开展游戏活动,渗透优良品德教育与习惯养成教育。教师应当科学制定游戏计划,讲解游戏规则,以生活中常见现象举例,促使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生活场景再现,将优良思想道德与行为举止渗透于其中,这就能够达到良好教育效果。例如,在“我是某某某”换位表演游戏中,幼儿扮演教师、警察、家长等,将玩具娃娃当做孩子,对生活中情境进行再现,幼儿重复教师所讲述的内容,比如吃饭不要吵闹、小朋友之间不可以打架等,这就能够对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进行深化。通过此种模仿游戏的开展,能够融合幼儿已有生活经验,有效培养孩子们是非的辨别能力,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幼儿教师应当善于发现养成教育的契机,通过游戏化教学活动的设计,来促使幼儿获得新知,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其健康情感的发展。借助游戏对孩子们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进行培养,要充分以“玩”的形式来开展学习活动,找准不同时期幼儿心理特征,对游戏进行设计,以生活道具为辅助,侧重运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激励幼儿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幼儿教师掌控整合游戏过程,确保与幼儿生活经验和幼儿园教学内容相符合,游戏与生活得以高度整合,幼儿的情感经验得以丰富化,这就能够为幼儿整体、和谐、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基于游戏作用发挥的幼儿养成教育策略

2. 1以体验式游戏支持实施养成教育

所谓体验式游戏,就是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引导幼儿在看、听、说、做的过程中,促使幼儿调动多种感观深刻认识、理解并感受行为目标,向自觉行为内化,是一种可行的幼儿养成教育方法。在幼儿养成教育过程中,以游戏为支持所开展的各种活动体验,能够让幼儿在实际动手过程中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提升实践运用的思维能力,从而切实有效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洗脸、刷牙、整理书包等日常事情处理能力。例如,在大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学活动中,前一天分别让三名男生和三名女生带来裤子、衣服、鞋(系带式)等道具,课堂上引导孩子们各抒己见说一说自己可以做哪些日常事情,最后总结出可以自主完成“整理床铺、洗袜子、洗脸、刷牙、穿衣服和鞋”等日常事情。教师趁热打铁组织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穿衣服、穿鞋”体验活动,让各小组派代表进行组际游戏比赛,并让“评委”组评出表演得最好的幼儿,获奖者奖励小红花或小笑脸,并让全班同学以热烈掌声祝贺。同时,让获奖者向其他幼儿介绍一下穿衣服、穿鞋的要领,其他幼儿再跟随体验。最后教师鼓励孩子们:“小朋友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是好孩子,今天你们学会了穿衣服、穿鞋,老师以后要观察大家的表现,大家彼此监督比一比,看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得最好。这样,通过引导孩子们开展精心设计的游戏体验活动,在游戏活动中有效强化了幼儿的操作体验,促使幼儿获得独特感受,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了实践技能。教师应在游戏活动中侧重开展积极评价,引导幼儿探寻解决实践问题的技巧,就游戏经验进行梳理,这就有助于幼儿行为标准的顺利构建,培养幼儿优良的思维品质,在游戏的支持下,幼儿养成教育也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

2. 2以随机渗透式游戏开展养成教育

在幼儿教育阶段,养成教育与生活存在密切联系,在幼儿生活各方面都应得以渗透。在游戏与幼儿养成教育的整合过程中,随机渗透方式的应用,需要立足生活现实出发,把握养成教育的契机,游戏活动的组织开展也具有随机性。在幼儿养成教育过程中,为培养幼儿优良卫生习惯,可设计“小小吸尘器”、“我是环境小卫士”、“能干的胖嘟嘟”等游戏活动,对幼儿活动场地上的垃圾,教师可做出趣味化提醒,“小小吸尘器,开始工作啦”,此时幼儿积极且愉悦的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想象自己是吸尘器,在“呜呜呜”的工作声中,垃圾被捡干净了,各种玩具、操作材料等都得以摆放整齐,幼儿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自觉养成了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

再如,在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中,为确保幼儿能够专注的倾听,尽情大方地表达,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可设计“小喇叭广播员”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尽情表达的机会。在扮演广播员时,教师以幼儿同事的角色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与幼儿互动交流,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幼儿佩戴喜欢的小喇叭道具,营造生动的游戏情境,有效激发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幼儿主动参与游戏活动中来,就自己喜欢的事情进行分享,此种方式下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和養成。在简单、灵活的游戏活动中,幼儿养成教育得以常态化推进,幼儿的行为更为自律,这对于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 3以系列提升式游戏辅助养成教育

所谓系列提升式,就是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将一个行为目标向系列游戏活动的整合,确保游戏活动环环相扣,这就有助于对习惯的养成进行有效巩固,避免出现反复的情况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幼儿养成教育融入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要明确认知方面游戏与行为习惯目标的内在关联,基于此进行科学设计与创编,通过系列提升式游戏活动的开展,促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优良的情感体验。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游戏玩法的变换以及目标的逐步深入,能够对幼儿的探索欲望进行有效激发,幼儿养成教育也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例如,在中班道德礼仪培养过程中,为激发幼儿参与积极性,有效促进孩子们养成懂礼貌的习惯,教师可整合资源创设一系列提升式的游戏,例如“懂礼貌的兔宝宝”游戏情景。游戏中,幼儿正确使用简单礼貌用语,比如“请”、“对不起”、“谢谢”、“没关系”等。然后再组织开展“我是文明小乘客”游戏中,在游戏中幼儿了解了基本乘车礼仪,包括排队乘车、不推不挤、自觉让座等。接着开展“小猪嘟嘟的家”、“别人的东西我不拿”等游戏活动,通过系列提升式的游戏活动,促使幼儿理解文明标准规范,学会借东西的技巧,并养成分享的好习惯。

在整合游戏与幼儿养成教育的过程中,系列游戏活动的开展,教师应侧重对传统游戏玩法、规则以及场景等进行创新运用,进而来实现教育目的。例如,针对幼儿团结合作品质的培养,可以利用改编传统的“老狼老狼几点了”游戏。在游戏场景设置中,划定有限面积的圆圈作为“小羊的家”,幼儿扮演“小羊”,教师或者其他幼儿扮演“老狼”,在“小羊”听到“老狼”说“天黑了,可以饱餐了!”之后,“小羊”找到属于自己的家,将自己保护起来。在浓厚“被吃掉”的氛围中,引导“小羊”想一想:单独的力量有限,为躲避“老狼”的侵犯,应该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战胜敌人。于是,随着“家”数量的减少,“小羊”纷纷抱团组成“新家”来抵御“老狼”。在此种游戏方式下,幼儿两三人自觉组团,躲藏在一个“家”中,由于空间很小,幼儿互相配合,一人蹲下、一人单脚站立等,采取的办法都具有一定挑战性。随着游戏难度的不断加大,场地只有一个“家”,“小羊”如何进行躲藏呢?在幼儿积极讨论、互相配合的过程中,幼儿获得了优良的游戏体验,集体合作战胜老狼。通过创新传统游戏活动的开展,幼儿团结合作意识得以养成,幼儿养成教育也获得理想的效果。

总之,幼儿养成教育的有效开展,应借助富有情趣且科学合理的游戏活动。教无定法,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教师应侧重加强养成教育与游戏活动的融合,强调知行合一,以游戏为载体,促进游戏作用的最大化发挥,促进幼儿优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助力幼儿养成教育获得理想的效果,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白莉芸.学中玩,玩中学———浅谈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养成教育之策略[J].学周刊,2017(12)

[2]冉各芬.幼儿养成教育的三点做法[J].贵州教育,2017(08)

[3]白根玲.游戏与幼儿养成教育的整合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07)

[4]钟宜君.让游戏成为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路径[J].教育探索,2019(12)

[5]陆翠兰.浅析生活化的游戏在幼儿养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学周刊,2018(01)

(福建省三明市沙縣第一幼儿园,福建三明365500)

猜你喜欢

体验式游戏
并发症体验式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
体验式德育:体验什么,何以践行
游戏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