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视角下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2020-06-23韩晓东
韩晓东
【摘要】以高考来观照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变化,可以从考试大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关键能力提升、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等四方面,对地理教学进行反思与重构,力求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互动及教学评价等环节中,突出高考要求变化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未来学习发展需要的技能与素养,实现地理学习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目标。
【关键词】高考地理;教学策略;研究
随着全国各地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尤其是多地区在推行“3+1+2”(语文、数学、英语+物理或历史+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任选2)的新模式后,地理学科兼顾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特点,必然成为打通文科理科的关键学科。换言之高中地理学科大概率会成为学生选择的热门。在这一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不仅仅要深化课程改革,使之适应高考改革的要求,而且更要重视高考地理学科的发展,从高考要求出发,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更好地推动地理教学的创新与发展。笔者结合近年来高考地理的发展与变化,尤其是2019年高考地理即文科综合全国卷I中试题变化及考查要求,从考试大纲、学科核心素养、关键能力提升、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等四方面,论述高考视角下高中地理教学研究与思考。
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密切联系考试大纲
从2019年全国新课标I卷地理试题的考查来看,无论是选择题组,还是必修题或选修题,都在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范围内。虽然相对而言,全国新课标I卷比其他新课标卷在难度上相对较大,但依然以考试大纲作为命题依据。这实际上就要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仅要全面理解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還要将地理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密切联系起来,作用于地理教学过程中,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在2019年全国新课标I卷地理试题中,其命题均在课程标准的主要知识与要求内,没有出现相对冷僻或偏门的知识。但同时试题又突出了考试大纲中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灵活运用的要求,更重视考试大纲关于“新材料、新情境”的精神。与2018年相比较,实际上在题型、要求、水平、素养等方面的要求,在形式上没有太大变化。这种稳定发展的试题,不仅说明了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有效结合的教学策略与课程改革方向得到认识,更是对地理学科知识结构、思维发展、能力培养、素养要求等方面趋于成熟。这就给了高中地理教学很大的启发,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把考试大纲的研究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形成学生对课程标准的比对解读,引导学生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更好地突出学以致用、学用一体、学思相融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彰显地理学生综合性的特征。
以2019年全国新课标I卷文科综合第36题为例,从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来看,其主要考查了获取并解读信息,调动并运用所学知识描述或阐述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内容上则是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区域工业化的影响,与课程标准结合则是分析工业区位因素,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如果学生能抓住这些信息,那么这道题的解决是没有太大的困难的。而学生要全面找到这些信息,组织有效的应对措施,就不但要掌握对应的课本知识,更要通过教学过程中,能将学习的知识与素养转化为答案。而这种转化的关键就在于高中地理教学所采取的措施。笔者作为一名高三的地理教师,在分析同类型的题目中,就会在教学过程中把考试大纲要求,以较系统的方式呈现出来。如通过“苹果手机的生产为什么离不开中国”这样的实践性题目,从人工成本、成熟技术工人等因素切入到工业区位选择、产业链形成、区域工业化等内容进行教学,形成一个由工业区位因素、区域工业化融合而成的教学。通过这样的分析与实践,很多学生对于工业区位等内容与知识,就会形成自我思维与能力处理的过程,从而可以从容地面对考试。由此可见,把考试大纲的解读引入到高中地理教学中,尤其是高三地理复习教学中,其本质是将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融会贯通过程,从而使知识、能力、素养转化为学生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高考考查的同时,也发展自身的能力。
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仔细分析高考试题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惊人的现象,自2017年地理新课标实施以来,这三年来高考试题无处不在彰显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特别是2019年全国新课标文科综合卷,无论是I卷,还是I I卷或I I I卷,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覆盖面为100%。如上述2019年I卷36题中,工业区位是非常明确的区域认知素养,而原因探究与推测结果,则是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及人地协调观等方面素养的直接体现。其实不仅是36题,37题涉及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与人地协调观,43题涉及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及人地协调观,44题涉及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与人地协调观。如果再分析选择,也不一例外体现这一特点。因此,这就要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与人地协调观等四大学科核心素养内化了教学主线,贯穿到整个高中地理教学中,才能真正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素养能力。
笔者认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要从三方面着手努力:其一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通过高考试题的介入来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很多学生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认识不足,不仅仅是因为从高一开始其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出现了偏差,更是因为地理教师没有很好地将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中。如在可持续发展的教学中,就通过43题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融入其中,那么学生对43题的认识就不再是旅游方面的题目,而是转化为可持续发展下综合思考,从而也发展了学生地理实践力。其二是重视在教学设计中,突出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高中地理要走出知识目标为主的误区,就必须把知识目标转化为素养目标,在每节课的教学中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在长期教学中培养并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其三是重视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地理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研学活动、教学实践活动等,将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到其中。只有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到高中地理教学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坚持引导学生树立学科素养意识,才能使学科核心素养从课程标准的定义中走出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地理学习。
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着眼实际突出选拔
个性化学习既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生综合思维素养发展的内在要求。高中地理文理兼备的学科性质,不仅仅突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更是把地理学科的实用性表现出来。这一特点在高考试题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在高考地理试题中,几乎每一道题都与应用有关,无论是长江三角洲村办企业发展,還是黄河小北干河流水文,亦或是里海演化,如果不能将高中地理学习转化了实际运用,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那么就算是开卷考试也找不到标准的答案。这也反映出高考地理具有选拔性的要求,因此重视学生关键能力的提升,以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提升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学生形成个性化、自我性、综合性的思维能力。
还是以2019年全国新课标I卷文科综合第37题为例进行分析,从表面分析这道题涉及到板块漂移、地壳运动,因此看起来是一道知识题。而实际上,在这道题中很多会忽视掉一个重要的信息,即气候变暖。因为气候变暖带来的重要影响就是里海深化的深层次原因,而如果不从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考虑,那么这题的作答就很有可能不全面。这就反映出高中地理教学中,必须将学生个性化学习与综合思维素养培养有机联系起来,形成学生具有关键能力与应变思维的个性化素养,才能使学生在从容面对考试中,更能反映出自身的综合能力。由此可见,只有着眼于实际来推动高中地理教学,使学生在个性化学习中培养综合思维,才能使学生在培养学科素养的同时,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能力。
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综合运用能力是所有学科都必须重视的能力,这主要因为:第一,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定义越来越科学。而高考作为选拔手段,突出综合运用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第二,综合运用能力是学生学科潜力的重要表现,也是学生成长空间的大小表现指标之一。因此,在高考所有学科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都成为通用的标准,也是各学科相通的纽带。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既有学科性质的特点要求,又有社会发展与学科发展的时代要求,但更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之一。
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思维来看,综合运用能力是综合思维素养的外在表象,也是学生学科素养整合的集中体现。因而,重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其本质是综合运用能力考查的需要。从高考地理实际上看,综合运用能力也是处于关键地位。如2019年全国新课标I卷文科综合第43题中,运用旅游地理的知识来解决安仁古镇“留客”问题,就不仅要考虑安仁古镇与成都市区的距离问题,更要从体验的角度去考查安仁古镇的旅游资源,特别是充分利用文化来进行“留客”。这就需要学生具有全局性的思维与综合运用能力:与成都近,必须考虑差异化;旅游资源单一,必须考虑多元化与深度化;而距离与资源再加结合,就必须考虑人文下的旅游服务整个全局性的问题。如此一分析,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却成为了至今专家们也难以破解的难题。由此可见,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综合思维的拓展,更突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在要求。
综上不难发现,以高考地理试题及要求来观察地理教学,地理教学更应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切入点,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关键能力都融入到教学各个环节中,并以此加以科学设计、有效利用,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中使地理教学能着眼高考检测,放眼未来发展,促进学生向全面发展的人之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1]邱鸿亮.关于情境设问空间尺度与精细程度的整合探究———基于高考全国卷地理综合题的案例分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23):57- 61
[2]王莉青.建构地理思维方式提升学科核心素养———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Ⅰ卷地理试题的启示[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11):114- 116
[3]谭明鄂,翁成福.巧用思维建模,化解地理综合题难题———以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第37题为例[J].地理教育,2019(12):28- 31+2
(江西省萍乡中学,江西萍乡3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