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肖邦夜曲的戏剧性特征

2020-06-23廖园园

艺术评鉴 2020年10期
关键词:夜曲肖邦特征

廖园园

摘要:肖邦夜曲是肖邦浪漫主义音乐特征的标志。他把爱尔兰作曲家约翰·菲尔德首创的浪漫主义抒情小品——夜曲这一体裁发展到一个繁荣时期,他创作的夜曲感情丰富,旋律优美,具有戏剧性,将夜曲的创作形式和表达题材上升到了前作未有的高度,然而肖邦创作的“戏剧性”在他夜曲的任何一个音乐体裁中都可以找到印迹,本文对其夜曲中的戏剧性特征进行探究,从肖邦夜曲的时代背景着手,研究肖邦戏剧性特征,总结和概括肖邦的戏剧性特征。

关键词:肖邦   夜曲   “戲剧性”   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0-0005-03

费雷德里克·肖邦(1810~1849)是19世纪欧洲伟大的音乐家,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钢琴诗人”。他是典型的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也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

夜曲一般指由爱尔兰作曲家菲尔德首创的一种钢琴曲题材。旋律优美,富于歌唱,常用慢速或中速,往往采用琵琶式和弦的伴奏型,然而肖邦把它发展为一种形象丰富、情深意远的钢琴音乐体裁,他创作的21首夜曲是这一体裁的艺术珍品。

一、夜曲的概述

夜曲是在浪漫派时期出现的一种独特的音乐体裁,广义是指一种具有安逸恬静的气质和沉思默想性格的抒情器乐短曲,“而狭义的夜曲,是指一种浪漫气质的钢琴曲” 。

(一)菲尔德对夜曲的影响

夜曲(nocturne),源于拉丁语的nocturnus,意思是夜的,有罗马时代的“夜神”之意。

18世纪西方贵族社会中流行一种器乐套曲——“小夜曲”,常常在夜间露天演奏,用于晚间娱乐,性格为抒情优美、感情真挚,形式简朴高雅。

爱尔兰钢琴家兼作曲家约翰·菲尔德首创的钢琴曲体裁—《夜曲》,共写了20首,菲尔德的夜曲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它保持着一种旋律优美的风貌,经历了几十年的岁月,还流露出着清澈、晶莹的气息。

(二)肖邦对菲尔德夜曲的发展

李斯特作过这样的描述:“它的丰富旋律与和声总将我带入孩提的岁月中。”显然,它的情感表现较为单一。肖邦将这一音乐形式加以发展,从小夜曲发展为夜曲,音乐的个性与钢琴的特性如水乳交融一样和谐。特别是肖邦将“戏剧性”特征融进夜曲这一浪漫体裁,更能体现肖邦钢琴诗人的独特韵致。

二、肖邦夜曲的“戏剧性”特征形成的背景

(一)社会环境

肖邦生活在19世纪的波兰,当时是一个动荡的国家。这造就了肖邦内心的压抑和痛苦,坚强而倔强的肖邦迅速成长。肖邦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持续上升,著名乐评人阿伦沃克在书中写道“肖邦一身在孤独、痛苦中度过,他年少时风趣幽默、活泼开朗的性格,转变成沉默甚至狂躁的性格;可是他没有沉溺于其中,他有坚强的个性与意志,把个人命运与强大的祖国命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用自己的作品来反映祖国与波兰人民斗争的生活,以此来抒发爱国主义热情,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

(二)浪漫主义思潮

浪漫主义是一种在1780年左右出现的文化运动,它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常用幻想或超越现实的夸张手法来塑造形象。所以形成了他独具个性的浪漫主义音乐——肖邦钢琴音乐。尤其是他的夜曲,左手的琶音式和弦伴奏型,是钢琴的典型特征,形象丰富,情深意远的钢琴音乐体裁,乐曲中所弥漫的惆怅、冥想的气氛以及其中包含的激动、叹息、兴奋、不安等丰富而微妙的情绪,正是肖邦创作夜曲戏剧性特征的体现。

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伟大音乐家的代表之一,是肖邦浪漫主义艺术精神的重要体现,他一生创作了很多钢琴作品,而夜曲正是肖邦最为内心的情感流露和细腻的音乐表达。因为他与乔治?桑长达8年的爱情生活,对肖邦整个人的音乐创作有着很大影响。乔治桑的影响使得肖邦专注于在钢琴上表现自己的内心与情感,专注于钢琴音乐创作,将夜曲的音乐形式和创作理念上升到一定的艺术境界,为后人的创作留下一笔宝贵的音乐财富。

三、肖邦夜曲的“戏剧性”特征

“戏剧性”的本意是指戏剧艺术独特的基本特性, 要精确的给它下个定义是非常困难的。著名音乐家、评论家居其宏先生的观点,认为“强烈的对比是戏剧性的根源,没有对比就没有戏剧性。”将戏剧性概念引进音乐领域中来很容易被理解。在通常情况下,一部交响乐并不是表现人物事件、故事情节、情绪对比而产生的冲突性,而是在他的音乐构造上,由于作曲家对节奏的变化、音高的变化、音色的变化、表情术语等等的精心设计,形成了音乐的各种变化与戏剧性冲突。

(一)肖邦夜曲的分期归类

肖邦一共写了21首夜曲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19世纪30年代之前创作的,所以被归纳为肖邦钢琴音乐创作——华沙时期创作的作品。这一时期由于肖邦受到约翰.菲尔德夜曲创作形式和风格的影响,创作了近十首钢琴夜曲,抒情缓慢,旋律悠扬。例如op.9-no.1《降b小调夜曲》、op.9-no.2《降E大调夜曲》等。

第二类作品加入了戏剧性的元素,使肖邦夜曲的音乐呈现了与之前不一样的感受,肖邦的创作理念突破了传统的创作手法,达到一个新的领域。戏剧性特征把肖邦痛苦的经历表现的淋漓尽致。 例如op.9-no.3《B大调夜曲》、op.15-no.1《F大调夜曲》等。肖邦夜曲的创作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趋势。

第三类是1835-1841之间所作,夜曲的戏剧性体现的尤为突出,超出了抒情小品的范围,展现了肖邦夜曲的独特性。例如op.48-no.1《c小调夜曲》是肖邦夜曲中最具历史性意义的作品,神话了夜曲的内涵。

(二)冲突对比构成肖邦夜曲的“戏剧性”特征

肖邦创作的夜曲同样有着菲尔德夜曲的A—B—A的三段体结构形式,但通常B与A的主题形成强烈的对比。

《c小调夜曲》opus48Nr.1是夜曲中框架最大、最富有戏剧性的一首。在夜曲的再现部里(见谱例1),肖邦使用了是第一主题(见谱例2)变奏的手法,虽然夜曲的开头和结尾两段永德主题材料是相同的,但再现部速度快了一倍,在显示了含蓄、哀痛的第一主题后,具有了戏剧性的效果,让人产生慷慨激昂,悲喜交加的感觉。这首曲子是典型的动力性再现的三部曲式,其主题朴质、悲伤,乐曲的中部与之形成对比,表达一种宗教性的意境,其和旋写法类似于圣咏。

《升F大调夜曲》op.15-no.2也是一首典型的戏剧性与抒情性完美相结合的范例。乐曲的曲式结构为三部曲式(见谱例3),ABA。在呈示部中,节奏上的多变是戏剧性的明显特征。八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滑音、六连音,是乐曲充满戏剧性的动荡与不安。

谱例3:

Op.62-no.2《E大调夜曲》具有吟游诗人的特征。整首曲子用节奏的变化来体现它的戏剧性特征,一开始肖邦用lento(慢板)来标记,缓慢抒情,慢慢地发展为激昂的热情的中段,所以肖邦用Agitato(激动的)来标示,热情的,提示演奏者情绪和变换速度来加强对乐曲的表现。

Op.9-no.3《 B大调夜曲》,肖邦在这首夜曲中部第一次使用了新的音调,从前面的6/8拍到中段的2/2拍,速度也从 Allegretto(小快板)变成了Agitato(激动的),从第一段左手的琶音式音型突然变为流动性极强的三连音,右手的单声部旋律变为和声旋律,最后再现第一段的抒情的尾声。肖邦对这首曲子运用了很多对比性的音乐手法,增强了音乐的表现范围,使夜曲获得了新的特质。

参考文献:

[1][苏]埃蒂斯·奥加,肖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2]菜良玉.欧洲浪漫主义的音乐观念[M].音乐研究,1995.

[3]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世界图书出版社,2005.

[4][苏]A.索洛甫磋夫.肖邦的创作[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6.

[5]张泽民,高士彦,虞承中,郭竽.李斯特论肖邦[M].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

[6]周勇.“略论肖邦夜曲的戏剧性”[J].云梦学刊,2005,(02).

[7]王培刚.“肖邦的夜曲”[J].鋼琴艺术1998,(04).

[9]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10]居其宏.歌剧美学论纲[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夜曲肖邦特征
勤奋学习的小肖邦
月夜曲
爱心夜曲 (女高音独唱)
抓特征解方程组
肖邦的魔法
快乐新年
快乐新年
小狗圆舞曲
春天来啦(2则)
一夜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