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22第一乐章的演奏研究
2020-06-23朱晨慧
朱晨慧
摘要:《bB大调钢琴奏鸣曲》(Op.22),是贝多芬创作初期的最后一部作品。本文以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对它的音乐创作和演奏要点进行研究,使演奏者深入的理解该作品,更好的演奏出符合贝多芬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
关键词: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 演奏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0-0007-03
奏鸣曲是钢琴音乐的重要体裁,从巴洛克时期开始出现,到古典主义时期,发展完善并达到顶峰。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出生于德国,是钢琴奏鸣曲大师,维也纳古典奠基人之一,被世人尊称为“乐圣”。[1]所创作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被誉为钢琴音乐中的“新约全书”。[2]目前国内外有不少关于贝多芬奏鸣曲的文献资料,但大多集中在他中期和晚期的作品,对于早期的作品研究较少。献给约翰·乔治·冯·布朗伯爵的《bB大调钢琴奏鸣曲》(Op.22)创作于1799~1800年,是贝多芬创作早期的最后一部作品。与之前显露积极向上乐观主义情感的作品不同,贝多芬本人把这首奏鸣曲的音乐与拿破仑共和战争的英勇精神相联系,作品中有明显的英雄主义色彩,音乐创作开始更注重自我情感的集中体现。[3]笔者以《bB大调钢琴奏鸣曲》(Op.22)第一樂章为研究对象,通过学习作品的相关资料,并结合自己的演奏体会,对作品音乐创作和演奏要点进行研究,从而展示出作品的艺术魅力,使演奏者更好地演奏该作品,准确把握贝多芬早期到中期创作过渡时期作品的音乐风格。
一、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22第一乐章的音乐创作
该作品是奏鸣曲式结构,4/4拍,整曲速度保持Allegro con bro(有活力的快板),具体曲式结构如下:
呈示部由主部主题、连接部、副部主题和结尾构成。主部主题(1~11小节)为bB 大调,从弱起小节开始,前三拍是整个乐曲的主题动机,共有三个声部,上下声部较平稳,节奏都由四分音符的长音构成中声部变化较多。整个主题动机给人以明快向上的感觉。两次主题动机重复后,右手旋律进行四次上行模进到达主音,引出两段抒情旋律,右手足够歌唱,左手是以主音为低音的平十六分解和弦。到了第8小节,前面委婉的旋律没有了,左右手同时对主题动机进行向上模进,后加主调上行音阶,以强奏结束主部主题部分。连接部(12~30小节)由三个部分构成,开始是左手对主题冻结模进4次进行导入,引出右手双声部旋律,上方声部是下行音阶,下方声部是主题动机的变形。接着旋律转入F大调,左手是属音作重复低音,右手是分解八度旋律,以平十六节奏快速演奏。到了22小节,双手旋律走向相反,张力越来越大,一起推向副部主题。副部主题(31~25小节),双手齐奏二声部旋律,给人以进行曲的感觉,对连续两次三度下行的副部主题动机进行向上模进,越往上旋律线条越短促,到达顶点是以高声部旋律下行音阶往下走,同时剩下三个声部在不断变化和声,往下音低至大字二组的F。随后用双手弹双音的切分节奏旋律,在重拍上标注了“sf”突强。44小节左手是三和弦,右手琶音跑动,后接左手双音跳奏和右手分解八度,重复两遍旋律后,左手变成二分音符的单音,领着右手分解八度往下走,旋律反向进行,演奏力度渐强,出现了全曲第一个“ff”。结束部分(53~68小节)左手用主音八度用震音手法演奏,右手双声部旋律先在低音区,用弱奏弹出,节奏由之前的平十六变成小附点,拉宽旋律,八度演奏,给人以稳定感,双手八度突强演奏变节奏上行音阶,最后出现明朗轻快的主题旋律,以V-I和弦做全终止结束。
展开部由导入、准备和中间四段材料六部分组成。导入部分(70~74小节)从弱起小节开始,左右手用平十六节奏交替演奏渐强,进入附点节奏的弹奏,演奏力度为“ff”很强,调性为F大调。中间材料(75~112小节),第一部分旋律与呈示部的结尾相似,但该部分是g小调。第二部分以左手的强奏进入,开始有坚定的踏步感,后接跳奏的八分音符和流动的十六分音符,情绪上形成鲜明地对比。第三部分左手平均的四分音符在低音区演奏旋律,右手是十六分音符的快速跑动。第四部分,左手旋律节奏由附点和休止符的变化,比之前旋律更流动,调性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bA大调—F大调—bb小调—bB大调,最后回到主调为再现部分做准备。
再现部(128~199小节),该部分与呈示部相比,变化不大,只是在调性上做了改变。在副部主题上,呈示部是F大调,而再现部回到了主调bB大调。
通过该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它的音乐发展变化不是很多,基本上的变化都集中在呈示部,采用动静结合、旋律上行、左右手反向进项等作为旋律发展的动力。
二、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22第一乐章的演奏要点
(一)力度的控制
力度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力度从弱到强可分成若干等级。贝多芬很擅长运用力度级别来表现音乐的紧张、戏剧、宏伟等变化。
该作品中主要由“PP”“P”“f”“ff”“sf”等力度标记组成,并且反复交替出现,呈现强烈的力度变化。例如乐曲开头的A部分与B部分(谱例1),为了巩固乐思,增加乐曲中旋律之间的联系,贝多芬对主题动机进行了一次原样再现。旋律从弱起小节开始,前紧后松的节奏加上跳音的运用,使开头动机带有紧张感,但同时要求要弱奏,所以弹奏时手尽量贴键,指尖灵活主动,触键坚定且轻柔。弹奏B部分时,为了避免重复,演奏力度应在A部分的演奏力度基础上增加些,才能使紧张的情绪保持,不会受中间的四分休止符的影响而断开,为后面的音乐发展做铺垫。这里的力度变化较细微,主要靠指尖小动作的力度控制来进行旋律的发展。
乐曲开头的C部分(谱例1),贝多芬采用三度、四度连续向上四次的模进,从弱“P”到达乐曲中第一个强“f”,音乐逐渐高涨,情绪越来越激动。这里的力度反差较大,需要手指和手臂力的结合,音越往上,手臂的力要给的更多。力度的增加要循序渐进,这样音乐情绪才能慢慢往上推,走向高潮。
(二)八度的弹奏
贝多芬常用八度,来加重音乐的厚重感。将连续八度弹奏得清晰、自然、连贯,对演奏者来说是一个挑战。《bB大调钢琴奏鸣曲》(Op.22)第一乐章中包含分解八度(谱例2)和双八度(谱例3)。
弹奏八度时要注意手指、手腕和手臂的配合。谱例3中的双八度由于是同时触键,所以较容易些,手指保持八度的宽度,1指和5指整齐统一下键,其他手指离键放松,手腕也放松,更好地使手指与贯通。这个双八度是乐曲的结束部分,需要强奏,所以在演奏这个地方的时候应要强调手肘的抖动,才可以更大力度地弹奏,重量通过手臂传送到指尖,直接落在键上。谱例4中是分解八度,与双八度不同,它的演奏需要运用抖动手部弹奏,通过手腕来进行1指和5指的重心转移,考验的是手指自身的下键速度和力度,很容易弹奏不均匀不清晰。练习过程中首先要单独对1指和5指进行训练,在合奏时,因为1指的音在重拍上,所以5指要跟著1指走,才能让旋律流动起来。
(三)琶音的弹奏
琶音的弹奏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较难的演奏技术。在《bB大调钢琴奏鸣曲》(Op.22)第一乐章展开部中大块的运用琶音,来作为主旋律的伴奏声部(谱例4)。
琶音的弹奏是需要我们移动手腕,顺着手指的方向做远距离的重心转移运动。谱例4中的是连续的平十六节奏琶音下行,按句子划分整齐,在演奏时要注意换气,对它四个音为一组的练习,要避免重心总落在1指上,在练习的过程中需要训练手指的准确性、手掌的稳定性和手腕的灵活性。指尖集中,声音清晰,音色统一,速度要均匀。
(四)踏板的运用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大多气势磅礴,曾有这样的说法“贝多芬的钢琴音乐好像是交响乐队的音乐”,他巧妙的利用钢琴的右踏板,把喜爱的管风琴和交响乐音效移植到钢琴上。踏板的使用没有绝对硬性的标准,主要是根据演奏者在演奏期间的听觉判断来使用。我们应合理地使用右踏板的表现力,在《bB大调钢琴奏鸣曲》(Op.22)第一乐章中踏板的使用有以下三种情况:
根据节奏特点使用踏板。一般在强拍或强位上添加踏板,突出节奏特点。例如在作品的副部主题部分中,有双音的切分节奏,我们应在切分音的重拍上使用踏板,一方面突出切分节奏幽默诙谐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能突出隐藏在双音中的主题旋律。
根据旋律连贯程度使用踏板。在《bB大调钢琴奏鸣曲》(Op.22)第一乐章中有大线条的乐句,这时候我们可以使用右踏板,使旋律更加连贯、丰满,根据和声变化来变化踏板。
根据力度幅度变化使用踏板。在作品中有旋律起伏明显的地方,可以使用踏板加大和声共鸣,使音乐情绪更高涨。
在使用右踏板时,要注意和声不能浑浊,句子清晰,不能用踏板来掩盖手上的不足。应先弹奏好该作品,再加入踏板,不可滥用。
三、结语
《bB大调钢琴奏鸣曲》(Op.22)第一乐章是贝多芬创作初期的最后一部作品。当时法国大革命运动席卷整个欧洲,自由平等的思想影响着贝多芬的创作,该作品鲜明地描绘出拿破仑时代的形象,开始出现明朗的色彩和情绪。[4]从这部作品看到了贝多芬向成熟迈进。笔者对该作品的音乐本体和演奏进行论述,希望可以使演奏者更加深入了解这部作品,便于二次创作。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音乐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3]把姝艳.《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的痛苦与欢乐》[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4][苏]克里姆辽夫.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解读[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