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清康熙五彩十二花卉杯的文化意蕴及设计实践
2020-06-23陈楠
陈楠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花的喜爱从未停止,花朝节节日的萧条使得很多地方的花神庙、花神雕像已被破坏。在瓷器的艺术领域中,清康熙青花五彩十二花卉杯是花神文化的艺术巅峰。花神文化的香火仍在延续,十二花神的艺术衍生作品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作为艺术设计者,其有职责重新让这一文化图腾回归到现代人的视野中。本文意在阐述清康熙五彩十二花卉杯的文化寓意以及设计实践。
一、十二花卉杯对应花卉
目前,四川博物院现珍藏有完整的一套十二月花卉诗句杯,且十二花卉杯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每只杯上绘一种应时花卉,指代历史上的著名女性,并题有相应的诗句。由于南北气候、地域差别等因素,在名称和排序上有所不同,有的称之为十二月花神杯。学者张孜江在《晶莹剔透的馆藏十二月花卉杯鉴赏及研究》一文中,明确对花卉杯进行较为系统的考证研究。当今互联网十分发达,有许多未经考证的资料得到大力宣传,从而导致了许多资料中对于十二月花卉杯的定位不明确。本文意在收集的资料中,选取最权威的资料结合四川博物院收藏的十二月花卉诗句杯相关资料作为本文的理论依据,分别为一月迎春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五月石榴花、六月莲花、七月兰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芙蓉花、十一月月季花、十二月梅花。
二、十二花卉杯對应诗句
一月迎春花杯印有诗句“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其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玩迎春花赠杨郎中》,意思是,迎春花在春寒中开放了,花朵金黄,花萼翠绿,在这么多黄花中能有几个可以和它争奇斗艳?小诗流露出诗人对迎春花的赞赏之情。二月杏花杯印有诗句“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其出自唐代诗人钱起的《酬长孙绎蓝溪寄杏》,意思是,一夜小雨过后,空气中弥漫着杏花特有的香气,几缕青烟中,闪现着美丽的光彩。三月桃花杯印有诗句“风花新社燕,时节旧春浓”,其出自唐代薛能的《桃花》。四月牡丹杯印有诗句“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春风”,其出自唐代诗人韩琮的《牡丹》,生动描写了牡丹花的风姿。五月石榴花杯印有诗句“露色珠卯印,香风粉壁遮”,其出自孙逖的《同和咏楼前海石榴》,描写露水在花上的形态,香气随着风飘动。六月莲花杯印有诗句“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其出自唐代李群玉的《莲叶》,描写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七月兰花杯印有诗句“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其出自唐诗人李峤的《兰》。八月桂花杯印有诗句“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其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桂》,意思是,桂树枝叶映出无限的月光,桂花开满时已到了秋天。九月菊花杯印有诗句“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香”,其出自唐代诗人罗隐的《菊》。十月芙蓉花杯印有诗句“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废”,其出自唐代诗人钱起的《酬长孙绎蓝溪寄杏》。十一月月季花杯印有诗句“不随千秋种,独放一枝红”。十二月梅花杯印有诗句“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其出自唐代诗人许浑的《闻薛先辈陪大夫看早梅因寄》,意思是,那花素颜绝伦,好似雪花开满树上,微风过处,有淡淡的清香溢满枝头。
唐代诗人写了无数关于不同种类花朵的诗句,抒发着不同的人生观,一些花也成为精神符号。中国人对花卉的培植与喜爱,使花卉被逐渐赋予了人格形象,民众也开始大规模建庙奉祀。到了清代,乾隆在承德建花神庙供奉十二花神,十二花神的说法便开始逐渐流传到后世。
三、十二花卉杯中的文化意蕴
1957年,故宫博物院调拨到四川省博物院一套清康熙十二花卉杯。十二花卉杯一套12件,代表十二月。十二花卉图采用与前朝不同的构图方法,清新雅致,运用大量留白,并受到清画家恽南田的影响,色彩明快、构图清新。清康熙时期,一大批西方传教士的到来,也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此时的中国艺术。十二花卉杯融合了中西绘画技法,出现了明暗层次的处理和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花卉杯底为青花,有“大清康熙年制”楷书字样。这套瓷杯融合了诗词、绘画、书法、篆刻。十二花卉杯高4.7 cm左右、口径6.5 cm左右、底径2.6 cm左右。
四、十二花卉杯中的设计实践
中国画中,白描花卉作品数不胜数。在现如今的审美发展趋势下,白描的表现方式被广泛地运用在文化创意产品装饰、各类商品包装、流行服饰等各大领域,白线描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清康熙十二花卉杯绘制了12种花卉,色彩雅致、构图清新且舒朗,极具人文气息。所以笔者考虑将二者相结合,运用传统绘画中白描的方式提取花卉纹饰造型,作文创设计,如图1所示。其既保留了十二花卉纹饰本身古朴生动、清新雅致的风格特点,又使其具有别开生面的年轻化、简约化的艺术效果。
(四川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陈楠(1995-),女,福建福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