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视域下壮族戏曲中的傩文化
2020-06-23吴柄铄
吴柄铄
从远古蒙昧时期开始,宗教祭祀就深入人类的生产生活,戏剧也逐渐从祭祀活动中分离、产生,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广西壮族戏曲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傩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壮剧艺术。壮族戏曲在题材演绎、音乐唱腔、舞台表演方面仍带有浓重的傩文化气息,当前有必要探索广西戏曲的傩元素,进一步展现广西当代艺术与傩文化的融合情况。
一、广西壮族戏曲概述
原始时期,人们以巫术驱鬼逐疫,巫术仪式也从原始祭礼中独立出来,从傩舞、傩仪、傩神文化发展成早期的宗教戏剧。早期的壮族戏曲也是如此,壮剧被人们称为“土戏”,由傩祭发展而来,随着民俗祭祀仪式的不断丰富,其逐渐发展成今天的壮族戏曲。
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各民族不同的民族文化、地理、历史使广西戏曲呈现出不同的表演样式,而壮剧是最能体现壮族文化的戏曲形式。壮族戏曲剧种统称为壮剧,壮剧并非单一的戏曲形式,而是源于壮族民间多种戏剧形式,具有复杂多样的艺术表达。由于方言、音乐唱腔、表演风格和流行地区不同,壮剧被划分成不同的流派,广西的壮剧主要有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壮族师公戏等。北路壮剧是在“板凳戏”“平地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流行于田林、隆林等地。南路壮剧充分吸收民间歌舞,歌舞表演突出,主要流行于德保、靖西、那坡、田东一带。壮族的师公戏以巫觋跳神为早期雏形,后来发展成民间小戏,主要流传于河池、宜山、来宾、上林、武鸣等地区。傩文化对广西戏曲影响深远,壮族人民凭借独特的信仰文化,使壮剧呈现出与中原戏曲不同的艺术风格,凸显了壮剧分支的复杂性,也呈现出多样的傩文化形态。
二、广西壮剧中的傩文化
傩是一种神秘的祭祀仪式,傩文化围绕“万物有灵”的思想,以巫术手段避灾呈祥,带有原始气息。清人董康在《曲海总目提要·前言》中说:“盖戏曲肇自乡傩。”其将戏曲产生归于傩,壮剧从傩祭活动中蜕变而来。曲六乙在其著作《中国少数民族戏剧通史》中认为,“广西壮族师公戏、侗族侗戏都属于傩戏范畴”,壮族群众把生产生活内容融入祭祀活动,壮剧在唱腔、面具、剧本、服饰道具、舞台演出等方面都呈现出丰富的傩文化形态。
(一)壮剧的音乐、乐器
广西身处百越之地,自先秦以来,傩文化繁盛不绝,古代傩戏、傩舞一直传承不绝,鼓、锣、箫、钹都是傩事活动重要的伴奏乐器。对于桂林傩戏,唐代诗人李商隐曾记载:“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直到今天,广西的壮剧表演仍以马骨胡、堂鼓、小鼓、蜂鼓、大锣、小锣、箫、钹等乐器作为辅助,增强表演的音乐性。这些乐器也运用在祭祀仪式上,例如,清脆、高亢的马骨胡音色更容易渲染悲情气氛,而作为壮族重要的乐器,铜鼓还被人们视为祭神驱邪、消灾祈福的工具,铜鼓周围纹有蛙、鸟等动物图案,反映出原始时期的自然崇拜观念,铜鼓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一直被人们尊崇。
唱腔是戏曲重要的音乐元素,壮剧唱腔吸收了其他剧种的唱腔,并结合壮族民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声腔艺术。壮剧以壮族方言演唱,唱腔灵活多变、曲调丰富,根据红白喜事活动,采用不同的唱腔表演,婚嫁喜庆多用喜调,而白事活动则运用哭调、哀调,例如,师公戏中的怨腔往往以哀乐伴奏,以此表达悲痛情感。壮剧师公音乐源于古代巫觋跳神时唱诵的曲调,这些曲调成为壮剧表演重要的唱腔,特别是师公戏中的念诵曲调,演员以歌唱或唱诵方式传达祭祀经文,加入即兴创作的唱词,辅以锣鼓等击打乐器,增强了壮剧的艺术色彩。壮剧唱词内涵丰富,一般沿用先人留存的文本,内容与祖先崇拜、神话传说等相关,与祭祀音乐融为一体,壮语道白和乐器交相衬托,抒情与叙事结合,音乐嘹亮、深沉,烘托悲悯的气氛,令听众为之悲伤。
(二)壮剧的傩面具
面具不仅仅是演出的道具,更代表了氏族社会就已产生的巫术信仰。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与面具有着密切联系,在早期宗教祭祀仪式中,巫师头戴面具,扮成神灵,载歌载舞,中国许多地方出土过殷商时期的面具,证明面具与巫术文化紧密相连。壮族人民将这些巫傩文化融入壮剧表演中,祭祖娱神。壮剧面具带有巫术祭祀的痕迹,与骆越先民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神崇拜有着深厚渊源,广西的傩面具与京剧的面具有所不同,不同色彩的傩面具代表了职责不同的傩神,演员往往在演出时佩戴各类奇异、古朴的木质面具(部分地区以纸画脸谱),扮成鬼神,借此与普通群众相区分。面具既有角色扮演的实用价值,又有雕刻绘画的艺术价值,壮族早期师公戏的面具更是多达七十二种,面具以木质为主,在白事仪式中使用,每种面具单独代表一类人物,每类人物有各自的表演身段。
(三)壮剧剧本的鬼神文化
傩文化显现为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壮族骆越文化流传着许多古老的神话,壮族人民以戏曲形式演绎鬼神故事,用鬼神故事表达人民的理想愿望,壮剧剧本记载了壮族鬼神传说和关于家庭伦理、婚姻爱情故事,如《乜洛甲》《布罗陀》《莫一大王》《百鸟衣》《蛇郎》等。这些民间口传神话丰富了壮剧内涵,人们结合民间的神话信仰,将这些神话故事发展成跳神剧本,并搬上舞台演绎。壮剧内容与祭祀活动紧密结合,例如,北路壮剧《台符》以戏曲表演的形式展现骆越神秘信仰,折射出壮族人民传统的巫术仪式,凸显壮族民众的宗教观、伦理观。
(四)壮剧的傩仪式
傩仪(傩礼)是驱傩的核心内容,包括多种傩艺术,早期壮剧依附于傩仪式,注重娱神酬神,体现为跳神和唱神,直到今天,壮剧依然有很多反映祭祀活动、图腾文化的表演动作,如蛙形舞,演员通过身体造型和手势,模仿“蛙”的图腾造型,表达对蛙图腾的敬畏。每逢婚丧吉庆,广西各地都有壮剧表演,中间穿插“傩舞”与民间杂耍、武打,演员手持扇子或兵器表演,在戏曲表现上别具一格。壮剧中师公戏更体现出傩文化的特点,师公戏不仅仅进行演出,更是进行宗教法事活动。师公在执掌法事时背誦经文、受戒受教,具有独特的动作技巧。部分地区壮剧表演有一套固定的程式,演出前进行开台仪式,摆放神台并供奉祭品,点香,敬酒,主持开台仪式的长者以一段祭祀手势敬献戏神,祈祷演出的顺利,演出后,又重新祭拜戏神收场。原始歌舞的动作源于对动物的模仿,动作轻快,带有自然崇拜的痕迹,壮剧的舞台表演继承了这种灵巧多变的表现方式,在眼法、手法、身法、扇法、步法上自如变化,生动传神,身段优美。
三、壮剧傩文化之美
千百年来,围绕古老的骆越文化,壮族传承下神秘、古老的造型艺术,反映了原始先民的集体诉求,寄寓了族群拓展生存空间、人丁兴旺的思想,展现了少数民族朴素的生命意识,传递出意蕴丰富的傩文化之美。
壮剧表演具有虚拟之美,戏曲是“化身表演”,壮剧表演融贯传统鬼神文化,壮剧面具以古怪、奇异造型为人脸图案,演员通过面具、服饰、妆容的扮演,区别人、神,传达神的昭示,弘扬道义、惩恶扬善。壮剧的丑角由巫傩角色演变而来,饰演鬼怪形象,扮相粗犷朴拙,与原始宗教信仰联系密切。在壮剧虚实交错的表演中,出现了神人共存或者鬼神共存的角色设定,彰显了壮剧表演的虚拟之美。壮剧突出戏曲的程式之美,这种程式性是在岁月变迁中约定俗成的表演方法,师公在进行法事表演时形成了一套固定仪式,展现了戏曲与祭祀仪式的融合。古老骆越土地上,傩文化在壮剧术中保留下来,形成了别致的民俗之美。壮剧反映了骆越族群几千年繁衍生息中形成的民风民俗,壮剧由早期宗教仪式发展为戏剧,从“娱神”向“娱人”发展,由集体无意识的祭祀文化转变为人们对傩文化的集体记忆,这正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演变过程。壮剧与傩文化连接着难以割舍的命脉,傩文化深深扎根于壮族群众集体意识中。
四、结语
壮剧中的傩文化反映了当地民众朴素的信仰和对自然、社会的敬畏,展现了广西多民族文化的神韵、魅力。勤劳勇敢的壮族人民通过壮剧的傩文化符号,筑建起广西传统文化的精神支柱,强化了族群的集体认同,展现了壮乡儿女的审美情趣。
(广西大学)
作者简介:吴柄铄(1995-),男,壮族,广西南宁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