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家的牡丹

2020-06-23魏贺梅

思维与智慧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新叶小包新芽

● 魏贺梅

我家的牡丹是温室里的花朵。春节前坐着汽车吹着暖风来的。不知是上楼的时候沾了点凉气,还是花朵较大,花头总是抬不起来。那也满心的喜爱,上网查资料,施肥,浇水,随时观察,还好没有死掉,有一棵精神了好几天。那些日子,水浇多了害怕,浇少了叶子总是蔫蔫的,上肥也没看出多大的变化。花开过后,慢慢地叶子也不精神了。不觉天已暖了,就将它移到院外的泥土里,从夏初盼到深秋。大概是树荫遮得太严实了,也没见它蓬蓬勃勃地生长。总是病恹恹的一副林姑娘的样子。所以入冬的时候,没将它请进屋子,花自有命,随它吧。

转年,春刚冒头,和先生清理小园的枯叶,却突然发现我家的牡丹不仅旧干上长出了新叶,有三茎新枝也钻出了泥土。紫色的新叶一簇簇紧抱着,在湿润的泥土上并不显眼,但是在柳树还没有吐露新芽的时候,在我们已经放弃了它的时候,这温室里出来的娇贵植物竟然挺过了严寒,成为我家的报春使者,真让人惊喜。

下班回家,看它就成了一项工作。许是爱有灵犀,竟然发现了一个花苞,冬天的时候,那上面就是一个小包。于是日日看花,期待着花苞大一点再大一点。然而花苞长到金丝小枣般大就停了,花终究没开。多少有些失望,也还是高兴,它毕竟熬过了严冬,在这块土地上扎下了根须,虽然孱弱,希望还在。

两春一晃而过,它只是长着叶,抽着枝,花信渺渺,花期遥遥。

希望不期而至时,秋已老去。叶将落尽的枝头,掩映的小包露了出来,数了又数一共9个。开花的想法悄然萌动,不敢说,只是殷殷地盼着。最冷的那几天,夜间低到零下20度,几十年不遇,真害怕它熬不过去。然而它似乎真的就是枯枝,顶着一样赭色的小包,老僧入定般没有任何变化。

春来寒未退,而地脉已暖。我们这些空调和暖气里存活的动物,早就摸不准自然的脉搏了。花草树木,小虫禽鸟,却已嗅出春的气息。我家的牡丹比草萌动得还早。那小包里钻出了一簇簇新叶。地上钻出了五、六茎茁壮的新芽,一露头,就宣告了它今年蓬勃的长势。我心里却还不能轻松,当春雪夹着雨翩翩地洗礼过它嫩嫩的芽叶;当土地干裂,而旁边的山楂和石榴还在酣睡,却不知道该不该浇水。为此曾经咨询了很多的朋友,众说纷纭。静心细想,那么严酷而漫长的冬天你都没给过它任何帮助,看似枯朽的生命,你还穿着厚厚的冬装时,它就抽发新的芽叶了。顺其自然。不管,也许就是最好的管理。

日日看它牵挂着它。竟然再次发现花苞──三个啊。今年的花苞,进入了快长模式,吹气式的,眼看着它圆滚起来,4月初的时候,就长成了小鸡蛋般大,那层绿色的外皮似乎随时有撕裂的危险,花却迟迟不开。难道前年的悲剧又要重演?不可能,那咧开的粉红小嘴好像随时都要怒放。近10天的惴惴不安和满怀期待,我家的牡丹终于开了!那比手掌还大的硕大的花朵,那金黄金黄的花蕊,那层层叠叠的粉红的花瓣,才晓得古人“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果真是实至名归啊!雍容艳丽,华贵大气,百花失色,无花为邻。

才猛然惊觉,刚来时那被我深爱的牡丹,哪里还是牡丹,那不过是一朵好看点的花。逆了时节,被人精心豢养的牡丹,是失血的牡丹。淡淡的粉色,怎么也无法和眼前浓郁高贵的深粉红联系;抬不起的头颅,哪里有过这样的安然自在;精心侍奉的花朵和眼前的牡丹相比,小的就像营养不良。

晚上打开电视,菏泽的牡丹开的正好,风吹过,摇曳着万千的风姿,和我家的牡丹竟是息息相通呢。联想到传说中的牡丹仙子,公然抗令武则天,烈火焚烧花更艳。不觉陷入了沉思。

一个美丽的生命,譬如我家的牡丹,在最好的环境里却不能开出最美的花朵,经历了酷暑严寒,再没有人精心的呵护,却终于开出了最美的花朵,而且开在了当开的时节。

我想,冥冥之中,自然一定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让牡丹教给我们一种生存的智慧。

(和风朗月摘自《天津日报》2020年3月12日)

猜你喜欢

新叶小包新芽
黑暗中努力
小包生活
老题新芽别样趣味
花花小包
小包哲学
闽东古法制糖“老树发新芽”
美丽的新叶古村
病鸢
亭语
春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