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领导哲学视角下企业家心理张力化解的文化路径研究
2020-06-23齐善鸿孟令标
齐善鸿 孟令标
(南开大学商学院)
1 研究背景
企业家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引领者,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近年来,企业家心理危机事件频发,已成为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不容忽视并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早在2004年,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数据显示,自1980年以来的20多年时间里,中国有1 200多位企业家自杀身亡。尽管随后学者们对此现象做了大量研究,但企业管理实践中企业家心理危机领域的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2013年国内首份《中国企业家幸福指数白皮书》指出,企业家中有近四成承受了“很大的压力”。笔者对近几年比较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因心理危机而采取极端行为的案例做了统计(1)因篇幅有限,不详细列举,有兴趣的读者可索取。。数据显示,企业家心理健康存在严重问题。尽管2017年9月,国家印发了《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从影响企业家心理健康的法治、市场和社会氛围等外部营商环境建设给出了政策性的指导意见。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发布的《2018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与发展调查综合报告》和《2019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中提到,“企业家的健康与心理状态值得重视,85.6%的企业家表示自己‘压力很大’或‘压力较大’”。该情况和近两年发生的企业家自杀事件来看,在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加剧的今天,企业家心理层面承受着来自内外部比以往更大的压力。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身处社会中各种矛盾的焦点,精神的弦总是处于紧绷状态,他们在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与社会和谐3个层面远未达到中国人心理健康标准,企业家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
已有研究认为,社会环境和组织环境是引起企业家心理危机的外在客观因素,但个体主观因素却是企业家承受过大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因此,企业家能否健康成长既依赖于外部环境,还依赖于个体内在环境。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人的精神修养始终处于主流地位。由此,在当前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从自身文化出发回归古圣先贤的智慧寻求本土情境下,适合企业家心理健康管理的中国方案成为了时代选择。传统文化经典《道德经》中领导者的精神思想体系,对于当代企业家心理世界建设和构建中国特色的企业家心理健康结构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2 文献综述
个体外在环境因素与心理健康。COPPER等[1]认为,个体主观想法与其所处组织的客观情境之间的冲突程度越低,工作压力就越小。而工作压力会造成负面情绪或心理,进而导致生理疾病和心理健康等[2,3]。IVANCEVICH等[4]将工作压力源分为生理、个体、团队、组织和组织外5个因素。除了工作压力源以外,SIU等[5]认为,管理者压力源还包括人际关系管理和家庭-工作平衡等。国内方面,笔者选取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中的文献,分别以“企业家心理”“企业家心理压力”“企业家心理健康”“企业家精神问题”“企业家精神压力”“企业家精神紧张”“企业家精神健康”“企业家自杀”和“管理者压力”等为主题词,进行了相对全面和精确的检索。分析发现,文献的数量明显严重不足(见图1),质量也普遍不高(见表1)。研究内容多局限于企业家心理健康问题的外部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等,也有个别针对企业家心理演变过程、心理负荷访谈和心理健康水平调查方面的研究。
表1 企业家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情况统计
主题词总篇数CSSCI+北核篇数CSSCI篇数北大核心篇数硕士论文数量博士论文数量企业家心理问题200000企业家心理压力500000企业家心理健康2542110企业家心理(上述主题词除外)3112111企业家精神压力100000企业家精神紧张210000企业家精神问题110000企业家精神健康000000企业家自杀1010000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1010100企业管理者心理问题000000企业管理者心理压力610020企业管理者精神问题000000企业管理者精神压力000000管理者压力2520180总计1181244121
个体内在环境因素与心理健康。相比社会和组织环境,个体因素却是企业家承受过大精神压力的主要来源[6]。在西方心理健康的大量文献中, 控制感是有关情绪健康和压力应对的核心概念[7]。控制感高的人不但情绪更健康,身体也更健康[8]。但外在控制感强的人更难适应紧张的生活环境,心理健康水平也就相对较差[9]。因为控制倾向会影响个体在应激过程中的认知评价,从而影响心理健康水平[10]。此外,正念有助于改善抑郁症[11],可以减少个体的焦虑感[12]。由此可见,决定企业家心理是否健康的根本因素不是外部环境,而是企业家自己,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保持良好心境的基础[13]。
综上,尽管企业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但对企业家健康状况的研究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忽视[14],从而导致研究数量明显不足。从已有研究来看,一些研究者普遍从心理学压力视角,就影响管理者心理健康的各种压力源的概念、种类、测量和应对策略等进行研究;并且有研究发现,个体内在精神力量对个体实现心理健康和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也有研究认为,个体主观想法与其所处的客观情境之间存在矛盾冲突,是引起心理压力的根本原因。尽管个别学者已从主客观之间的矛盾视角来研究压力的源头,但大多局限于主客观矛盾状态的描述,鲜有就个体主客观矛盾的表现形式和动态演变过程来探讨企业家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以及企业家心理健康的结构。
3 主客观矛盾作用下的心理张力
3.1 企业家心理张力的概念及其作用机制
结合已有研究和现实案例,对企业家身处的各种矛盾深入分析发现,企业家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作为客观事物存在的思想和行为与企业家的主观意愿之间存在明显的冲突。要么是企业家主观意愿合理的情况下,企业家思想和行为因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与其合理的主观意愿形成冲突;要么是企业家的主观意愿非合理的情况下,客观现实和规律与企业家的非合理性主观意愿形成冲突。这些矛盾在心理层面的作用结果主要表现为,客观现实对主观意愿的驱动力形成反向拉力,进而在两者之间形成一种拉扯,这种拉扯在心理层面的作用结果就产生了心理张力。心理张力即人的主观意愿与同一时间维度上出现的客观现实出现了一时难以调和,进而导致人的心理紧张度增加的不同方向上的彼此牵制的力量。而处于各种张力作用下的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正是当下企业家现实心理世界健康状况的真实写照。各种心理张力成为企业家心理非健康状态的诱因(见图2)。当施加张力的两方或其中任一方进一步发力,导致两者之间张力增加,心理紧张度增加,焦虑感增强,直至增强到心理无法承受的程度而出现张力崩断:或心智崩溃,或身体崩溃,或生活崩溃,或事业崩溃,进而引发个人极端行为的产生。
3.2 企业家心理张力主要类型
基于已有关于企业家主要心理张力源方面的研究和现实典型案例中企业家普遍存在的心理张力源,笔者根据企业家内外部环境对个体心理世界的影响,从4个主要层面:自我-个体、家庭-个体、组织-个体和社会-个体,并结合企业家日常生活、经营和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将企业家内在心理承受的张力进行了描述和划分(见图3)。
对这4类心理张力深入分析发现,企业家心理层面存在张力的主要原因在于,构建企业家心理世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客观事实规律存在矛盾。心理学家指出,人的情绪反应与其认知密切相关。通过采取有效的策略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可以增加认知和社会资源,从而提高企业家个人对压力的承受能力[15,16]。由此可见,企业家错误的认知是心理层面所有问题的根源,因此,修正企业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调整个人主观意愿和客观现实之间的关系,合理满足其自身心理需求,就能减少和化解由矛盾产生的各种张力,进而有利于企业家的身心健康。
4 老子领导哲学思想化解企业家心理张力的理论基础
德鲁克认为,管理一定要在当地的文化中才能发芽生根。中国管理理论的构建必须整合管理历史中的“古代”与“现代”、管理文化中的“东方”与“西方”、管理精神中的“科学”与“人文”这些一度对立的理念,体现人作为“全面发展的人”的本质[17]。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哲学智慧出发,对管理理念中的一些根本性问题进行突破与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8]。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子基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精神文化中,无不渗透和体现着中国人的身心健康的生存理念。他主张天人合一、无为不争、自然利他,倡导不要有悖于自然规律的乱为妄为,要保持心境的平和与豁达,在遭受挫折而又无力改变外在环境时,要遵循大道规律,利用积极正能量的转换机制积极生活,不断追求个人内在心理世界的丰富和完善,以实现精神的自由和愉悦。对现实企业家自杀的众多案例分析,企业家自杀行为多源于长时间的心理纠结想不开造成的,而道家的最高境界就是“想得开”和“自然无为”,因此,打开心结,从“心”出发,从老子管理哲学思想中探寻符合企业家心理成长规律的健康之道,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可行性。
此外,西方哲学关注的焦点, 在于追寻客观的“知识”;而中国文化关注的焦点, 在于寻求理性的行动[19]。道作为道家哲学的最高范畴,是中国文化中自然力量和规律的代表,它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的一切活动都首先要受到规律(道)的制约。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又在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任何人事物都来自于“道”这一客观母体,这其中就包括人的主观认知,也就是说人的主观认知必然要合于客观大道。这是人们一切认识的来源和依据,也是化解企业家心理张力的思想基础。此外,老子《道德经》中“上善若水”“无私利他”“处下不争”“有无相生”“反者道之动”“自然无为”和“尊道贵德”等思想,为企业家心理张力的化解提供了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结合已有研究可以发现,老子领导哲学思想可以为当代企业家在认知层面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有:李艳阳[20]认为,老子《道德经》包含了丰富的哲学、军事、生态、医疗保健和管理思想。《道德经》中强调自我约束、清净平和的心态,这能防止管理者面对诱惑追求急功近利和物质享受,自以为是地草率做出决策[21]。以道家哲学为理论基础的自我超越生命意义,能够调节由应激引起的忧郁情绪、一般健康问题和自尊[22]。由此,寻求现代性危机的管理之道,还要从《道德经》中寻求思想上的突破。《道德经》教导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调整内心的欲望与心态,从心理源头入手,用力少而收效大;对于构建符合当下中国实际的管理学,弥补当代西方管理学的缺陷,无疑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23]。此外,面对管理场中的“人有限”与“事无限”的矛盾,管理者应努力做到在小事上“无为”,而在大事上“有为”;老子的“不争之德”对于消除“行业恶斗”,是行之有效的对症之药[24]。作为领导者,能放手时就放手, 能不为时就“无为”,不与万物争强,不去改变已经不可扭转的事实[25]。另外,老子在《道德经》中较早就提出了矛盾的普遍性以及互相转化的哲学命题, 并提出了解决矛盾、取得优胜的策略和方法[26]。由此可见,传统的“东方文化”是注重实践与实用的文化,是具有竞争力、人性关怀以及长远发展的文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27]。
5 基于老子领导哲学思想的企业家心理张力化解之道
基于上述老子领导哲学思想化解企业家心理张力的理论基础,尤其是有关逆境所提出的“福祸相依“和“反者道之动”等辨证思维,为人们在不利变化和压力下仍然保持心理平衡提供了有效的自我疏解渠道,也为人们耐受挫折、抗拒逆境和走出困境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企业家心理张力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家的主观意愿脱离客观事实和规律而产生的矛盾与冲突,而个体主观意愿又受限于主体认知。由此可见,企业家从老子领导哲学思想中汲取智慧并具备科学正确的认知,从而指导实践,让有限的主观认知合于无限的大道,“尊道贵德”“顺道而行”,才是消除矛盾、化解张力、避免非理性极端行为的根本。
5.1 企业家主要心理张力及其化解途径
5.1.1自我-个体层面的主要心理张力及其化解途径
(1)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张力每个人都渴望一个完美的自我,能应对各种挑战,因此,一些具有完美型人格的企业家对自己期望很高,有超高的标准,过度地放大了自己的能力,要么是工作中身兼多职扮演多重角色,导致工作繁重积劳成疾;要么是盲目扩张,从事自己无法从事的事业,使企业失去原有的竞争优势,遭遇资金周转困难,陷入经营危机甚至破产;要么是生活中渴望学习进步,但工作的繁忙又使学习的愿望成为泡影。这些现实的有限理性、主观偏见、静态认知甚至是胆怯,都成为了实现理想的障碍,它们都会诱导人们偏离本真的道性[28],从而形成矛盾和冲突。其实,“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是一个动态演进的发展过程。如果忽略两者之间客观的动态发展过程,就会在急于实现目标却无法实现目标和成就的现实与主观高期望的理想之间形成一种张力。这种张力使企业家较难放松地去与他人社交,导致孤单的消极情绪,陷入无尽的矛盾和冲突之中。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即一切的根本在于自己,世间玄妙的力量法则就在于战胜自己,对他人和自己具有科学正确的认知,才能拥有智慧,进而正确地对待与把控人际关系和自我相处过程中的情感与行为,这是客观规律。违背这一客观规律出现认知歪曲,就会引起不良情绪和非适应行为。由此可见,实践中企业家只有勇敢客观地面对真实的自己,承认缺点和不足,才能看清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是一种客观事实,才能在心理上坦然接受而不是纠结,更不是拒绝,从而避免产生心理上的矛盾和冲突。
(2)亚健康与事业心之间的张力“功成名就”一直以来是企业家的不懈追求,而身心健康又是企业家经营事业的基石。但现实中大多企业家是工作狂,高强度的工作占据了他们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导致无瑕顾及自己日渐糟糕的身体和压抑的心情。即使发现健康出现了问题,繁忙的工作加上错误的主观认知导致他们对健康关注和重视不够,甚至讳疾忌医,直至健康状况恶化。企业家身心的亚健康状态成为实现主观愿望的障碍和拉力,这种拉力形成了两者之间的张力。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有云:“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老子指出了过分追逐和一味占有就会付出沉重代价的自然规律,即知足知止,乃长生久视之道。实践中一些企业家过于追求金钱和名利,把它们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无形中为自己构筑了一个悖论:为了好日子而拼命,最后又没命过好日子。为了化解这种张力,企业家首先应该尊重生命成长规律,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懂得为了事业爱惜生命才能成就更大的事业;其次,合理控制好自己的欲望,平衡好身心健康与事业心的关系,在身心能承受的负荷范围内,力所能及地打拼事业;再次,既要做到自律,以纠正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也要做到他律,积极需求专业健康顾问或医生的指导,学会在事业和健康之间寻找平衡点,在努力追求事业的同时,也认真筹划自己的人生。
(3)自我封闭与渴望理解之间的张力企业家为事业的发展倾心尽力,尤其是工作和生活遭遇不顺的时候,他更渴望身边的亲人和同事们能靠近他并给予情感上的理解和支持。但因个人的性格问题,出于本能又排斥他人,封闭自我,活在自己的世界很难被他人了解,导致自己郁闷孤独,甚至悲观抑郁。这种主观上的意愿和客观上的事实就形成了一种张力。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有云:“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告诉人们“自己才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敌人,只有走出自己,走向他人,才能成为强者”的强者规律。由此,作为企业家要想化解这种张力,就需要走出封闭的自我,这需要重点做到:①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主动检讨并勇敢地克服自己的不足和弱点;②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善于交流以消除误会,获得理解和支持,不断地从外界获取资源和智慧,以营造良好的情绪。
(4)自我满足与使命追求之间的张力组织使命和愿景为组织明确了发展方向,对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实中一些企业家尽管主观上有追求使命的意愿,但由于满足于现状,迷失自我、不求精进,导致创新力不强,经营困难,这种现实做法与主观意愿背道而驰,两者相互拉扯,成为企业家心理张力的一种诱因。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九章中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又在第七章中曰:“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即圣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心系苍生福祉,天地之道,不为己,顺应规律自然运行,故能长久。由此,在现实管理中,企业家首先要明白人生的意义和创办企业的目的就在于,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不断创造价值;其次,要坚守崇高的理想和使命追求,因为它是价值创造的不竭动力;再次,企业家应领悟“天道无私故能长生”,把企业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载体,使企业经营更有意义,不断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5.1.2家庭-个体层面的主要心理张力及其化解途径
(1)角色缺失与家庭和谐之间的张力中国企业家从小就懂得“家和万事兴”的道理,他们明白只有赢得家人们的支持和理解才能舒心、安心、尽心地打拼事业,他们渴望拥有和谐的家庭。但现实中的企业家往往主观地认为,只要为家人创造足够多的物质财富,他们就会幸福,从而忽视了家人们有精神需求的客观事实,因此,企业家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工作,而无暇顾及家人的生活起居和情感需要,导致因丈夫(妻子)和父亲(母亲)的主要角色缺失,造成夫妻情感不合、孩子教育出现问题,最终因家庭问题频发出现家庭经营危机,进而导致心力交瘁,心理纠结矛盾。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四章有云:“修之于家,其德乃馀。”即用道的思维提高自身素养和品行才能把事情处理得很好,才能安家立业。由此可见,要想解决企业家的这种心理困境,企业家需要:①树立正确的家庭观,顺应家庭成长的规律,扮演好应扮演的角色,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②平衡好家庭-工作之间的关系;③纠正自己的错误认知,使自己的主观认知合于家人精神需求的客观事实。
(2)婚姻稳定与道德堕落之间的张力婚姻稳定是企业家事业成功的基础,他取得的成就与对方的理解和支持有很大关系,因此,企业家渴望稳定的婚姻。但现实中一些企业家在满足物质需要之后,生活腐化沉迷于灯红酒绿和不正当男女关系,正是这些道德滑坡精神堕落给婚姻稳定带来了冲击,严重的出现婚姻破裂。这种道德堕落的现实与企业家主观上渴望实现婚姻稳定的愿望形成了矛盾和冲突。老子在《道德经》第九章所云:“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第四十六章有云:“罪莫大于可欲, 祸莫大于不知足。”即一个人富贵骄奢、任性纵欲又不知足必然会为自己招致祸患。由此可见,要想化解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就需要企业家敬畏这种大道规律,在物质富裕的时候,要注重高尚的精神追求,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不过骄奢的生活,杜绝不道德的欲望,更不能突破道德底线,忠于爱情和婚姻,才能实现渴望婚姻稳定的主观愿望。
5.1.3组织-个体层面的主要心理张力及其化解途径
(1)资源和目标之间的张力组织具备足够的资源是企业家实现战略目标的基础。但现实中组织的资源又是相对有限的,这种资源有限的客观事实与企业家主观上想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愿望不匹配,从而形成矛盾,产生一种拉力。老子在《道德经》第八十一章有云:“天之道,利而不害。”第七十七章有云:“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第六十六章有云:“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第七章有云:“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即顺应天道、无私利他、谦卑处下,就能汇聚力量,弥补自身不足,进而成就自我。由此,实践中要想化解这种矛盾和张力,就需要为实现目标争取足够多的资源。如何利用更多的资源?这就需要企业家具有超强的对接外界资源的能力。为此,企业家在经营企业过程中,要尊道贵德,始终心存利他之心,通过打开组织边界,为员工充分赋能搭建员工自组织平台;还要时刻关注顾客需求,关爱员工成长,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从而在公众中塑造起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而获得顾客支持聚集资源,为企业发展不断创造发展机遇。
(2)市场机遇与风险规避之间的张力市场机会识别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素养之一。机遇和陷阱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相伴相生。对于企业家来讲,能否把握住机遇不只在于前瞻能力和胆识,还在于是否熟悉市场发展规律。现实中有一些企业家盲目抢抓一些他们所认为的“市场机遇”,缺乏风险规避的意识,盲目扩张市场规模和选择多元化发展,最终因不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经营危机。这种主观上抢抓市场机遇的意愿与缺乏风险规避意识的客观事实就形成了一种矛盾。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有云:“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即做任何事要在其尚未发生变化前就处理妥当,要在混乱还未产生之前将其治理好。由此,企业家在实践中既要勇于抢抓和创造机遇,还要谨慎规避其中隐藏的风险,平衡好关系;既要了解自己和组织具备的能力,还要洞悉顾客的客观需求、市场发展规律及潜在的经营风险,做到知己知彼,未雨绸缪,不能盲目追求机遇而忽视其中潜在的风险,也不能畏惧风险止步不前而丧失发展机遇。只能在机遇追求和风险规避之间寻求两者的统一,进而减少矛盾给企业家心理层面带来的负面影响。
(3)员工激励与价值创造之间的张力企业家追求组织价值创造最大化,必然追求员工价值创造最大化,而员工价值创造最大化的基础则是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使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最大化。但现实中一些企业家在物质激励方面并未做好,更别谈精神激励。由此,主观上实现价值创造最大化的愿望和客观上阻碍价值创造最大化的激励做法就形成了矛盾和冲突。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七章有云:“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第四十九章有云:“不善者,吾亦善之;不信者,吾亦信之。”第五十一章有云:“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第六十七章有云:“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即圣人常怀利他之心,施行德信德善,自然无为,使人人趋向良善,信守诚信,人尽其才。由此,管理实践中要想化解这种矛盾,就需要企业家识别并满足员工的真正需求,效仿圣人处事之道,放弃有限的主观,不乱为、不枉为,顺应“没有人愿意被人管控的”人性规律,采取符合组织和员工成长规律的激励方法,变管理控制为服务,变上下级的关系为伙伴共生关系,不与员工争名夺利,搭建员工成长自组织平台,充分信任、授权与赋能,服务员工成长的需求,激活员工自我管理,以“无为”模式启动员工“他为”和“众为”,最大程度激活员工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
(4)人际关系与组织威望之间的张力组织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企业家组织威望建立的基础。企业家作为企业最高领导者,在组织中的威望与其领导力有直接关系,它的高低决定了其思想和行为能在员工群体中产生的影响力大小。员工作为组织的一员,其执行力和创造力除了受自身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驱动以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受领导者组织威望带来的感召力的影响。现实中的一些企业家渴望建立高的组织威望,但其思想和行为在实践中并没有为其组织威望的树立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导致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之间产生了矛盾。《道德经》第三十四章有云:“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第七十二章有云:“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第八章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第七十六章有云:“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第七十三章有云:“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即顺应天道、不占有,就能避免因占有而起的冲突;不自大、不自见、不自贵,就能赢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谦卑处下,就能获得别人的信任。由此,化解这种矛盾的根本在于企业家要做好自我管理,不断领悟和运用老子的思想智慧,在组织中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断提升人格魅力和精神感召力。
(5)组织经营危机与应对智慧能力之间的张力当组织陷入经营危机时,企业家智慧和能力水平高低决定了能否化险为夷、化危为机。而现实中一些企业家并不具备成功应对危机的智慧和能力,但他又渴望迅速并成功地解决经营危机,这种主客观之间的矛盾形成了企业家的一种心理张力。《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有云:“多易必多难,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第五十八章有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三十章有云:“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即万事万物都可以从可做的小事开始,要有反成意识,在做小事中体会做成事的规律,然后才能做成大事。当做成大事之后,还要遵循大道规律,归零弗居,不断精进。由此,要化解这种张力,企业家需做到:①明白危险和机遇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从小事做起,培养反成意识,顺应规律,化危为机;②学会居安思危,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提前做好危机应急预案;③洞悉并顺应事物发展规律,切勿急于求成;④当组织强大后企业家还不能自居,要持续专注创新,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品牌建设,否则就会盛极而衰。
5.1.4社会-个体层面的主要心理张力及其化解途径
(1)政策不稳定性与战略决策之间的张力政策稳定性是企业家战略决策得已顺利实施的外部条件之一。而对现实案例的研究发现,政策的不稳定性是企业家经营管理过程中难以避免的考验之一,它的出现增加了组织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这使得企业家在制定战略决策时,不得不考虑政策不稳定性所带来的决策风险,从而使政策不稳定性对企业家的战略决策形成一种拉力,进而成为企业家心理焦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四章曰:“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第五十一章曰:“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即随道而行可知万物,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就可以驾驭现实存在的万事万物。由此,要想化解这种张力,就需要企业家面对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时,无论心里怎么纠结和担忧,都要顺应组织和社会发展的规律,牢牢把握企业存在的目的和本质不变,坚持长期主义,坚守企业发展的方向要始终和社会的发展方向一致,唯有如此,才能确保企业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稳中求进,持续发展。
(2)不正当竞争与坚守底线之间的张力在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的今天,企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仍然存在。少数企业确实通过不正当竞争获取了短期经济利益,但同时也为长远发展埋下了隐患。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但这种趋利避害又不能突破人性、道德和法律的底线,面对经济利益的诱惑时,一些企业家必然会在不正当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存在心理博弈。这就使得外部不正当竞争的客观环境对企业家坚守底线的主观意愿形成一种张力。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一章有云:“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第八十一章有云:“天之道,利而不害。”第二十二章有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七十九章有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即大德之人以“道”为标准,利万物而不争,不争而善胜。由此,化解这种张力的关键是企业家要坚守底线,以不争合作的姿态化敌为友,进而消除与竞争者的对立和矛盾,不断优化组织的外部生存环境。
(3)容错环境与创新意愿之间的张力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它需要宽容的容错环境。但现实中对企业家合法经营中出现的失误、失败缺乏理解、宽容和帮助,宽容失败的文化和社会氛围还不够浓厚,这对企业家创新意愿和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使得企业家主观上强烈的创新意愿与抑制创新意愿的客观环境之间产生了矛盾和冲突,从而产生了张力。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三章中曰:“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第四十章有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即人要想无大患,就不要太看重自己。由此,为了化解这种张力,除了现实环境中社会大众应该对企业家的失误、失败给予理解、宽容和帮助以外,还需要企业家自身领悟和遵循“有生于无”的创新规律,练就宠辱不惊的本领,以无我的状态,淡薄名利,不计较外在的评价,致虚极、守静笃,专注创新,不断推动组织向前发展。
(4)危险政商关系和成就感之间的张力在我国渐进式改革中,各方利益纷纷入局博弈,此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起来的很多企业家,尽管他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因为有人的“第一桶金”来历不明,存在不正常的政商关系以及“不干不净”的融资环节,使其整体成为了“原罪”的对象。这些往往成为媒体和公众诟病的对象,也成为企业家难以释怀的一种心理负担。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三章有云:“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即天道是公正无私的,人做了坏事就一定会受到惩罚,做了好事就一定会收到褒奖。那么,如何化解这种心理负担?中国古语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就需要先学会做诚信善良之人。如果做人有问题,就很难取得成就,即使短期取得了成就,长期来讲终究还是会失败,因为它违背了做事的规律。由此,企业家们在经营企业过程中,不要存在任何侥幸或逃避心理,更不要企图做一些违背大道的事情,否则事业、生活和身心都会受到惩罚。
(5)传统负面观念与正视问题之间的张力发现并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现实中一些企业家尽管也发现了自身心理存在的问题,但不敢正视问题。通过已有研究和案例分析发现,其主要原因在于受传统的负面观念的影响,担心承认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就意味着要承受公众施加的负面压力,还要承受职位的变化,甚至失去工作以及社交圈子变小,朋友变少。但企业家却忽视了要想身心健康必须正视并解决存在的问题这一客观规律。尽管企业家不承认存在问题可能在短期内并没有多大的影响,但最终某一天,量变发生质变,导致健康出现重大问题,最终失去得更多。这一过程中,正视问题实现身心健康是企业家的主观意愿,但现实中企业家受传统负面观念的影响而回避问题并不能实现身心健康,由此,正视问题和传统负面观念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有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四十四章有云:“名与身孰亲?”第六十六章有云:“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即要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顺道而为,少私寡欲,不与人争则天下无人能争。由此,管理实践中企业家应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尊重客观事实,减少不合理“争”的欲望,领悟“不争善胜”的智慧,让主观意愿合于正视问题的客观规律,不回避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进而化解此种张力。
结合上述研究,老子领导哲学思想中基于“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改善企业家认识世界、处世方式和方法等认知方面提供了智慧支持。基于此,笔者绘制了企业家心理张力化解的文化路径示意图(见图4),以及揭示个体主观意愿合于自我、家庭、组织和社会客观现实,以消除矛盾和冲突进而化解心理张力的动态演变图(见图5)。
5.2 基于老子领导哲学思想的企业家心理健康结构模型的提出
从相关代表性理论研究来看,老子领导哲学思想对企业家建设健康的心理世界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从管理实践来看,很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家深受老子领导哲学思想的影响,如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马云、张瑞敏和茅忠群等。张瑞敏曾说:“老子对我影响最大;传统时代,可能儒家文化更合适,因为它体现了团队精神,但互联网时代,《道德经》更切合实际,像‘道法自然’‘无为无不为’这样的道理,对人们现实指导意义会更大。” 马云常备的一本书即是《道德经》,他常说:“佛家思想让你学会做人,儒家思想让你加强管理,而真正的领导力来自道家思想。”
道作为道家哲学的最高范畴是人之本,人作为道的一部分,是体现道的载体,自然具有人性最本质的部分——道性,即对神圣性的向往。而道性的核心又在于至善,即人的主观对大道领悟之后的人性和价值方向,是从大道中衍生出来的人们应该遵循的不偏不倚、无分别、宽容无私等人生规则。企业家明确了至善的价值追求和合道的行为方式,为组织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企业家如何顺道而为才是组织发展的首要战略问题。员工由领导者领导,领导者由大道领导。结合企业家心理张力化解的途径,老子《道德经》中圣人精神结构中的“道生万物”“天道无私”“自知者明”“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罪莫大于可欲”“自然无为”“上善若水”“德善德信”“为于未有,治于未乱”“尊道贵德”等领导智慧,为化解企业家心理张力、实现企业家心理健康提供了现实科学可行的方法。在这些化解企业家心理张力的哲学智慧中,道是企业家一切经营管理行为的价值起点,至善信仰是企业家人生的价值取向,顺道而行是企业家一切行为的行为方向,这为当代企业家心理健康结构建设提供了借鉴。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炼出以“至善理性”为企业家心理健康的心理支柱,以“无私利他”“自律不争”“无为精进”和“功成身退”为企业家心理健康的心理素养,以“成就玄德”为企业家心理健康追求的心理境界的我国企业家心理健康结构的理想模型(见图6)。该模型在现实管理实践中对企业家心理健康成长有一定的指向性。无论从个人、组织还是社会的角度, 企业家都要追求一种至圣的境界, 按照圣人的高度去思考和行动;否则, 如果选择标准低于普通人,就无法吸纳优秀人才影响组织长远发展[29]。
健全的企业家心理健康结构是企业家精神培育和企业家作用得以实现的基础。由此,企业家只有拥有基于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良好认知,领悟了老子“无私成其私”“无为而有为”“不自大成其大”“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等领导智慧,才能拥有健全的心理健康结构。拥有健全的心理健康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人性的规律、主观的有限性、客观的无限性以及人的所有行为受道的制约,从而理解生命的真谛,把握人生方向,化解各种心理张力,保证企业家心理健康,形成心理合力,增加组织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从而增强组织市场竞争力,以实现企业家人生价值和企业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6 结语
老子认为,大道即客观规律,万事万物的发展要合于大道,并在2 500年前就提出了“尊道贵德”“不道早已”“上善若水”“福祸相依”的思想智慧。这些思想智慧对2 500年后今天领导者科学正确的生活、经营和管理理念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文化自信进而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的今天,回归传统文化并结合时代特点对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这是时代赋予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历史使命。富含管理哲学思想的道家思想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其中,老子的领导哲学思想能使企业家追求的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短期价值和长远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等实现有效统一,能帮助企业家基于系统发展观辨证地看待问题,以道家最高境界“想得开”和“自然无为”,从“心”出发,打开心结,化解冲突与矛盾,保持心理平衡,是化解企业家心理张力和构建企业家心理健康结构的重要理论基础。本研究从文化影响心理的视角尝试构建的企业家心理健康结构的理想模型,能帮助企业家建立起“合于道”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能有效化解企业家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心理张力,帮助企业家走上自我完善的心理健康之路,从而能更好地发挥企业家作用,更好地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与此同时,本研究丰富了中国本土管理理论和人本管理理论方面的研究,为企业家自身心理健康的成长提供了精神指引。随着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其中的管理哲学思想必将会被越来越多地关注、研究和应用于中国情境下的企业管理实践,进而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