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糖尿病足感染病人调节性T细胞、CD64指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表达及意义

2020-06-23周燕高倩许海洲王红萍

实用老年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调节性比值机体

周燕 高倩 许海洲 王红萍

DM 是内分泌科最常见的病症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人数逐年增多。目前研究显示,DM 会引起全身炎性反应,同时降低病人免疫功能。由于患病者大多为老年人,其免疫功能本身较弱,故DM 病人发生感染概率较高[1]。此外有研究指出,DM病人全身炎性反应可损伤周围神经,引起病人四肢感觉麻木,而病人平时搔抓等活动容易引起皮肤破溃,增加足部感染概率[2]。目前关于糖尿病足感染(diabetic foot,DF)的相关研究是内分泌科医生探究的热点。本研究选取调节性T细胞、CD64指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作为观察指标,探究老年DF 病人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为疾病防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5 月至2018 年4 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42例DF病人为DF 组,病人年龄60~88 岁,平均(69.5±12.7)岁;男22例,女20例;DM病程5~15年,平均(10.5±3.2)年;DF 病程6~35 d,平均(23.4±5.2)d。纳入标准:(1)均符合WHO 的DF 诊断标准[3];(2)病人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全身性感染或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2)合并恶性肿瘤者;(3)近1个月内服用抗生素;(4)足部以外的器官或部位存在细菌感染;(5)中途退出研究。另同期选取50 例单纯DM 病人为DM 组,病人年龄62~90 岁,平均(70.2±13.0)岁;男21 例,女21 例;DM 病程6~16 年,平均(11.2±3.5)年。2 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检测方法 所有病人均于入院时清晨空腹抽取5 mL 外周静脉血,肝素抗凝,取25μL 外周血于EP 管中,加入5μL 荧光标记抗体及5μL 同型对照试剂,常温孵育20 min,而后加入0.5 mL 红细胞裂解液,溶血机溶血,采用细胞仪(苏州赛恩斯仪器有限公司)检测病人血CD4+、CD4+CD25+比例并计算CD4+CD25+/CD4+比值。取3 mL外周血,2500 r/min离心20 min,分离血清,取上清液保存于-80℃冷冻箱待测。采用流式细胞仪[碧迪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检测病人CD64水平;采用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病人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采用ELISA 法检测病人血清CRP 水平;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武汉科尔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检测病人WBC、NEU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血CD4+CD25+比例和CD4+CD25+/CD4+比值比较 DF 组病人血CD4+CD25+比例和CD4+CD25+/CD4+比值显著高于DM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血CD4+CD25+和CD4+CD25+/CD4+比值的比较(±s)

表1 2组血CD4+CD25+和CD4+CD25+/CD4+比值的比较(±s)

注:与DM组比较,**P<0.01

CD4+CD25+/CD4+5.36±2.23 9.63±3.55**组别DM组(n=50)DF组(n=42)CD4+CD25+(%)1.97±0.77 3.32±1.57**

2.2 2 组炎性指标水平比较 DF 组CD64、CRP 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D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炎性指标水平比较(±s)

表2 2组炎性指标水平比较(±s)

注:与DM组比较,**P<0.01

PCT(ng/mL)0.11±0.04 12.08±3.09**组别DM组(n=50)DF组(n=42)CD64(%)1.05±0.26 2.43±0.74**CRP(mg/L)6.34±1.38 27.81±4.31**

2.3 2 组WBC、NEU%水 平 比 较 DF 组WBC 和NEU%水平均显著高于DM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组WBC、NEU水平比较(±s)

表3 2组WBC、NEU水平比较(±s)

注:与DM组比较,**P<0.01

NEU%62.45±3.13 75.63±8.25**组别DM组(n=50)DF组(n=42)WBC(×109/L)7.18±1.25 12.06±3.08**

3 讨论

目前研究显示,DM病人皮肤组织长期处于高糖状态,引起WBC 的吞噬和趋化功能显著下降,利于细菌增长[4]。此外,DM 病人机体合并代谢功能紊乱、周围神经及血管病变,可导致病人皮肤组织营养状态较差,易发生皮肤瘙痒及感觉迟钝,病人搔抓容易发生外伤后感染[5]。同时,由于DM 为慢性代谢性疾病,酮体生成过多使乳酸的杀菌能力下降,抗体生成减少、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降低机体防御功能,而代谢紊乱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皮肤及软组织出现伤口时更增加发生感染的概率。DF 是DM 病人发生肢端坏疽、功能丧失的一种疾病。目前由于缺少检测DF 的特异性技术,大多数病人就诊时机已较晚,病人病情一般进展至较为严重的程度同时伴有足部严重感染,预后较差[6-7]。因此,对于老年DF病人而言,防治时仍然以早诊断、早控制为主要原则,对提高老年DF 病人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机体免疫功能的调控主要通过细胞免疫中各个淋巴细胞产生的免疫因子来进行,T 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参与介导机体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8],对已损伤组织的修复、细胞的生长及机体创伤感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故T 细胞是评估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此外T 淋巴细胞亚群在细胞免疫中发挥中心调控作用,当病原体进入机体后,机体识别系统将其作为外来抗原进行标记,并抑制T 淋巴细胞分化为CD4+细胞的过程,导致CD4+细胞数量减少,进而降低如IL-2 等淋巴因子的表达水平,影响B 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过程[9]。调节性T细胞是近年来关注度较高的T 细胞群,既往研究证实,机体在细菌、病毒及细胞因子的刺激下,在体外或体内均能上调机体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对调节性T细胞抑制功能具有促进作用[10]。而CD64与肿瘤免疫过程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密切关系,相关研究显示,CD64在机体抗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机体免疫反应过程中的关键因子[11]。PCT 是一种多功能免疫调节蛋白,相比其他炎症活性因子,其在血液中更为稳定,且半衰期较长,其水平可随着病情共同改变,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12]。正常人体血清中PCT 含量极少,当机体受到细菌感染刺激时,可造成PCT 大量释放入血,且在感染后3~4 h 即可检出PCT 水平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DF组病人血CD4+CD25+比例和CD4+CD25+/CD4+比值显著高于DM 组,说明老年DF病人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的缺陷,该结果与李晓春等[13]的研究结果相近;此外DF 组CD64、CRP、PCT、WBC 和NEU水平均显著高于DM组,说明老年DF病人存在着程度更重的炎性反应,该结果与蔡春沉等[14]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DF 病人而言,在积极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对病人进行抗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DM发病的分子及细胞研究仍然处于不断探究之中,而CD4+/CD25+作为免疫反应的重要调节因子,其可能作为判断老年DF病人病情的指标。

猜你喜欢

调节性比值机体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邓俊峰作品选
也谈极值点偏移问题破解策略
斑秃或与免疫细胞缺陷有关
物理中的比值定义法
糖皮质激素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中Foxp3及其胞内CTLA-4表达的影响
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的比较与应用
发动机铝机体气缸表面涂层
调节性B细胞在慢性炎症疾病及自身免疫疾病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