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角点足毒蛾生物学特性及白僵菌防治试验

2020-06-23黄金聪

福建林业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白僵菌林间直角

黄金聪

(福建省南平市林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福建 延平 353000)

油茶(Camelliaoleifera)广泛分布于南方各省、市(区),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随着油茶栽培面积的增加,尤其是纯林面积越来越大,加之一些油茶林经营管理粗放等诸多原因,病虫害在一些地区普遍发生,部分油茶林危害十分严重[1-2]。直角点足毒蛾(RedoaanserellaCollenette)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油茶产区的食叶害虫[3-6],近年发现其在武夷山一些油茶林中严重发生,其幼虫取食油茶叶片,严重时可将70%以上叶片吃光,影响生长和油茶产量。白僵菌由于具有流行性、不污染环境且较为容易大量生产等优点,其不同剂型已在防治多种农林害虫中大面积应用[7-9],但未见利用白僵菌防治直角点足毒蛾的报道。为此,本研究采取室内外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直角点足毒蛾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的观察研究;同时,开展了应用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防治幼虫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野外林间调查

2015—2017年,对武夷山市等地油茶林开展野外调查,了解直角点足毒蛾的发生情况,观察幼虫的历期、危害特点,化蛹场所,成虫习性和活动特点等,并将野外采集的不同虫态带回室内饲养。

1.2 室内饲养观察

在室内自然环境温度条件下,在养虫盒(白色塑料制品,盒盖有若干通气小孔)中放入适量用棉花缠裹蘸水保湿枝条基部的油茶带叶小枝,再放入幼虫饲养,视取食情况及时更换新鲜枝叶。饲养过程中用游标卡尺测量大小,细心观察成虫羽化、交配、产卵,幼虫孵化、取食以及化蛹等习性,做好饲养记录。

1.3 林间防治试验

1.3.1 试验地点 试验油茶林位于武夷山市兴田镇黄土村,面积9.53 hm2,2011年造林。林分虫口密度5~67条·株-1。

1.3.2 供试菌剂 菌剂为白僵菌粉炮,由粗粉剂直接包装而成,每个净重125 g。白僵菌粗粉剂含孢量为110亿·g-1。

1.3.3 施菌方法 在2016年5月按白僵菌粉炮60个·hm-2施菌。在试验区中,将白僵菌粉炮引燃粉炮引线使其在油茶树冠层爆炸,让孢子在油茶林迅速扩散[1]。设3个重复,同时在距放菌区50 m以外区域的上风口设立未放菌的对照区。施菌小区间隔30~50 m。

1.3.4 套笼与标准株设置 采用套笼法开展防治效果调查,套笼为长100 cm、直径70 cm的尼龙纱笼。施菌后,在试验小区内选择合适的油茶枝条分别套入尼龙网笼中,于相同小区油茶树上采集3~5龄幼虫,每个笼中放入15头幼虫。试验小区共设12个套笼,按4个套笼作为一个重复进行统计分析。在每个小区各选择标准株3株,挂牌,调查统计幼虫数量。

1.3.5 效果检查 分别在不同时间调查统计套笼内毒蛾幼虫死亡情况,第12天时将整个套笼连同油茶树枝一起剪掉带回室内检查幼虫死亡情况,将死虫保湿培养观察菌丝生长及产孢情况,并镜检是否为白僵菌感染,统计死亡率、校正死亡率及感染率(虫尸上长出肉眼可见的菌丝及孢子)[1-2]。在防治小区和对照小区内,统计标准株上虫口数量,计算虫口减退率。

1.3.6 数据处理 统计各处理的死亡率、感染率、虫口减退率等,评价防治效果,叶片受害情况按叶片被取食1/2以上为标准,叶片1/2~1/4被取食的3片叶子按1片叶统计,叶片1/4以下被取食的6片叶子按1片叶统计,分级计算[1]。数理统计均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完成[10]。防治效果(%)=(处理组死亡率-对照组死亡率)/(100-对照组死亡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直角点足毒蛾分布于福建(全省)、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等省[3-6]。其幼虫是油茶、茶树的重要害虫,为害油茶的嫩叶幼梢,使茶籽减产,严重影响树木生长,甚至整株死亡。

2.1 形态特征

2.1.1 成虫 雄蛾体长11~13 mm,翅展31~35 mm;雌蛾体长12~15 mm,翅展38~43 mm。体白色,额部有2个暗黄褐色斑,2触角间有一暗褐色带;前足胫节和跗节外侧基部各有一黑斑,腿节与胫节间有一黑点;中足胫节和跗节基部外侧各有一黑点,跗节末端有一黑点。前翅外缘呈弧形,外缘与后缘长度近相等,顶角尖,臀角圆,前翅白色,布丝样鳞片,横脉中央有一黑色圆点。后翅白色。前、后翅缘毛色暗。

2.1.2 卵 扁圆形,直径约0.8 mm;初产卵草绿色,2 d后转为墨绿色,顶端有一红点;临近孵化时呈褐色。

2.1.3 幼虫 体色、斑纹随龄期和季节的不同有较大变化。体黄棕色至乌黑色。老熟幼虫体长24~32 mm,宽4~5 mm。头部浅棕色至红褐色,背中线为黑褐色至黄棕色,内侧黄白色;胸节和臀节上的灰白色毛最长,向前后倾斜伸出,刚毛可长达15 mm,腹部的较稀疏。每体节上有数个黄褐色瘤状突起,上面着生灰白色长毛,并杂有黑色和白色短毛,第6、7节翻缩腺黄白色。

2.1.4 蛹 长11~17 mm,宽5~8 mm,锥形。初蛹草绿色,后翠绿色,近羽化时灰白色,复眼褐色。腹部背面第3、4节向外拱起,腹部末端有一簇尾刺。

2.2 生物学特性

直角点足毒蛾在福建省武夷山1 a发生4~5代,各代幼虫出现期分别为3月下旬—5月上旬、6月下旬—7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中旬、9月下旬—11月上旬,11月中下旬以卵在油茶叶上越冬,翌年3月下旬卵孵化。

成虫多在傍晚及夜里羽化,以20∶00—22∶00羽化最盛。羽化前,倒挂在叶背面的蛹剧烈抖动。1 h后成虫顶破蛹壳而出;约0.5 h后翅伸展开,开始爬行和飞翔。次日交尾,2 h后便可产卵。卵产在叶片或小枝上,无覆盖物。雌虫可产卵5~12次,每次产2~27粒。卵粒有多层重叠现象,产卵量为80~110粒,产卵历期为3~5 d。未经交尾的成虫也能产卵,但卵不能孵化。雄虫寿命4~6 d,雌虫寿命7~9 d。成虫白天静伏叶片上,夜间活动,具趋光性。

卵历期7~9 d(不包括越冬代卵)。初孵幼虫取食卵壳,约30 min后开始爬行,寻找嫩叶,取食叶肉,被害叶片只剩下白色透明的叶表皮和叶脉。幼虫有吐丝下垂的习性,可随风飘移扩散。幼虫活动敏捷,受惊后落地假死,虫体弯曲卷缩,5 min后恢复正常,上树后继续为害。幼虫共5龄。老龄幼虫食量大,可将整个叶片食尽。老熟幼虫在化蛹前吐少量丝将虫体固定在叶背或小枝分叉处。1~2 d后蜕完最后一次皮进入蛹期。蛹体利用臀部的小钩刺钩住叶背面的丝,头朝下倒挂,蛹体完全裸露。蛹历期6~8 d。

主要天敌有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绒茧蜂(Apantelessp.)、胡蜂(Vespidae)等。

2.3 白僵菌防治效果

施菌后的防治效果见表1。施菌6 d后,各重复幼虫的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以第2重复的效果最好,死亡达到60.3%,防治效果达57.4%。施菌后12 d,幼虫死亡率在68%~80%之间,与对照差异显著,重复间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对照亦出现3.9%的感染率,这是林间感染的自然现象,也可能是林间放菌过程中的交叉感染导致。

表1 白僵菌林间防治直角点足毒蛾幼虫效果

*:同列数据后不同字母为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Duncan检验)。

3 结论与讨论

1)直角点足毒蛾是油茶的一种重要害虫,该虫在武夷山1 a发生4~5代,以卵越冬,但也发现少量幼虫越冬的现象,翌年3月下旬越冬卵孵化为幼虫。主要天敌有白僵菌、绿僵菌、蜘蛛、胡蜂等。

2)利用白僵菌粉炮防治该幼虫,粉炮施放量为60个·hm-2,施菌12 d后防治效果在68%~80%之间,效果良好。白僵菌防治能在林间形成流行病,没有农药残留,能保障茶油的食品安全,且防治成本较低,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3)白僵菌林间应用时要注意掌握施菌的时间,只有在适合的温度、较高的湿度条件下才容易感染昆虫[5-7],因此,放菌应在阴天、早上或晚上、小雨天及雨后等林间湿度较高的条件下,才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4)在生产活动中,也可采取其他方法防治该虫。直角点足毒蛾由于其初孵幼虫具有一定群居性,叶片受害后形成白膜,容易发现,可剪去灰白膜状受害叶片,消灭初龄幼虫;成虫高峰期可用灯光诱杀;同时要注意保护林间天敌;只有爆发成灾时才选用高效低毒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猜你喜欢

白僵菌林间直角
球孢白僵菌与苦参碱混用对双线卷裙夜蛾的协同增效作用
林间游戏场
无人机喷撒白僵菌防治越冬代马尾松毛虫效果研究
鸟不在林间
多少个直角
林间小路
青松林间革命人——听歌剧《星星之火》有感
不同培养盘对白僵菌生产的影响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单元自测题
白僵菌封垛防治玉米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