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芪益肾强心方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2例

2020-06-23袁晓东苏朝江

关键词:充血性强心参芪

袁晓东,苏朝江

(1.铜仁市碧江区灯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贵州 铜仁 554300;2.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2)

在临床内科中,慢性肾衰竭较为常见,是持续发展后各种肾脏疾病的共同转归。该病症一旦发僧,则极易出现高血钾、肾性贫血、高血压,导致心功能、心脏结构改变,心肌受损,从而损伤心室充盈和泵血,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慌等,其最严重且常见的并发症即为慢性心力衰竭,其对患者生命安全存在严重威胁[1]。因此本文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为时间段,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即探讨了慢性肾衰竭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2例行参芪益肾强心方治疗的疗效,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时间段为2017年1月~2018年12月,选取我院慢性肾衰竭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各32例。研究组年龄为35~76岁,年龄均值为(52.4±1.6)岁;其中女14例,男18例。参照组年龄为36~77岁,年龄均值为(53.7±2.1)岁;其中女15例,男17例。两组基础情况分析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参照组,包括洋地黄制剂(地戈辛)、单硝酸异山梨酯硝酸酯类、硝酸异山梨酯、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利尿剂(呋塞米)等。基于此采用参芪益肾强心方治疗研究组,组方为:白术20 g、焦山楂30 g、土鳖虫5 g、赤芍12 g、陈皮10 g、桂枝10 g、制附子10 g、泽泻15 g、葶苈子12 g、丹参30 g、黄芪30 g、人参10 g等,用水煎服,1剂/d,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均治疗12 w。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LVEF(左室射血分数)、LVES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D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等变化、疗效结果(评定依据[2]: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改善≥级,各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为显效;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改善1级,各症状体征有所改善为有效;未达到上述两个指标为无效。)、生存质量(两组均采用SF-36量做出评估,包括躯体、情绪、社会、生理等功能,各项分值越高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 19.0软件,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评定治疗效果情况对比

在评定治疗有效率方面,研究组为93.75%(30/32),参照组为78.13%(25/32),二者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评定治疗效果情况对比[n(%)]

2.2 两组心功能改善程度对比

在LVEF、LVESV、LVEDV等指标方面,两组治疗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研究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参照组,二者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功能改善程度对比(±s,n=32)

表2 两组心功能改善程度对比(±s,n=32)

注:与参照组相比,*P<0.05。

组别 LVEF(%) LVESV(mL) LVEDV(mL)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 30.3±6.2 43.3±6.2* 28.6±6.4 23.6±5.3* 78.4±21.5 72.3±17.2*参照组 31.7±6.5 34.7±6.9 29.6±6.5 26.8±5.7 79.1±23.2 75.2±18.3

2.3 两组评定生存质量结果对比

两组情绪、躯体、社会、生理等功能评分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评定生存质量结果果对比(±s,分)

表3 两组评定生存质量结果果对比(±s,分)

注:与参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生理功能 情绪功能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研究组 32 76.3±2.5*74.5±3.2*75.2±1.6*78.5±2.9*参照组 32 62.5±1.8 58.6±3.1 65.2±2.3 64.5±2.6

3 讨 论

在中医学理论中,慢性肾衰竭属于“虚劳”、“水肿”、“溺毒”、“癃闭”、“关格”等范畴,其发病与脾失健运、肾失气化、脾肾受损有关,体内湿浊内蕴、日久成瘀成毒。该病症发生后长期心脏负荷加重、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高血压等会引发心血管疾病,如慢性心力衰竭。在治疗此类患者时,中医主要采用参芪益肾强心方治疗,其组方中,陈皮调和诸药;白术燥湿利水、补气健脾;焦山楂活血行气、消食化积、化瘀散结;土鳖虫破一切血积;葶苈子利水消肿、泄肺平喘;黄芪补气活血;赤芍、丹参活血化瘀;桂枝温通心阳、辛温通络;制附子温阳益气;黄芪利水消肿、健脾益气;人参大补元气。上述诸药联用,可发挥利水消肿、健脾益肾、温阳通经的功效。本文的研究中,在心功能指标上,两组治疗前LVEF、LVESV、LVEDV等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研究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参照组,二者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有效率上,参照组为78.13%(25/32),研究组为93.75%(30/32),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评定生存质量结果上,两组情绪、躯体、社会、生理等功能评分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可见,慢性肾衰竭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行参芪益肾强心方治疗具有积极作用和价值。

综上所述,慢性肾衰竭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行参芪益肾强心方治疗的疗效显著,即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和生存质量,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充血性强心参芪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的效果及对肾功能、免疫的影响
明道强心,循德尚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临床效果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CIK细胞抗肿瘤效应的影响
他能为中华神盾“强心”
参附汤加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0例临床观察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RDWTNF-α及UA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
单中心视角下杭州都市经济圈内经济增长关联性的实证研究
参芪黄颗粒剂对2型糖尿病肾病尿微量蛋白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8例——附西药治疗52例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