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心理状态的ICU癌症病人应采取的不同类型的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

2020-06-23刘伟芳

关键词:癌症状态评分

刘伟芳

(牡丹江市肿瘤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癌症是目前我国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属于一种恶性肿瘤疾病[1]。很多患者在患癌症疾病后会出现不同心理状态。这些不同程度的心理状态给患者的治疗造成严重的影响[2]。在癌症患者中,有一部分患者为ICU重症癌症患者,这些患者的心理状态极差,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改善不良心理状态,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从而延长生命周期[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ICU癌症病人作为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癌症的临床诊断标准,对于研究中涉及的治疗和护理方案表示认可。年龄最大者74岁,年龄最小者25岁,年龄平均值(45.7±2.2)岁,所有患者上述一般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在临床确诊癌症后会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的患者分别实施不同类型的心理护理,(1)针对焦虑抑郁型患者,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告知疾病的相关常识,包括:治疗方式、预后等,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了解程度,加强对患者的鼓励,给予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针对消极悲观型患者,此类患者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性更差,甚至会出现丧失信心和厌世的情绪,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对患者日常情绪进行观察,多与患者交流给予其鼓励和安慰,讲解成功案例,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3)针对角色紊乱型患者,此类患者不能接受从正常人转变为病人,甚至需要接受照顾,要倾听患者主诉,耐心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讲解实际情况是患者能够接受自身的实际情况,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要求患者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独立完成日常生活,要求患者适应自身角色,积极配合治疗。

2 结 果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后,差异具有临床对比价值(P<0.05 ),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表1 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组别 n 躯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交能力护理前 50 29.24±2.25 30.45±4.77 32.29±1.97护理后 50 40.24±3.18 39.19±3.09 41.43±2.63 t 19.9671 10.8740 19.6682 P 0.0000 0.0000 0.0000

3 讨 论

随着我国癌症患者的不断增加,人们对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越来越重视,相关文献记载,针对不同心理状态的癌症患者,采用不同类型的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从而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是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在患者患癌症疾病后,大多会存在焦虑、抑郁、恐惧的心理。针对患者的这些不同心理,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能够帮助患者更多的认识疾病,改善恐惧,了解疾病的治疗过程,从而起到护理的效果,延长患者生命周期。对于存在消极悲观型的ICU癌症患者,护理人员要与家属进行配合,对患者进行鼓励和关怀,帮助患者提高对疾病治疗的勇气和信心,为患者讲解治疗成功案例是患者能够摆正心态,以一颗积极的心去抗战疾病。对焦虑抑郁型的ICU患者要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多与患者讲解一些疾病相关知识,提高对癌症疾病的认识,改善焦虑,恐慌的心理。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心理状态的ICU癌症患者,应用有针对性的不同类型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癌症状态评分
BCAA代谢异常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FBP1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我给爸爸评分
两种评分系统在脓毒症相关凝血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状态联想
癌症“偏爱”那些人?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