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9岁老兵冯浩鹏夫妇捐出离休金建立冠名基金助学

2020-06-23彭小丽苏州市慈善总会

至爱 2020年5期
关键词:冠名苏州市助学

文|彭小丽 苏州市慈善总会

最近,一场爱心助学的慈善活动在苏州市盘溪军休所温情上演,当4名苏州学生从89岁的离休干部冯浩鹏手中接过助学金时,全场为之动容。

之前,冯浩鹏向苏州市慈善总会捐出了16万元离休金,并设立“鹏华”助学爱心基金,用于定向帮扶苏州及云南昭通困难学生,这也是苏州市慈善总会第53个个人冠名基金。“鹏华”助学爱心基金正式启动,首批向4名苏州贫困生及9名云南昭通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共计50 600元。

清贫生活里保持一颗滚烫的心不希望孩子因贫失学

过了暑假,小付就要升初三了。可就在近期,小付患有脑部垂体瘤达10年之久的母亲,由于保守治疗没有效果,接受了肿瘤摘除手术。虽然手术成功,但高昂的手术费用让这个原本经济就不宽裕的单亲家庭陷入困境。

小付说,自从母亲生病后,学校、同学以及社会上素不相识的好心人纷纷向她伸出援手。这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鼓舞、心灵上的慰藉。特别是当她从冯浩鹏手中接过助学金时,小付的眼眶红了。“我会更加努力读书,不辜负冯爷爷和孙奶奶,以及所有关爱我的人,等我长大后,也会将这份爱心继续传递下去。”小付说。

在此次13名受助学生中,有初中生、高中生,也有大学生。他们大多经历家庭变故、身处逆境,尤其是云南昭通的困难学生,有的失去了双亲,早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但他们没有被困难打倒,勤奋好学、自强不息。

“不希望这些孩子因为一时的困难而失学。”在启动仪式上,冯浩鹏哽咽着说。

冯浩鹏所住的盘溪新村是有着30多年历史的老住宅了,他的家在4楼,没有电梯,去年经历过中风的他,走路一瘸一拐,上下楼梯显得很吃力,尽管如此,冯浩鹏和老伴从没想过要换新房。冯浩鹏说:“共产党员就应该坚守好艰苦朴素的传统。”

这套6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家居陈设、生活用品都很简单,唯一翻新过的地板,是几年前亲戚帮忙铺设的。这样一对精打细算,甚至对自己近乎有些苛刻的老人,对慈善公益却是特别大方。冯浩鹏拄着拐杖,与老伴孙建华一起,到苏州市慈善总会将16万元的离休金悉数捐出。

负责接待冯浩鹏和孙建华的苏州市慈善总会项目部副主任吴成杰说,做慈善工作七八年了,从没见过像二老这样执着的捐款人。“那天,两位老人家说要将两本存折上的20万元都捐出来。”吴成杰说,照理来说,有人上门捐款,他们不应该拦着,但毕竟老人年事已高,捐钱数目又不小,应该要首先保障好自己的基本生活才是。可是,他们的捐款意愿非常强烈。

“你们今天不接收我的捐款,我明天还来,明天不收,我后天再来。”冯浩鹏说。一番“讨价还价”后,最终老两口决定将冯浩鹏存折上的16万元离休金捐出。

助学是冯浩鹏和孙建华长久以来的心愿。去年,冯浩鹏经历了一次脑中风后,身体大不如前,早日了却这桩心事的愿望更加强烈。“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党给的。作为一名党龄68年的老党员,我应该响应中央号召为扶贫工作出一份力,这样才是不忘初心,不愧对党和国家。”冯浩鹏说,子女们对于他们助学的举动非常支持。

家里曾住进解放军 父亲为共产党保护粮库

冯浩鹏1931年出生于江阴。因为战争,冯浩鹏的家族一夕之间破产,穷困潦倒。从12岁起,冯浩鹏跟着父母流亡到安徽农村,但就算是颠沛流离的岁月,冯浩鹏也没放弃读书,哪里有免费学堂,他就去哪里听课。“我渴望知识,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冯浩鹏说,他相信知识改变命运。

1949年解放战争进入总攻阶段,冯浩鹏终于结束了长达6年多的漂泊,跟随家人回到了故乡。家徒四壁穷得慌,就算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冯浩鹏的父母毅然支援前线。当4月21日,作战渡江部队抵达江阴澄江镇时,冯浩鹏一家接待了炮兵部队一个排三四十人,想尽办法将米和白面省下来给解放军吃,而全家人则吃野菜、山芋藤这些食物来填饱肚子。他的父亲还主动请缨为共产党保护粮库。

这些举动深深触动了血气方刚的冯浩鹏。1949年7月,19岁的冯浩鹏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在军事院校从事文字工作和政治教育工作。他在部队吃苦耐劳,自愿赴条件艰苦的生产建设兵团劳动,曾立过3次三等功。1988年9月,他被南京军区政治干部部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

离休后义务“代班”劳动 慈善公益活动冲在前

1982年9月,冯浩鹏从安徽省军区全椒县人武部政工科科长岗位上正式离休,但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心,他继续发挥余热,义务劳动服务人民。

在安徽滁州市全椒县邮政局,冯浩鹏义务担任邮政“编外”工作人员。只要有一线职工请假,他就代班上岗,收发投递、邮寄包裹等,这一干就是3 年。

1985年,冯浩鹏举家迁居到苏州,搬进了盘溪新村。冯浩鹏积极发挥“五老”作用,经常义务在社区讲堂为学生讲革命故事;在盘溪军休所,他主动承担起义务整理报纸杂志的工作;在军休所组织的慈善公益活动中,他积极参与,每次都捐款上千元,在抗震救灾中又缴纳了特殊党费。几年前,冯浩鹏决定把江阴的老宅无偿捐献给当地政府。

“豪华不羡,淡泊自甘。”这是冯浩鹏信奉的一句家训。“我跟老伴一辈子同甘苦、共患难,相亲相爱走到了白头。”冯浩鹏说,希望今后,他们的子女还能把这份爱传承下去,给更多人送去温暖。

苏州市慈善总会副会长阎伟国表示,“冠名基金”是苏州市慈善总会依法向社会募款的重要形式之一,凡是像冯浩鹏夫妇这样热衷慈善事业的,不管是爱心人士还是爱心企业,都可以在总会建立“冠名基金”,由总会统一管理,受法律保护,专款专用,不收取管理费用。帮扶的范围可以是助学、助困、助老、助残等,只要想出一把力的,都可以通过“冠名基金”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猜你喜欢

冠名苏州市助学
他用大爱改变孩子一生命运——周堃于井冈山助学记
苏州市纤维检验院
广日电梯 信赖随行——冠名高铁专列,开启高质量快速发展新征程
苏州市“从前慢”书吧室内设计
第一次煮面
简单助学:照亮困境儿童前进的路
数亿元抢综艺节目冠名,企业到底图啥
关爱·帮扶·助学
中超冠名重回“马上有钱”时代
EMS爱心助学特快专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