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析两大顶尖女单经典之作遥想东京奥运金牌花落谁家

2020-06-22程勇民

羽毛球 2020年4期
关键词:陈雨菲马琳戴资颖

程勇民

今年全英公开赛“零”金收官,无疑让在2019年勇夺苏杯的中国队警醒。东京奥运会近在咫尺,原本满怀希望冲击5金,如今究竟能落实几成?相信这也是眼下球迷们的最大关切。

如果从最新的世界排名和战绩表现来看,男单、男双、女双、混双金牌的归属,想必大家一定心有所属。唯独女单形势复杂,至少有中国、西班牙、泰国、日本、印度、中国台北等6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有实力染指女单金牌。而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人物,在本次全英赛上悉数亮相,没有黑马、没有爆冷,比赛结果真实反映了实力,如果奥运会不爆冷,大致也是这样的结果。

但是,话又说回来,奥运会确实非同一般,爆冷概率历来是比较高的。想当年,大名鼎鼎的韩国混双组合金东文/罗景民在奥运会的前一年打遍天下无敌手,稳居世界排名第一,但在悉尼奥运会上连四强都没有闯入。这一期赏析,我們就透过今年的全英赛,对奥运女单的夺金形势进行分析,同时也兼顾欣赏当今顶尖女单的精彩技术。

一、当今女单最强者非戴资颖、马琳和陈雨菲莫属

以笔者的观点,把“竞技水平”划分为两个部分:竞技实力+发挥能力。如果从竞技实力的角度看,中国台北的戴资颖和西班牙的马琳绝对是处在塔尖的两个人,彼此不相上下,左右无他人可及。也正是因为这两个人的出现,才颠覆了传统女单“死气沉沉”的打法模式。她们是女单打法男性化的开创者,也是引领女单打法潮流的浪尖人。可是,她俩又都不是完美的,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即临场发挥波动较大。正是因为这一弱点,她俩的竞技水平打了折扣。

近一年来,中国女单陈雨菲的进步有目共睹,她的竞技水平目前已经上升到第一阵营,和戴资颖、马琳基本处在同一水平线上。陈雨菲的竞技实力还有欠缺,应该说不如戴资颖和马琳,但陈雨菲的优点是耐打、稳定,临场可以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力。陈雨菲基本属于传统型拉吊突击打法,攻守能力均衡,遇强可守,遇弱可攻,打法上比较灵活,因而在比赛表现上并不输戴、马两人。

因此,笔者以为,东京奥运会女单金牌,这三个人是最强竞争者。下面,就欣赏一下她们在全英赛上的精彩表现。

二、戴资颖与马琳的底线控制能力达到极致

在前几期的赏析栏目中,笔者重点强调过“底线控制能力”是女单高水平的门槛。换句话说:只要是高水平的女单选手,底线控制能力都很强,而戴资颖和马琳在这方面的能力已经达到了极致。

如图1-1所示,戴资颖在底线正手被动拉直线高球,球拉到了对方的后发球线(图1-5),出球质量基本上可以打80分。处在这样的位置,对手可攻可拉,而马琳是强攻型打法,所以戴资颖预判是马琳会杀球,于是在准备防守时迅速向左侧移动,准备接杀马琳的正手杀对角(图1-7)。在单打比赛中,在对手尚未击球情况下的提前移动是非常危险的,戴资颖的选择无非也是赌一把。可是,这一次马琳并没有选择杀球,而是改用平高球攻击,如图1-9所示,平高球的威胁非常大,从图片看,戴资颖的腰看似都要被压断了。

对于这样高难度的球,一般人是招架不住的,即便能够打到,出球质量也会大打折扣。有比较才知高低,戴资颖的强悍这时展露无遗,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她居然把球反拉到对手的后发球线位置(图1-12),出球质量也达到80分。这时,马琳在进攻方面有些犹豫,仍然采取了保守策略,再打一个平高球。这一次出球,弧度稍微平了一些(图1-14),戴资颖抓住战机,侧身起跳,正手快速拦吊直线,不仅化解了自身的被动,还导致马琳的极度被动(图1-18)。此时,马琳的超强能力也一览无遗,在如此困难情况下,她居然还能勾对角,而且质量很高,并且在勾完之后还不顾一切地抢网(图1-22)。接着,戴资颖反手放网,质量不太好(图1-24),被冲到网前的马琳逮个正着,一个反手扑球,干净利落,直接得分。

戴资颖和马琳的底线强控能力,核心部分体现在其强悍的反手回击高球能力。如图2-1所示,马琳在底线用反手回击高球。各位注意,她回击的是对角高远球(图2-6),不仅难度高,而且质量很好。戴资颖预判马琳要过渡网前,因而站位相对靠前(图2-3),但她没想到马琳打出了如此高质量的高远球,所以立刻陷入被动(图2-6),不能强攻只能软压。此时,马琳已经回到中心位置,见来球正好打在手上,顺势正手勾对角,戴资颖补救不急,马琳直接得分。这个得分,看上去是马琳正手勾球所为,实质是她通过绝佳的反手高球技术为得分创造了条件。

再看戴资颖的反手能力,同样驾轻车就熟路。图3是戴资颖与陈雨菲的对阵场面。陈雨菲在底线正手吊直线,导致戴资颖在网前极度被动(图3-1)。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戴资颖居然还有能力做出反手勾对角的变化(图3-2)。戴资颖的这个能力显然超出了陈雨菲的预期,图3-4清晰显示,陈雨菲原本判断对手放网,一看对手是勾对角,马上改变自己的跑动线路,径直跑向反手网前。毕竟戴资颖是低手处理,所以陈雨菲在变线跑动以后还是抢到了主动点(图3-6),因而反手快推对角,导致戴资颖在底线反手区的被动。之后,戴资颖并没有采用头顶击球技术强行回击,而是非常从容地转身,用反手回击中路高远球,同样轻松地将球送回到了陈雨菲的后场,而且质量很好(图3-14),陈雨菲只能回击过渡性高球,局面进入相持状态。

相比较而言,陈雨菲的反手回击高球能力相对薄弱。如图4-1所示,陈雨菲在网前低点正手勾对角,此球有点出乎戴资颖的预料,稍有迟疑才上网,明显被动(图4-5)。但是,在如此被动的状态下,戴资颖还是能够有变化,她采用了正手勾对角(图4-6)。陈雨菲占据网前主动,见状快速跳向网前(图4-8)推拨底线。见球已过人,戴资颖迅速后撤,快速转身用正手拉高球,打到了陈雨菲的反手区。此高球比较勉强,质量并不高,但是陈雨菲判断对手可能过渡网前,所以站位太靠前(图4-9),导致自身在反手底线区的被动。此时,陈雨菲的弱点暴露无遗,她用反手弹拉高球,明显不到位(图4-17)。戴资颖果断起板,头顶杀对角(图4-19),陈雨菲扑球不及而丢分。

三、马琳很“暴力”,戴资颖很“阴柔”

戴资颖和马琳二人除了底线控制能力超强以外,她俩的打法都具有很强的攻击性,但是攻击方式有所不同。马琳的方式是简单、直接、暴力,强攻、杀上网、推扑压,连续攻击,连续压迫,往往让对手喘不过气;戴资颖的方法却是控制、停顿,先诱导对手判断出错,然后再慢慢把对手折磨死。

先欣赏马琳的简单压迫式进攻。如图5-1所示,马琳在底线头顶杀直线,球几乎是贴着边线而来。迫于无奈,戴资颖只好鱼跃扑救(图5-2),居然扑救成功。马琳快速上网(图5-4),果断出手,反手勾对角,直接得分。

图6是马琳的网前搓球得分的场面。马琳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快”,移动快、出手快、连贯衔接快,基本沒有停顿的假动作,她非常善于利用快节奏给对手制造压力。

如图6-1所示,戴资颖在网前反手勾对角,马琳判断以后,快速上网,直接出手,正手抢高点搓,质量非常高,几乎贴网而过(图6-7)。戴资颖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等待球滚落到球网的下沿(图6-9)才出手应对。这时,戴资颖还想有变化,正手勾对角,只是难度太大,最后以落网失分而告终。

图7则是马琳压迫性打法的代表作。马琳首先在底线发起进攻,正手杀直线(图7-1)。戴资颖防守反抽直线,马琳继续正手抽压直线(图7-5)。戴资颖反手抽对角,希望借此摆脱被动,可是弧度过低(图7-9),被马琳封到。马琳头顶封压中路(图7-10),戴资颖再次正手抽压底线,结果还是未能摆脱被动。马琳在网前高高跃起,头顶封杀成功(图7-15)。

戴资颖的进攻方式与马琳截然不同,她较少采用暴风骤雨式的连续强攻,更喜欢控制对手,用停顿动作迷惑对手,然后再慢慢折磨对手。显然,戴资颖打法的核心在于“多变”,善于运用“相对速度”控制对手。“停顿”反映在出手上,其实是慢的表现,但是因为误导了对手,使对手跑错方向而耽误更多时间,所以在相对速度上,戴资颖还是赚了便宜,这就是戴资颖的高明之处。尽管说羽毛球竞技也遵循“唯快不破”的规律,马琳用她独特的快攻打法已经达到了奥运冠军的高度,而戴资颖甚至没有拿过世界冠军,但就羽毛球技艺和境界来说,笔者还是对戴资颖高看一眼,认为她会高一点。

如图8-1所示,戴资颖在网前正手放网,马琳上网后反手勾对角,显然这两拍交换,戴资颖占据了主动,图8-7清晰显示,戴资颖已经在网前抢到高点,完全可以快推或者抢搓,但她偏偏不在高点出手,稍微停顿以后,放到图8-8所示的低点处理,给人的感觉是想要放网,马琳也是这样预判的。然后,戴资颖突然手腕发力,变成了推对角,马琳因为判断错误,重心已经向前移动,再起动回撤明显来不及,所以只好眼睁睁看着球飞过头顶(图8-9/10/11),落到底线的地板上。

图9是戴资颖对阵陈雨菲的场面。戴资颖在底线正手杀直线,陈雨菲防守,反手挡直线(图9-2)。戴资颖上网后抢到高点(图9-4),可是她不急于出手,还是停顿以后选择在较低点出手,正手勾对角(图9-6)。她的这种处理让人难受至极的地方在于:她停顿之时,你根本摸不清她的底细,不知道她会如何变化,只能老老实实待在原地(图9-5),而等她出手以后,等你判断清楚以后,反应又跟不上球速。如图9-7/8所示,等到陈雨菲判断到戴资颖是正手勾对角之时,起动步法上明显有顿挫感,说明陈雨菲已经被误导,结果当然是看着球落地而无能为力。

图10是同样性质的不同方式表达。陈雨菲在底线正手区拿球,击球点已经过人,只好采取过渡性技术手段,正手低点吊对角(图10-1/2/3)。戴资颖上网后,不慌不忙,如图10-3所示,她完全可以在高点放网,肯定是主动局面,但她偏要停顿,停到图10-5所示的低点才出手。同样是放网,看图10-7/8所示陈雨菲的跑动姿势,也是有顿挫感,从而延误了时间,等赶到网前时球已经落地(图10-12)。如果戴资颖不停顿,直接高点放网,局面还是戴资颖掌握主动,只不过这样容易被对手预判,陈雨菲不顾一切地冲向网前,尽管被动,还是有可能把球挑起来的。所以,“停顿”动作的战术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控制、停顿是戴资颖打法的主要内核和威胁性所在,但这并不代表她的全部,她还有变招的潜力,在某一特定的场合、时机,她也能表现出简单直接的“快”。

如图11-1所示,戴资颖在底线正手杀直线,马琳飞身鱼跃救球(图11-2),正手挡直线(图11-3),居然也防守成功,防守功底之扎实可见一斑。此时,戴资颖快速上网,这次丝毫没有停顿,抢高点果断出手,正手勾对角(图11-6)。马琳挣扎上网,全力扑球,反手挑对角(图11-10),因为被动太深,无法挑到底线,结果被戴资颖在中场拦截,然后一个简单直接的中场跳杀,结束战斗。

四、陈雨菲全英失利,主要问题出在急于求成

欣賞完戴资颖和马琳的精彩技艺之后,再回到奥运夺金的话题上。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在竞技实力上,戴资颖和马琳确实技高一筹,难有人与之匹敌。但是,受发挥欠稳定这一弱点的影响,她们在实战中的竞技水平打了折扣,这就给了其他选手有可乘之机。陈雨菲就是明显的受益对象,在竞技实力上,陈雨菲相比于戴资颖和马琳尚有一点差距,但她稳定而出众的发挥弥补了实力上的差距,在整体竞技水平上,与她们已经在一个水平线上。

从这次全英赛可以看出,陈雨菲的发挥基本正常,决赛对阵戴资颖并非没有胜机。最终失利,陈雨菲主要是出现了这样一些问题。问题一:陈雨菲在这次比赛中的非受迫性失误偏高(参见统计表),每局球10个以上的失误,对戴资颖是正常的,对陈雨菲这种打法来讲,就是偏高了。尤其是攻击性失误(进攻状态下的失误),陈雨菲明显高于常规水平,应该还是急于求成的心态在作祟。问题二:这次比赛的幸运之神明显偏袒戴资颖,全场4次挑战,全部压线球,都判戴资颖得分。这种概率在常规比赛中是很少见的。因此,笔者以为陈雨菲只要坚持以我为主,用自己的优势(耐心多拍对抗)去挑战戴、马二人,奥运会取胜的概率还是相当高的。

综上所述,戴资颖、马琳、陈雨菲应该是东京奥运会女单夺金的第一阵营候选人。此外还有两人值得关注,她们便是泰国的拉差诺和印度的辛德胡。她们都具有很强的爆发力和冲击力,竞技实力跟陈雨菲在伯仲之间,只是发挥的稳定性欠缺一些,所以笔者认为她们可以排在奥运夺金的第二阵营。至于日本队的两位女单选手山口茜和奥原希望,目前来看,她们的竞技水平已经从顶峰开始下滑,即便有东道主“天时地利人和”,她们在东京奥运会上的夺冠概率也只能排在第三阵营。

猜你喜欢

陈雨菲马琳戴资颖
陈雨菲:跨过难关 寻光前行
陈雨菲 中国一单成长记
沧桑马琳:再婚妻子助我低谷再腾飞
陈金赛后“记者”“指导”无缝切换
“虚拟的自己”成情敌,企业高管追爱路上自作死
“功和机械能”综合测试题
幸福再出发,马琳走出婚姻低谷喜做爸爸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