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化学元素观教学工具及应用研究

2020-06-22周小珊

读天下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教学工具高中化学信息技术

周小珊

摘 要:近年来,学科核心素养越发受到关注,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化学核心素养,并将其融入化学教学实践中。当前,基于信息技术的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际教学中,存在教学工具成效不高、忽略化学基本观念教学渗透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故此,以元素观为例在化学基本观念的引导下,如何设计与应用教学工具,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笔者将以“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为案例,来研究与实践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化学元素观教学工具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高中化学;信息技术;教学工具

一、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高中化学教学越发联系生活,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认识物质世界以及实际生活。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更侧重于化学知识的讲解,学生所收获的知识较为破碎、抽象,难以与生活联系。为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需在化学观念的统领下,应用先进的教学工具来辅助化学教学,在传授化学知识的过程中,能促进学生完整了解世界与生活,同时也能养成科学的精神与态度。

二、 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化学元素观教学工具开发

互联网的普及推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教育教学领域应用信息技术将其作为辅助工具来辅助教学,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教学工具包括实物、模型与PPT等,辅助教师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基于信息技术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工具主要是指传递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信息化手段或者设备。

高中化学是一门较为系统抽象的学科,需要教师应用一定的教学技术来展开教学,因此在设计与制作教学工具的过程中,需要秉承着科学性、教育性、交互性、艺术性与结构性等原则,并按照相应流程来进行设计与实践。具体来说,高中化学教师对教学工具基于信息技术进行开发,首先需要保证教学资源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内容需与教材相贴合,视频、音频等资料需有一定的逻辑性。其次,教学工具需进行交互设计,根据学生的习惯来设计教学资源与操作环境,便于学生进行反馈。最后,高中化学知识体系较为繁杂大量,为有效呈现与表达,可通过教学工具来进行思维结构设计,以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促进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与掌握知识。

三、 基于信息技术高中化学元素观教学工具实际应用——以“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为例

基于信息技术下,教学工具需按照相应的流程来进行设计与制作,笔者将以“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为例,来研究教学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教学目标

高中元素化合物这一知识较为复杂,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是学习的转折点,学好此内容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后续化学学习。基于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教师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教学技术来辅助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理解这一知识。

(二)教学导入

高中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有关金属化合物的知识,而高中教材对金属化合物知识点进行延伸,学生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的过程中能够理解金属与氧气反应、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等。根据教材的编排,“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涉及的图画与活动都较多,为进行科学探究,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可应用信息技术等教学工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探究与学习。

如Na2CO3和NaHCO3的性质比较,因此可借助教学工具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设备来进行课题导入,展示实物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与生活的联系及作用,再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如:为什么呼吸面具或者潜水艇中,常用的供氧剂是过氧化钠?或者碳酸氢钠片为什么能减缓胃酸分泌过多带来的不适感,从而展开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三)实验探究

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培养实验与操作能力与探究精神,另一方面也能推动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高中化学元素观教学涉及较多实验,但实验教学的开展会受到试剂、距离的影响,一些实验难以进行或观察不清现象。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先进、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将信息技术應用到实验教学中,寻找相关的教学资源,比如实验视频、微型实验室软件等,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对实验过程进行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需要在一旁对实验的流程和现象进行解说,促进学生一边观看实验视频,一边获取到相关的化学知识,做到多种感官共同体验,围绕化学问题进行探究。

针对现象变化较快或不便让全体学生观察的实验,借助实时投屏录屏技术能够一定程度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比如,进行碳酸钠、碳酸氢钠水溶性及其溶液的酸碱性的实验探究,可利用教学工具来进行展示,当碳酸钠和碳酸氢装进试管里时,教师可一旁引导学生观察它们外观上的差别,再进行加水,根据实验投屏来观察振荡的现象,在细节观察点可以重放或放大观察,再围绕这个实验展开探讨,分析现象及原理,教师可组织学生张开合作探究,共同分析与思考,从而获取到新的知识点。

四、 结语

综上,基于信息技术下,高中化学元素观教学工具的应用,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有效地应用教学工具来展开教学,以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铭岩,程慧.让化学课堂走进“微时代”:浅谈“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135+139.

[2]杨金平,鲁珍.电子白板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电解池工作原理”教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3):114-115.

[3]韩文成.谈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效率[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五).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9:2.

猜你喜欢

教学工具高中化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让乐高机器人走进信息技术课堂
如何让学生真正爱上信息技术课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