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聚德育之力,绽放品格之花

2020-06-22徐吉

读天下 2020年11期
关键词:品格教育幼儿园策略

徐吉

摘 要:教师要加强幼儿良好品格的养成教育,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开展丰富活动,促进幼儿品格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从挖掘教育资源、融入一日活动、促进家园共育等角度阐述幼儿品格教育的良好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品格教育;策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人们的道德教育缺失并未得到改善。幼儿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们个性变得鲜明,思想也变得有主见,与同伴交往会出现一些矛盾,幼儿教师要加强道德的启发,重视幼儿的品格塑造,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是说一个人在幼儿时期形成的品格,对以后的人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当前幼儿园品格教育中,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品格教育的资源未能做到园本化、营造的学术氛围不浓厚,未能对品格教育的资源进行深入地挖掘。部分家长整日忙于工作,祖父母、外祖父母虽能承担起接送幼儿的任务,但他们由于缺乏品格教育的理论知识,无法肩负起教育人的角色。部分家长对幼儿的品格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他们认为品格教育远不及背一首古诗、认识几个汉字、会算几道数学题来得重要。教师开设的品格活动较少,没有将其与一日生活结合起来,不能促进幼儿良好品格的形成。

一、 立足园本实情,挖掘教育资源

教师要从班级幼儿的学情出发,将幼儿教育理论与幼儿园的管理结合起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园长是幼儿园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对品格教育园本化的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能对本园的品格教育状况进行准确的评估,也会影响教师、家长对品格教育的关注程度。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发展需求,要营造品格教育的氛围,成立品格教育教研组,让教师在共同研讨、交流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教师的共同成长。由理论扎实、经验丰富的教师任组长,针对教师进行品格教育的培训,筛选品格教育的资料,开展教学研讨,共同破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组内成员一同观看视频资料,开展品格教育的研讨活动,提升品格教育的能力。针对教师提问、活动设计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每位老师各抒己见、大胆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幼儿园要邀请专家学者入园,对教师、家长开展学术讲座,提升他们对品格教育的认识。

幼儿园要充分挖掘园内资源,創设真实的教学情景,为幼儿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去发现、尝试、探索,让品格教育成为有意义、有趣味的活动。如果教师仅靠绘本讲解一些单调的内容,就不能激活幼儿的想象、丰富幼儿的理解,促进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教师要依托主题,开展丰富的活动,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如针对“感恩”主题,创设生活情景,在自己遇到困难时得到他人的帮助,要懂得感恩。教师要积极地开发园外资源,带领幼儿融入,去社区慰问孤寡老人,促进他们良好品格的形成。

二、 践行生活理念,融入一日活动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教育能改造生活,生活也能决定教育,两者相辅相成。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所需,以生活为中心,引领学生参与生活的各领域之中。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是指从早上入园到下午离园这一整天所经历的活动,可以分为生活活动、集体教学活动、游戏活动。教师要将品格教育融入餐点、午睡、如厕等活动,这样的教育不依赖于简单的说教,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熏陶学生,远比刻板的说教更有效果。在入园时间内,教师可以让大班幼儿担任“礼仪员”,与接送的家长打招呼,这样能让幼儿在体验中养成懂礼貌的好习惯,也对其他幼儿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幼儿可以轮流帮老师收拾桌子、分餐具,这样能提升他们的责任意识。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介绍活动的背景,如在音乐活动课《千手观音》教学中,教者向学生介绍春晚的《千手观音》节目,让他们懂得关爱他人的良好品格。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开展区域活动,或根据区角的不同特点投放相应的材料,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让他们养成合作、谦让、互动的品格。区域活动因受空间小、材料不足的影响,很多幼儿会出现抢地盘、争玩具的现象,教师要在区域的墙面上贴上标语来提示幼儿,让他们能与同伴在相处中懂得互帮互助,能促进他们良好的品格的形成。教师要针对幼儿区域游戏强化指导,当幼儿出现争抢玩具时,教师要适时引入品格教育,让他们懂得谦让。教师在游戏前,可以对幼儿提出明确的要求,让他们合作搭积木,懂得通过互帮互助。对于一些对身体素质等有一定要求的游戏,可以在户外进行,教师在引导学生去走、踢、转等活动时也要引入品格教育,如鼓励他们大胆走“独木桥”,帮助他们养成勇敢的良好品格。

三、 借助微信平台,促进家园共育

家长是幼儿园教育不可或缺的伙伴,教师要遵循平等、合作的原则,赢得家长的支持与理解,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家园共育活动之中。“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成为现代人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要借助微信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的特点,加强教师与家长的互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理念、分享育儿经验,能促进幼儿品格的良好发展。幼儿园要将二维码张贴于园门口,让家长通过扫一扫的方式便可关注品格教育的内容。微信公众号可以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能展示幼儿园品格教育的资料。微信公众号可以方便地推送有关品格教育的信息,便于家长即时收到,如告知家长学校什么时间开办,各个年龄阶段品格教育的主题等内容。微信公众号可以定期向家长推送有关品格教育的理论,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理念,使他们的教育更具科学性,这样会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认知,也会指导他们的育儿行为。幼儿园还要发送案例,让他们分析存在的问题,能从细处考虑,提升育儿的科学性。教师可以发送小朋友穿衣服等视频,提升幼儿的独立性,有利于提升幼儿的良好品格。

总之,幼儿良好品格的形成非一日之功,需要一个长期的熏陶影响过程,教师要挖掘幼儿园的资源,融入生活理念,加强家园共育,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幼儿良好品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甘剑梅.幼儿园品格主题的设计与教学策略:基于和合学习理念的探索[J].学前课程研究,2009(9).

[2]孙晶.浅谈幼儿家园共育问题解决策略[J].黑河教育,2017(10).

[3]梁文玉.幼儿园一日生活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J].家教世界,2013(14).

猜你喜欢

品格教育幼儿园策略
爱“上”幼儿园
21世纪美国品格教育改革再出发:走向课程为本
小班幼儿品格教育的渗透方法
想念幼儿园
Passage Four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