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讨

2020-06-22王玉庆赵亚静

读天下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实践探究数学文化小学数学

王玉庆 赵亚静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落实和发展,现代教育对小学数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教师在传授小学生丰富数学知识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数学文化的有效运用是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满足现代教育新要求的必然手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就要深入挖掘数学文化与数学课堂结合的具体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数学教学模式枷锁,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内容,让小学生在灵活、生动、富有趣味的课堂氛围中获取丰富的学科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文化;实践探究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抽象性,而数学文化则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催化剂,能够使小学数学课堂更具有人文魅力和气息。故而,小学数学教师就要深刻认知到灵活运用数学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不仅可以使数学课堂更加轻松有趣,同时也能够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直观的展示到学生面前,让学生在了解数学发展历史的同时深化数学思想和概念,从而拓宽自身知识视野,最终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正向发展的目的。

一、 创设良好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带领学生探索未知领域、提高学习能力最好的老师,而创设良好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就要充分发挥数学文化的作用,为学生营造出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小学生能够在感知数学文化魅力的同时,激发自身探究欲望和热情,从而掌握尽可能多的数学知识。

比如,教师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乘法》中的“四则混合运算”相关内容时,就可应用“情境教学法”。在课前,教师可先将该堂课程的核心内容制作成PPT教案,在课堂导入部分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对该堂课程中的主要内容有轮廓性认知。接着,教师可融入远古时期的计数文化,如:“石子计数”“手指计数”等等,让学生感受远古时期人们的数学思维和智慧。然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猜想计数文化的变化和发展,在学生提出想法后,教师可综合学生想法,并以此为线索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的“结绳计数”“刻痕计数”等等文化故事。同时,教师可让学生寻找现代计数方法与以往计数方法的异同点,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反馈学生提出的问题,但不对学生具体的讨论方式和研究内容进行过分干涉,也不以消极负面的态度评判学生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在学生讨论完成后,教师要鼓勵学生阐述最终的讨论结果,并逐步延伸到该堂课的核心部分。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由简到难的了解数学知识,并在灵活、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中激发探究兴趣,从而不断挖掘数学文化中所蕴含的数学内容,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二、 拓宽教学途径,强化学习能力

进入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因此教师就要牢牢抓住这一特性,拓宽教学途径,让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自主挖掘不同的数学文化,在有限的时间中获取更丰富、更多元的数学知识,从而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

比如,教师可定期开展“数学文化分享大赛”。在课前,教师可先将该阶段的主题内容发布到班级学习群中,让家长引导学生收集新鲜资讯和文化内容,并要求学生将与收集资料相关的图文、视频、音频等信息进行整合,作为辅助分享手段带往课堂中。在活动开始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统一展示自己带来的相关信息,并邀请一名同学分享自己带来的知识。在该同学进行讲述和分享时,其余同学可根据该知识点进行提问,讲述同学运用辅助手段进行分析和解答,必要时教师要给予一定帮助。在该同学讲述完成后,教师再邀请第2名同学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分享,两名同学均完成展示后,其余同学则作为大众评审根据同学的讲述效果和知识的新鲜程度留取一名同学继续参与比赛,并接受其余同学的挑战。班级中留到最后的同学则为该次“数学文化分享大赛”的优胜者,教师可给予表扬和一定奖励。最后,教师要整合学生带来资料的遗漏部分或偏差部分,结合该堂课程的核心内容进行深入剖析。

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在良性竞争中不断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拓宽自身的知识储备量,进而在学生的“比拼”中,迅速寻找到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有效途径,最终实现班级整体性提高的目的。

三、 结合生活实际,建立数学思维

数学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就要将数学文化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学习数学,进而建立起良好的数学思维。

比如,教师在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形的运动》相关内容时,就可应用“生活教学法”。在课前,教师可将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故事以动漫视频的形式进行整理,分阶段逐步播放给学生观看,激发学生深入挖掘“几何图形”的兴趣。接着,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寻找身边圆形运动的具体事例,并猜想其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然后,教师再将我国瓷器烧制、传统剪纸、建筑设计等相关文化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能够突破时空限制,了解圆的运动。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上述素材结合生活实际,讲述圆的运动对生活带来的影响。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切实了解数学学科与自身生活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并在丰富的数学文化中,加深对该堂课程内容的理解,进而内化知识、运用知识,真正使数学思维得以建立。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充分渗透数学文化是拓展数学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同时,教师灵活运用数学文化能够使课堂氛围更具有活力和情趣,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数学思维得以全面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良好意识。

参考文献:

[1]张霞.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渗透数学文化[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1).

猜你喜欢

实践探究数学文化小学数学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如何构建有文化的数学课堂教学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