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020-06-22覃堃

读天下 2020年11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培养小学数学

覃堃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逻辑意识的重要时期,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问题、教学活动方式引入教学材料,能够极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本文以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为论述点,探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独立思考

在小学数学教学环节,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对应的数学知识,更要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培养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使其养成独立思考的优秀品质。在现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只有降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引导学生全面发挥个人能力,才能在思维发展与能力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带领学生不断进步。

一、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育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必须对教学方法做出调整。传统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教育的关注点停留在“表面因素”——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重视的是“学生回答问题是否活跃”“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对于“答案从何而来”“答案怎么来的”等根源性问题则缺乏关注,部分教师为了提升教学效率,在导入教学内容之后,直接将相关答案传递给学生。与不断探索的学习过程相比,“招手即来”的学习模式无疑更为轻松,教学效率也会明显上升,但在长期依赖教师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基本能力,对于教师的依赖远高于对个人能力的信任,长此以往,数学教育将出现本质上的问题。

教师可合理运用数学问题带动学生的思维发展,改变平铺直入的教学模式,降低学生对自身的依赖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帮助学生重新认知到自己的内在价值。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适当降低自己在相关教学活动中的占比,在导入教学材料之后,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索——教师可根据当前的教学内容提出思考問题,从技能锻炼、思维锻炼两个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技能锻炼环节,教师可给出与教学材料相关的数学问题,如计算问题、验算问题中,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帮助其掌握数学技能,逐步降低对教师的依赖性;在思维锻炼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及时复习学到了什么、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将固定的教学资源灵活利用,使学生从技能、学习、应用等多个角度出发,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二、 教学互动,及时创设教学情境

在数学教育环节,如果教师能够导入合理可用的教学情境,在提升学生配合意识的同时,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与学习兴趣将会逐步上升。要打破传统教学结构的窠臼,提升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水平,教师可及时导入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身临其境”的教学活动,在建立具象化的认知环境的同时,放大学习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从现阶段的教学内容出发,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与应用情境,在学习情境中,教师提出对应的数学问题并要求学生解答,在这一环节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给出标准答案之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对计算结果及计算过程进行整理,依靠个人思维与能力得出有用的教学结论;在应用情境中,教师依然扮演提出问题的角色,但问题的设置应该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教师可提出应用型问题,如在具体的环境中,应该应用哪些已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也可提出针对性问题,在学生的掌握了新的技能之后,为学生创造发挥个人潜能的机会,带动学生的思维长远发展。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教师要学会合理利用数学问题,在学生与数学问题之间建立高效互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从作业要求、数学知识要点等多个角度思考问题,降低其对于教师的依赖性。

三、 循序渐进,逐步提升思维水平

由于小学生的智力尚未完全发育,在数学教育环节,当教师提出对应的教学问题之后,学生可能会无法理解当前的教学重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一味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其最终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由于缺乏可用的引导材料,在较长时间的思考之后,学生无法得出满意的答案,其在否定个人能力的同时,可能会对数学课程产生抵触心理。

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教学原理,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数学教学环节,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分层,对于能够基本理解教学要求、较快掌握教学知识的学生,将其分为A层,对于学习能力较差,思维反应速度较慢的学生,将其B层,在教学环节,A层学生遵循独立思考原则,B层学生则采取小组合作,在A层学生完成思考任务之后,教师应对B层学生投入更多的关注: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同时,要求学生互相交流,完成可利用知识的集中整理;在一段时间之后,将B层学生融入A层学生之中,由A层学生带动B层学生同步发展。依靠循序渐进的教育理念,不同能力学生之间的差距会不断缩小,学生的思考能力也会逐步上升,当B层学生的思维意识全面提升之后,教师应全面导入独立思考原则,将学生整体重新打散为个体,全面展现不同个体的思维价值。

四、 结束语

独立思考是带动学生意识发展的重要准则,教师应建立合理可用的教学策略,摒弃揠苗助长的错误观念,为学生创造自由成长及发挥个人潜能的空间。教师要努力调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距,依靠教学问题、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平刚.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途径[J].中华少年,2019(5).

[2]李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学周刊,2017(7):84-85.

[3]王艳丽.关于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问题研究[J].考试周刊,2018(2):92.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培养小学数学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独立思考 完全是件好事吗?
谈独立思考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