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绿豆内酯豆腐的可行性分析
2020-06-22高苏敏
高苏敏
摘 要:根据内酯豆腐制作工艺,在主原料黄豆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绿豆,制作出含有绿豆风味和营养的内酯豆腐。基于简单实验操作以及豆腐制作原理,从可操作性方面进行绿豆内酯豆腐的可行性分析。实验结果初步表明:制作绿豆内酯豆腐具有可操作性。
关键词:绿豆;黄豆;内酯豆腐;葡萄糖酸-δ-内酯;可行性
绿豆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包括维生素B、C、E、K和大量矿物质,容易消化,适合各种年龄和健康状况的人食用。绿豆的脂肪及碳水化合物含量低,是一种健康食品。点卤的原理是蛋白质团粒聚集沉淀,理论上这种胶体的聚集其他豆类也能实现。不同品种的绿豆蛋白质含量一般在19.5%~33.1%,相对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奠定了绿豆内酯豆腐的成型基础。
1 实验设计
绿豆内酯豆腐的制作具有可操作性。本实验以綠豆和黄豆为原料,葡萄糖酸-δ-内酯为凝固剂,以凝固状态、质地、口感和风味色泽4种感官指标初步鉴定绿豆内酯豆腐的品质。
1.1 材料与试剂
市售精选黄豆;葡萄糖酸-δ-内酯(GDL);市售精选绿豆;食品级食用消泡剂(复配豆制品消泡剂)。
1.2 仪器与设备
破壁机(KEABO/凯博,KB-600WM,功率:1 800 W,容量:1 750 ml,转速:58 000 r/min);电煮锅(AJL/安家乐,AJL-20D,功率:600 W,容量:2 L,锅煲直径:16 cm);一次性塑料杯(妙洁,塑料制品,320 mL×100),食品用纱布100目,豆腐压制模具,食品用温度计[1]。
1.3 方法
1.3.1 工艺流程
黄豆,绿豆→挑选→称重(按比例)→浸泡(冷水,8~10 h)→磨浆(水量为干豆质量的6~8倍,4次)→过滤→煮浆(煮沸再焖2~3 min,在出现绵密泡沫时加入消泡剂)→点浆(加GDL)→静置30 min→导入压制模具→压制4 h成型→成品→测定[2]。
1.3.2 绿豆内酯豆腐制作流程
准备原料:挑选颗粒完整、饱满,无霉变,无异味且无虫害的黄豆和绿豆,按重量比例称量后清洗,加入足量冷水(2倍质量)浸泡8~10 h,直至豆瓣断面浸透无硬心即达到浸泡标准。
磨浆:将浸泡好的黄豆和绿豆滤水,加入到破壁机中,按1∶8的质量比注入纯净水,打浆4次,将打出的浆用100目纱布过滤除去豆渣[3]。
煮浆:过滤好的浆倒入电煮锅中煮沸,在出现绵密泡沫时加入适量消泡剂,保持沸腾状态,不断搅拌,焖2~3 min。
点浆:煮沸后的浆用温度计测温,待冷却至30 ℃左右时,加入GDL凝固剂,迅速搅拌静置30 min。
压制成型:将静置后凝固的絮状豆腐花倒入模具中,压制4 h成型,切成小立方体进行感官测评。
1.3.3 感官评价
控制样品大小一致,分别编号放在容器内。感官评定人员由5名实验者组成,并进行简单感官评价,测定制作绿豆内酯豆腐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按照表1的标准,分别对凝固状态、质地、口感和风味色泽进行评定。
2 结果与讨论
在初步简单的感官测评之后,证明制作绿豆内酯豆腐具有可行性,且当绿豆与黄豆的比例为3∶2时,凝固状态、质地、口感和色泽等感官指标总体较好,见表2。
以上实验足以证明制作绿豆内酯豆腐的可行性,但豆腐的颜色、口感欠佳,后期还需要对豆腐的制作工艺进行优化,使绿豆内酯豆腐具有更好的适口性。
参考文献
[1]佘纲哲,张恒.绿豆的营养成分及利用[J].生物学通报,1991(7):20-21.
[2]程秀玮,魏玮.薏米内酯豆腐的研制及其质构分析[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4(6):18-21.
[3]胡润芳,张玉梅,陈宇华,等.纯天然果蔬彩色豆腐制作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6(10):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