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验类资产信息化管理实践

2020-06-22王燕平李慧庄杰孔祥帅张智敏陈广其

国企管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

王燕平 李慧 庄杰 孔祥帅 张智敏 陈广其

摘要:国内航天试验项目增多,试验频次逐年增加,对航天企業试验类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让试验类资产“进、出、用”更科学、更高效?某航天企业刨造性实施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模式,值得借鉴。

关键词:航天企业;试验类资产;信息化管理

某航天企业主要承担着星、箭、弹、船、器型号姿轨控发动机的试验任务,压力传感器是主要的试验类资产。一直以来,对于传感器的管理,都是采用人工为主的管理模式。然而,随着航天试验项目的增多,试验频次逐年增加,传感器的采购数量剧增,人工管理暴露出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项目的实施和推进。

一方面,人工管理工作效率低、保密性差,尤其是信息容易丢失,传感器很难及时更新、维护。另一方面,传感器采购、送检周期耗时长,造成试验节点难以把控,项目进展缓慢。

为此,企业打破原有管理模式,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对试验类资产管理制度、模式、流程等进行重构,实现了传感器等试验类资产“进、出、用”全流程管控。

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结合试验类资产的特点,企业依托信息化技术,进一步明确传感器等试验类资产管理各环节的具体标准、内容以及人员的岗位职责。同时,以此为基础,建立完善此类资产申购、使用、处置等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为企业全面实施资产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调整库房管理模式

对库房实施信息化管理。根据领用人的申请信息,多级库房管理员将空闲资产调配至领用人名下;凭借领用信息,领用人到库房扫码领取实物;办理退库时,领用人需将试验设备使用情况反馈给分管库房管理员,对故障设备第一时间保修。

这一管理模式,不仅大大减少了管理员的工作量,还较好地避免了故障资产因未及时报修而被长期闲置。同时,管理员对符合领用条件的空闲资产,有着充分的调配权,从而杜绝领用人挑选、指定领用资产,使资产得到合理利用。

发掘信息资源价值

运用信息化管理软件(易盘点),对固定资产日常业务进行核算和管理,发掘信息资源实际价值,可实时掌握资产的增加、减少等变动情况;对试验类资产的调拨及跟踪管理,更高效、更全面。

传感器是试验类资产管理的重点。传感器需要有详细的、可追溯的使用履历,以往人工纸质记录,无法真正做到这一点。企业对易盘点软件资产管理模块进行二次开发,增加了传感器使用次数、稳态参试度、脉冲参试度和工作环境的原始数据记录和统计,实现了信息追溯、报表导出。同时,利用系统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整理、归档,使之转化为工作中的重要参考依据,从而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帮助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判决。

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

通过资产信息化管理,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流程得到进一步优化,管理更高效。

通过信息化移动平台,对传感器等试验资产进行管理,较于传统的管理方式,具有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等优点。

通过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使试验资产在预算、采购、验收、入库、调拨、处置、报废的整个过程中,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了资产的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据统计,该企业一年内累计延迟报废传感器12支,压力传感器年报废率下降约70%左右。

通过使用条形码技术,避免了依赖纸质单据或通过手工录入数据带来的低效及错误,解决了资产管理过程中实物管理的问题,实现了信息流和实物流的统一,提高了工作效率。囵

编辑/马晓雨

猜你喜欢

信息化管理
新形势下血站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探讨
多媒体智能呼叫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高职院校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思路探析
物流管理如何实现信息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