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老年大学讲新诗
2020-06-22李晓斌
李晓斌
3年前的初秋,莲花县老年大学从弘扬文化的层面和新旧体诗歌可以沟通融合、相互学习借鉴的角度出发,特意在诗联班开设了新诗课程,并邀请我去讲授。接到这样的任务,我顾虑重重。
首先是氛围不佳。近些年,新诗的写作越来越个人化、圈子化,读者比诗人还少。垃圾诗派、梨花体、乌青体等新诗倍受读者诟病。与此同时,随着新媒体、新传播手段的发展,特别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让旧体诗词火爆了起来,旧体诗词的写作队伍日益庞大,大有中兴之势。在我的印象中,写旧体诗词的人对于新诗多半是持消极甚至否定的态度。诗联班的老年朋友大多爱好旧体诗词写作,对于新诗一般不太感兴趣。即使原先写新诗的,到了晚年,往往也回归旧体诗词创作。学员都是抱着学习诗词声律的初衷去的,给老年朋友讲新诗写作,会不会吃力不讨好?
其次是教材欠缺。中国新诗只有百年的发展历程,新诗的理论虽然有一些,但在国内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权威性的教材,我找遍网络书店,想寻找一本合适的新诗教材都没找到,针对老年人的新诗教材更是空白。在老年大学将新诗作为单列的课程,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创新。没有教材,要讲好新诗,是一种挑战。
最后是我自认个人水平有限。我虽爱好写诗,但没有系统学习过新诗的理论,写新诗可以算是个人爱好,我来讲新诗,以其昏昏,何能使人昭昭?
但经过一番考虑,我还是接受了这项任务。我将其视作一次自我学习和挑战的机会。
针对此前的顾虑,我一一寻找解决途径。既然老年大学的学员是抱着学习旧体诗词的目的来的,我何尝不可以从旧体诗词与新诗之间的契合点上做文章,讲些对旧体诗词写作有参考价值的东西?能否在新旧诗体之间架上一座桥梁,让学员融会贯通这两种诗歌体裁?苦思冥想之后,我发现,意象是连接新旧诗歌的一条纽带。新诗与旧诗看似形式各异,其美学原则与意象手法实则是相通的。新诗和旧诗之间,就像一座蜂巢,左右虽然相隔,却完全可以触类旁通。发现这点后,我兴奋不已,尽力将新诗与旧诗之间隔着的那道墙打破,让学员从新诗中汲取营养,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学员们对此也很认同,学习新诗的兴趣渐渐浓厚起来。
針对缺少教材的情况,在校方的组织下,我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自身知识与经验,参与编写了一本近12万字的《新诗讲义》,也算是新诗教学成果的具体体现吧。当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教材发放到学员的手中时,大家高兴地说:“终于有自己的教材了!”当然,这本《新诗讲义》只是河中的石头,要想顺利过河,光有石头不行,还要过河人自己的摸索与实践。
学无止境,我将继续学习,在讲新诗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