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当年扶贫包村
2020-06-22余达健
余达健
1992年,根据工作需要,我带领我所在的县司法局里另一位同志组成扶贫包村工作组,我任组长。我们前往奉新縣澡下乡白沙村扶贫包村,时间为一年。白沙村位于奉新县北端,山高林密,放眼四周均是竹海,老愚公水电站就建在这里。白沙村是我局的扶贫包村点,我局与该村“挂钩搭对”已有几年了,局扶贫工作人员换了几届,轮到我们时已是第三届。
扶贫包村面临着“输血”与“造血”两大问题。“输血”就是送钱送物支援,“造血”就是发展生产,发展经济。在扶贫包村工作中,有的单位送出了不少的钱,然而我们单位经济较紧张,我不便向单位开口要钱。
经过再三考虑,我决定根据具体情况,利用当地条件,帮助该村增强“造血”能力。当地毛竹资源丰富,电力充足,我与村干部开会商讨,最后决定开办麻将凉席厂。那时麻将凉席厂很少,生产技术处于保密状态,各大厂家都谢绝参观,如此一来,办厂必备的资金与技术两大硬性条件都成了我们面临的难题。
为解决资金难题,我先是向县里反映情况,得到上级的支持,上级为我们调拨了部分资金;其后,我利用个人的人脉关系请求兄弟单位支援。在各方帮助下,资金难题总算得到了解决。再就是解决技术难题。我数次前往相距200多公里的宜春市一家麻将凉席厂拜师学艺,“心诚能感佛祖,志坚可取真经”,最终学得了技术,工厂如期开办。
产品生产出来后,我们工作组又同村干部四处找销路,远到广州、汕头、厦门、襄阳,我们都派人去联系。所到之处,产品备受欢迎,销量很好。年终结账,获利数万元,真正做到了当年办厂,当年获利。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村民们,而今高高兴兴地上班,成为村里的第一批工人。
为减轻群众负担,我们扶贫包村工作组没有按惯例吃住在村委会,而是住在老愚公水电站,平时自己掏钱到食堂买菜打饭,冬天自带棉被,夏天自带草席,自始至终未伸手拿过一张麻将凉席。工作组的廉洁作风,群众看在眼里,念在心头,他们说:“从你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当年土改工作队的身影。”
包村一年的时间很快就到了,我们回县时,当地群众放鞭炮夹道欢送。年终,司法局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扶贫包村“先进单位”,我也被评为“先进个人”。
20多年过去,我退休也已10多年,扶贫包村仿佛发生在昨天,人与事历历在目,白沙村麻将凉席厂的马达依旧在轰鸣,将为白沙人民创造出更多的福利。 责编/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