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读写契合点打造优秀记叙文
2020-06-22赵杰
赵杰
漫步书店,讲解作文技法的书林林总总。前有于漪老前辈“作文教学50法”,以及王栋生教授“自由状态下的写作”,今有王君老师的“作文即做人,作文也需要打假”的《听王君讲作文》,都为作文教学提供了极好的指导与借鉴。
但众多的讲座或论著往往只单纯地在“讲作文”,很少将“阅读”与“作文”结合在一起来讲。“读”与“写”本就是一体两面,单独指导作文技法,无外乎“无本之木”,效果往往甚微。
如何发现并提取优秀的阅读材料中的读写契合点,高效指导学生作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是一个特别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一、正插反叙,旨显人丰
如果说有一种作文技法,是最应该受学生欢迎喜爱的,那就应该归“插叙”莫属!因为插叙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可以增加文字量,给文字“增肌”。况且“插叙”作用又何止于此。阅读中插叙的哪一点作用不同时是作文中插叙作用的体现呢。丰满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旨,补充必要情节,使行文出现跳跃……作用如此之丰,我们为何不学习、运用呢。这里从“正插反叙”两方面来谈插叙的作用。
先说“正插”。课文《羚羊木雕》中为表现“我”对朋友万芳的出尔反尔,对不起朋友,特意插入了万芳为“我”仗义出手,而自己遭受母亲惩罚的事。万芳对“我”的真挚纯洁的友情,正是文中要表现的主旨之一,这个插叙,无论对于刻画万芳正面形象,还是突显主旨,营造情节波澜,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再看“反叙”。张丽钧老师的《母亲的报复》一文中,为表现母亲对“丐帮”的惦念与帮助,差不多“是一种难以违逆的宿命”,插入了一段文字,是母亲回忆自己年轻贫困时的一个悲惨经历——
“我外祖母生了6个孩子,我的一个小舅舅在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家境困难到令人无法想象。母亲说,她和我那几乎要饿晕了的二舅去到一户富裕人家讨饭,一个恶汉在大门口叉腰道:‘走吧走吧,没有吃的了!可是,母亲分明看到他家窗户下面有一笸箩高粱,母亲就提出要点高粱,恶汉说:‘给了你们,猪吃什么!在饿得实在扛不住的时候,母亲居然和二舅每人吃了两瓣蒜(家中唯一可吃的东西),喝了一点水……”
上面的文字,我称之为“反叙”。“反叙”中“恶汉”的形象对母亲而言,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反衬出母亲的善良、宽厚、仁慈。
二、以物为线,借物抒情
《作文与考试》里《老墙的记忆》(夏梓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家门旁的老泥墙,是我无法忘却的关于姥姥的记忆。姥姥和那堵老泥墙,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姥姥一生一世都在老泥墙里向外张望……”
记忆的魅力在于曾经的时光不老,记忆不老。作者的回忆中,老墙、姥姥、童年是浑然一体的,老墙是安放童心童趣的城堡,趴在老墙上张望院里靠着泥墙坐着的姥姥;坐在老墙上看姥姥烙馍,之后再吃烙馍,感受着墙下的姥姥亲切的叮咛和关心的張望;和姥姥一起在老墙下学种豆……童年那么美,不是玩得多好,亦不是吃得多好,而是有姥姥陪伴的日子太美好!是老墙的记忆太美好!老墙作为承载这份情感的载体,作为一条物线,贯穿全篇,穿联起围绕着老墙发生的儿孙之间充满温暖亲情的林林总总,构思巧妙却不感生涩牵强,反而巧妙自然,给人润物无声之感。如下文:
别样的味道
冯羽欣
每个周末的黄昏,家中都会飘出一阵阵“清香”,一定是老爸的拿手菜——菠菜丸子汤。
第一次吃到这菜还是初一,那时老爸给我做过一回,翠绿的菠菜与飘着的葱花惹人喜爱。我对它的美味赞不绝口,老爸受了表扬,于是,接下来的日子我的面前都会有一碗菠菜丸子汤。我对它的感情由喜爱再到憎恶。每周,但凡老爸在家,我都得把它全部喝掉,它已经成了我的噩梦,当初的美味不知何时已经变成如此平淡无奇,但是看着老爸期待的眼神,我只好喝几口应付了事。有一个只拿手菠菜汤的老爸,我只能对自己“呵呵”了。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老爸做汤的习惯没有变,只是汤中多了很多内容,有时是虾仁,有时是海带……菠菜的清香与他们的鲜相得益彰,简直鲜美极了,汤顿时刺激了我的味蕾,看着我把一碗汤喝光,老爸露出了欣慰的笑,转身哼着小曲收拾起了碗筷。
我一如既往地躺在沙发上,忽然看见桌子上有一本菜谱,随手一翻,翻到了我曾经厌恶过的美味上面写着做法,下面写着:菠菜,含草酸,促进肠道运动,有益于维生素的补充,营养价值高。我明白了,我的胃痛是如何不知不觉地消失了。我看着老爸,他穿着黑色的毛衣,外面紧紧围着妈妈黑底有白花的围裙,如同一头健壮的奶牛,让人情不自禁,依稀还能看见他身后笨拙的蝴蝶结。
屋内,汤的清香还未散去,轻嗅,清香中流动着爱的芬芳。
之后的每个星期,看到汤,我总会给老爸老妈先盛一碗,看着他们一口一口,细细品味,往日的厌倦早已烟消云散。
一碗汤,一个人,在我平凡的日子中变得无比重要,那一碗菠菜丸子汤,它加入了爱的调味料,它是一份沉甸甸的父爱,是我众多个寻常的日夜中的一份温暖。那醉人的芬芳,夹杂着菠菜的鲜香,不经意间钻入鼻腔,伴着爱在流动,让我难以忘记这别样的味道。
本文小作者以轻盈的笔触巧妙地实践了“以物为线,借物抒情”的写法,一碗菠菜汤的清香混着浓浓的父爱氤氲全文。加之小作者情感波澜的营造,“父亲习看菜谱”插叙情节的巧妙插入,让我们了解到菠菜丸子汤的“前世与今生”,了解到父亲钟爱菠菜丸子汤的原因,普通的菠菜丸子汤再也不普通,成为“难以忘记的别样的味道”!
这种以物为线,借物抒情写法中的“物”,不同于触景生情,借物喻理写法中之景或物,后者的作用在于激发出瞬间“点”的感悟,而前者却是一条“线”,它的作用不是激发,而是承载,是串联。所以这个“物”的适当选取及其串联作用的发挥,是要花费一番心思的。而这也正是文章构思精妙的体现。
三、双线结构,虚实相生
再以另一篇学生习作为例。
等待六月的阳光
小 阚
阳光,透过树林的阴翳洒在草原上的窝里,一只小小的狼张开他的眼睛,闪烁着稚嫩的坚定,浑身灰白的像一只小狗一样的他,坚信当六月阳光洒在草原上,他会成为站在草原之巅,俯视众生的一头狼。但他知道,他的路还有很长很长。新的一天,抓起背包,想起昨天他们的话,那些眼睛里充满的讥笑,不屑与厌恶,无时无刻不在刺激我的心。眼中的坚定、心中的傲骨告诉我,我要成为孤傲的狼,我要让他们闭嘴!
小狼就这样离开了山下的家,他发誓不会轻易流泪。就这样,告别温暖、快乐、安逸,从此一路与杀戳、孤独为伴,他毅然决然、头也不回,没有丝毫不舍。因为他知道路的艰难,不得有一点羁绊。
家里,我,狂燥,是与非总在心底缠绕不断,又纠结又无奈,直到想起你,话语中嘲笑、不屑的语气,心一横,手一抬,一箱漫画、一箱游戏盘、一箱卡片……一刀一刀,一下一下,割去心中的羁绊。锁起伴我多年的游戏机,交还妈妈手机,那么坚决,那么果断,因为他们锁住我的脚步,阻止我前进的路。
草原的安逸结束了,真正的磨砺开始了。每一分每一秒,都那么危险。在路上,小家伙要学会残忍对自己,对别人。一秒不能懈怠,因为一秒足够让你失去一切。在暗无天日中一边舐着背上的伤,一边不断前行。活着,因为不能死;笑着,因为不能哭。托着疲惫的身体——“战”!
我按了按额角,顺手擦去将滑落的汗,抬头看时间,夜已过半。前三年,我所落下的太多太多。我,很困很困,却睡不起。我怕在睡去的几个小时里,我所拼命赶上的距离又悄然远去,朋友的邀请我推了不去,因为我不能去。没想到,三年后再踏回学习的路这样难,不是题,是人。有时候受嘲笑,四处碰壁时很无力,想哭。
狼的眼神愈发坚定,他在刀光剑影中愈发狠辣老练,在一次次失败受伤中技艺愈发娴熟。他站在坡顶对月孤啸的声音仿佛在长叹“六月,我在这等待着你的到来!”只是,这,不再稚嫩,而是金石铿锵。一次次拼搏中,我與他们距离愈发接近,一次次长夜中信念愈发坚定,一道道考题中掌握愈发成熟——抬头,阳光灿烂地洒在街上,暖洋洋的。
六月的阳光,无论你是炽热还是温和,我都将在这里等待着你!
既然叫“双线结构,虚实相生”,顾名思义,为文就应该有两条线,即物线与人线,物线为虚,人线为实,而且两条线同步发生,同步发展,且虚实相应,各为表里。
以此文为例,从起始阶段:一只小狼“张开他的眼睛,闪烁着稚嫩的坚定……坚信……他会成为站在草原之巅,俯视众生的一头狼”。照应:我“眼中的坚定、心中的傲骨告诉我,我要成为孤傲的狼,我要让他们闭嘴”;接下来,小狼“告别温暖、快乐……他毅然决然、头也不回,没有丝毫不舍。”照应:我“心一横,手一抬,一箱漫画、一箱游戏盘……一刀一刀,一下一下,割去心中的羁绊”。再下来,“小家伙学会了在暗无天日中,一边舐着背上的伤,一边不断前行,托着疲惫的身体——“战”!”照应:“我,很困很困,却睡不起。我怕在睡去的几个小时里,我所拼命赶上的距离又悄然远去”。再接下来,“狼的眼神愈发坚定他站在坡顶对月孤啸!只是这声音不再稚嫩,而是金石铿锵”。照应“一次次拼搏中”“一次次长夜中”“一道道考题中掌握愈发成熟——抬头,阳光灿烂地洒在街上,暖洋洋的”。最终,双线合一,突出主旨:“六月的阳光,无论你是炽热还是温和,我都将在这里等待着你!”表达出历经身心洗礼、由茧化蝶的自信、勇气与豪情!
以上,侧重从谋篇布局,匠心选材,构思行文三个方面挖掘选取了一些优秀作品中读写结合的契合点,讲解了三点实用的记叙文升格的思路与技法。优秀文章可学习借鉴的当然远远不止这些,例如景物烘托渲染,情节波澜起伏,语言个性鲜明,剪裁精妙得当……作为老师,现实中不仅要帮助学生慧眼发现,慧心提取这些文章的精妙之处,提升其鉴赏能力,更要深入思考,切实指导这些技巧的实现途径,告诉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反复实践,练习点拨,总结提升,方能写出精美文章,实现作文“升格”,“打造”高分作文。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好的策略,也需要文字的支撑,再好的技法,也需要精美的表达,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多积累,勤练笔,永远是写作的正途。
编辑/李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