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艺 复兴

2020-06-22

中华手工 2020年1期
关键词:民艺印染手工

柳宗悦将“民艺”定义为“无名者用手工成批制作的、在生活中流通的廉价实用物”。而“复兴”的结果,应当是使它重回生活现场,更符合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与审美需求。10年里,一批民艺记录者和创业者通过不断地尝试,让“民艺复兴”的骨架更加坚实、血肉更加丰满。

珊丽娜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式服装盘扣制作技艺第3代传承人、上海楣梅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珊丽娜很漂亮,漂亮的人对于漂亮的事情或许有更多的执着。想给自己的旗袍添些漂亮的盘扣,这让她掌握了经典盘扣。而今,她用盘扣讲述中华故事。10年前,我们称她为“盘扣皇后”;10年后这顶桂冠,仍然非她莫属。

团结花开盘艺美

我喜欢穿旗袍,但不满意旗袍上粗糙单调的盘扣,正是因为这个“不满意”,我选择成为盘扣手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把我30岁之后的人生,都钻入扣眼里了。

但我从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有一个非常团结的团队,在我们钻研盘扣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时,是员工募捐出资金,一起肩并肩扛过的。

挺过这一关之后,我们就对盘扣和旗袍创意设计工作进行了项目的划分。我做设计,盘扣的制作主要由我的师弟宋滔来完成。但我们工作室里的师傅们,个个能出设计、个个能研新品,若非有这样的团队,以盘扣设计到制作所耗费的时间之长,我们无法走到今天。

10年前,我们团队申报市非遗成功。参加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周”活动时,我们带着耗时一年制作的巨幅《长城》盘扣图,获得了观众的掌声。10年中,我们用无数创新的作品,树立了我们在盘艺行业的领导品牌,收获了行业的掌声。如今,我们在上海市政府的牵头下,跟着学校一起,做盘艺工作的传承,用盘艺讲好中国故事,收获了学生的掌声。

我把制作技艺了传承下来,但是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就要用现在的认知设计我的作品。盘扣是衣服上的一个扣子,但是盘扣艺术却可以作为装饰挂在墙上,成为耳环装扮时尚。我希望中国传统艺术能走入现代人的生活,只有让年轻人接触它、喜欢它,我才能更好地实现技艺的传承。

管祥麟

民艺记录者

在1983到2001年的18年时间里,管祥麟行万里路,自费考察了中国56个民族的民间艺术。此后他成立工作室,一边著书立说,一边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文化顾问服务。他既见证了中国民艺最后的原生态,也亲历了民艺在当下的复苏与重构。

没有信仰,就找不到民艺的出路

在结束了“考察56个民族民间艺术中国行”之后,除了整理考察成果,近年来我主要是在为创建“56民族民间艺术博物馆”而奔波。

10年之前,我花时间和精力,想把传统民艺带离乡土,以帮助民艺人求得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而在这10年中,民艺似乎有了逆势重生的态势。但事实上,传统民艺离开乡土到底会怎样?是重生?还是更快地没落?面对种种问题,我有些始料未及。毕竟谁也没有想过,民艺在城乡建设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会遇到如此多的新问题。

近10年来,国家自上而下呼吁和助力于振兴中华传统文化,给民艺带来很多机会。来自社会的各个机构、企业,甚至个人,他们从各种渠道找到我。在这种多层次的交流中,我对民艺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

我对传统民艺的定义,还依然定格于自1983年田野调查以来的“民艺的本质是生活日常”。而市场范畴内的一切和商业运作相关的现象和手段,对于民艺的生存和发展到底是起正作用还是反作用?服务于社会的这10年里,我一直投身于对这个问题答案的追寻和研究。

诚然,随着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扶持,一些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的加入,许多和民艺相关的项目应运而生,一些民间手工艺的身影重回大众视野。民艺从没落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事物,这给民艺复兴开了一个好头。但是仍要注意,绝大部分的民间手工艺在新时代的生活方式里并未找到一条利于生存和发展的出路。

比如,一些民间手工艺被过度包装,从日常用品一跃而成令人咋舌的奢侈品;还有一些很珍稀的民间手工艺,因为在商业看来无用或不够高雅,而被弃如敝履。这些问题相当普遍。

正因为这样,民艺人群的生存发展依然处于迷茫和困境中,至少在我看来是不容乐观的。多年来,我亲身验证了“民间手工艺是日常生活的服务”这句话,它才是民艺未来的出路。如果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是无法带领和帮助民艺找到活路的。新时代的民艺人,不仅需要承继传统民艺的“技”和“艺”,还需要多思考民艺在当下生活中的合理性。

但我总觉得无论我做什么,都是“无用”。具有几千年厚重历史的民艺,凭我一己之力何谈“复兴”和“再生”?它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如果非得用一个词来总结这10年来的感触,我想非“信仰”不可。正因为太难,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做,促使我更加专注和投入,坚定信念,去更多地發现、思考和研究。

幸运的是,我结识了一帮非常热爱民艺的企业和个人,他们为民艺奉献满腔的热情,愿意为民艺的未来去做投入。下一个10年,我的核心任务仍是做好“民艺与自然”这个课题,引领社会大众认识到民艺的自然之道,让民艺真正地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Q

您如何看待当下火热的民艺文创?

A

当然,把民艺与当下生活紧密呼应是一件好事。但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文创要么流于形式化,虚有“文创”名头;要么过度商品化,失去了民艺原有的价值属性。“快节奏”和“流水线化”破坏了民间手工艺“慢”的品质,那无疑是对民艺的误解和摧残。

Q

文旅资本的介入对民艺复兴是否有效?

A

我参与过一些文旅项目的初期规划,为他们提供民艺板块及其组团持续经营的逻辑、方案和建议。不过一旦进入实质性的落地操作后,决策者们由于对民艺不了解或短视,再加上商业运营模式的思维固化,最终往往导致民艺沦为项目营销宣传中的一个噱头。

管兰生

兰州交通大学教授、丝绸之路染缬艺术博物馆馆长

徜徉于文化艺术之中,管兰生用一位教授的产、学、研经历,书写出传统技艺与文化的专业度、艺术性与时代感。用徐艺乙老师的话说:“看管兰生的作品,能看到生命的绽放,是一个艺术家对生命的赞美。”

积聚,让世界了解我

在历史的长河中,10年只是一个微乎其微的瞬间。但对于一个人的生命来说,特别是对于我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这10年是至关重要的10年。若用一个词来概括,我想 “积聚”或许能够表达吧!

积聚是一个过程,包括认知、资源、人才、科技的积聚,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历程,经历了深厚的“积聚”之后必然带来“巨变”。

过去10年,是中华传统文化振兴发展的10年,也是我作为一个传承个体技艺逐渐成熟的10年。我努力寻找染缬这一古老技艺与丝路文化的渊源,对染缬艺术的发展脉络进行全面梳理;参考相关学科体系,融合现代文化艺术,创建并不断完善蘭州交通大学染缬专业普通高等教育及硕士研究生学科建设;吸收纺织印染行业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创新染缬艺术表达形式,探索符合时代特色的视觉语言,用画笔和染料延续并丰富丝绸之路染缬艺术的内涵和张力,并从中获得人生的智慧……这些年的不断探索,我找到了技艺传承与创新发展之间的平衡点。这是我生命中最华彩的10年。

10年前,传统手工印染就像一块丝绸,被绳索、蜂蜡、夹板、药浆严严实实地封存,浸入缸底。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开始转变,传统工艺振兴战略的实施,传统手工印染开始萌动、蜕变。在政策红利的驱动下,更多的有志者拥入这个领域,研习班、产业基地、旅游景点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国。

云贵地区的手工印染再次回暖,传承人组队奔赴云贵开始了“寻根之旅”,他们要努力打开这个“缬”。许多人狂热投身其中,却发现前进的动力与艰难困顿此消彼长。单一陈旧的手工产品样式,残缺的销售渠道,天然染料的萃取方法,产品的色牢度,耐光度、耐磨度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无法解决,人们陷入困顿。

随着日本、印度、马来西亚、非洲的手工印染如潮水般涌入,人们才知道手工印染不只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于是开始炽热地探寻。“到台湾地区去!到日本去!到印度去!”学习手工印染的热潮至今方兴未艾。但是潜近其旁就会发现,那里也同样遍布着混乱、矛盾,甚至更大规模的“疯狂”、更彻底的“荒谬”。于是传承人开始讨论,传统手工艺是否需要创新,是否需要面向市场,是否需要科技的融合等。一种无言的顿悟,代替了无为的争议。但这个时代的不安,并不使人消沉,反而激起手工印染的全面复兴之势,朦胧中仿佛感到传统手工艺“天人合一”的宁静就在眼前。

而我,也在变化。如果不仔细比较审视,还真的很难对自己在这10年间的创作变化做一个总结。我发现自己更加注重原材料及制作技艺的完美结合,我要熟知每一种原材料的脾气与秉性,掌握它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丝温度,才能更好地创作。这样的过程,我开始变得固执、缓慢、忙碌、烦躁,产出量甚至可以说减少了。但我认为自己的每一幅作品都是精品,漫长的创作过程中隐含的是我对技艺的专注和执着。另外,我更加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完美融合。我拒绝摹写生活、服从生活,我要照亮生活、塑造生活。作品就是你的影子,它投射出你纷繁复杂或心静如水的内心世界。我不能孤独地活着,我的作品就是要反映五彩斑斓、瞬息万变的现实世界。这是为了沟通,让全世界了解我。

伴随着创作,我的品牌“兰生染缬”也在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染缬艺术已经逐步实现商业化和产业化。在品牌经营上,我们与企业合作开发、设计、生产、销售;产品上,有丝巾、旗袍服饰、包袋、生活办公创意品、天然原料化妆品等多个门类。这其实也是一个品牌的自我“积聚”。

但我们的线上销售还处于初级阶段,纯手工制作、工艺繁复、原材料贵重等,导致产量较少,还满足不了线上销售的需求量,长期以来我们也没过多考虑线上销售。但是随着“陇原巧手”“临夏传统工艺工作站”等扶贫工坊的建立,一些产业化的产品开始走向市场,进行线上销售。无论是挖掘市场,还是完善创作,我们总需要时常“回头看看”,去寻找染缬这一古老技艺与丝路文化的关联。也许命中注定,我就是一个行走者,走在这条由染缬铺就的连接过去和未来的路上,孤独而倔强。

Q

在历史的长河中,10年只是一个微乎其微的瞬间。但对于一个人的生命来说,特别是对于我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这10年是至关重要的10年。若用一个词来概括,我想 “积聚”或许能够表达吧!

积聚是一个过程,包括认知、资源、人才、科技的积聚,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历程,经历了深厚的“积聚”之后必然带来“巨变”。

过去10年,是中华传统文化振兴发展的10年,也是我作为一个传承个体技艺逐渐成熟的10年。我努力寻找染缬这一古老技艺与丝路文化的渊源,对染缬艺术的发展脉络进行全面梳理;参考相关学科体系,融合现代文化艺术,创建并不断完善兰州交通大学染缬专业普通高等教育及硕士研究生学科建设;吸收纺织印染行业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创新染缬艺术表达形式,探索符合时代特色的视觉语言,用画笔和染料延续并丰富丝绸之路染缬艺术的内涵和张力,并从中获得人生的智慧……这些年的不断探索,我找到了技艺传承与创新发展之间的平衡点。这是我生命中最华彩的10年。

10年前,传统手工印染就像一块丝绸,被绳索、蜂蜡、夹板、药浆严严实实地封存,浸入缸底。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开始转变,传统工艺振兴战略的实施,传统手工印染开始萌动、蜕变。在政策红利的驱动下,更多的有志者拥入这个领域,研习班、产业基地、旅游景点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国。

云贵地区的手工印染再次回暖,传承人组队奔赴云贵开始了“寻根之旅”,他们要努力打开这个“缬”。许多人狂热投身其中,却发现前进的动力与艰难困顿此消彼长。单一陈旧的手工产品样式,残缺的销售渠道,天然染料的萃取方法,产品的色牢度,耐光度、耐磨度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无法解决,人们陷入困顿。

随着日本、印度、马来西亚、非洲的手工印染如潮水般涌入,人们才知道手工印染不只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于是开始炽热地探寻。“到台湾地区去!到日本去!到印度去!”学习手工印染的热潮至今方兴未艾。但是潜近其旁就会发现,那里也同样遍布着混乱、矛盾,甚至更大规模的“疯狂”、更彻底的“荒谬”。于是传承人开始讨论,传统手工艺是否需要创新,是否需要面向市场,是否需要科技的融合等。一种无言的顿悟,代替了无为的争议。但这个时代的不安,并不使人消沉,反而激起手工印染的全面复兴之势,朦胧中仿佛感到传统手工艺“天人合一”的宁静就在眼前。

而我,也在变化。如果不仔细比较审视,还真的很难对自己在这10年间的创作变化做一个总结。我发现自己更加注重原材料及制作技艺的完美结合,我要熟知每一种原材料的脾气与秉性,掌握它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丝温度,才能更好地创作。这样的过程,我开始变得固执、缓慢、忙碌、烦躁,产出量甚至可以说减少了。但我认为自己的每一幅作品都是精品,漫长的创作過程中隐含的是我对技艺的专注和执着。另外,我更加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完美融合。我拒绝摹写生活、服从生活,我要照亮生活、塑造生活。作品就是你的影子,它投射出你纷繁复杂或心静如水的内心世界。我不能孤独地活着,我的作品就是要反映五彩斑斓、瞬息万变的现实世界。这是为了沟通,让全世界了解我。

伴随着创作,我的品牌“兰生染缬”也在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染缬艺术已经逐步实现商业化和产业化。在品牌经营上,我们与企业合作开发、设计、生产、销售;产品上,有丝巾、旗袍服饰、包袋、生活办公创意品、天然原料化妆品等多个门类。这其实也是一个品牌的自我“积聚”。

但我们的线上销售还处于初级阶段,纯手工制作、工艺繁复、原材料贵重等,导致产量较少,还满足不了线上销售的需求量,长期以来我们也没过多考虑线上销售。但是随着“陇原巧手”“临夏传统工艺工作站”等扶贫工坊的建立,一些产业化的产品开始走向市场,进行线上销售。无论是挖掘市场,还是完善创作,我们总需要时常“回头看看”,去寻找染缬这一古老技艺与丝路文化的关联。也许命中注定,我就是一个行走者,走在这条由染缬铺就的连接过去和未来的路上,孤独而倔强。

Q

您觉得目前遇到的瓶颈或需要提升的地方有哪些?

A

第一,是地域的局限。面对我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势头,我们地处西北,交通相对不便捷、相对落后的视野、经济的发展不平衡、人才的短缺成为我们在甘肃发展的重要瓶颈。

第二,是知识的局限。随着传统技艺走向现代生活的脚步加快,传统印染所要面对的知识体系越来越宽泛,它涉及到生物、种植、化工、染料、考古、艺术、纺织以及工商管理、商业运行、产品设计等一系列新问题,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还要时刻关注世界的变化,包括政治的风云变化、时尚的思潮变更、科技材料的突飞猛进等,才能保住自己的传统手艺。

Q

关于下一个10年,您有怎样的期许?

A

甘肃有莫高窟、牛肉面、《读者》这3张名片,我希望在未来10年内,“兰生染缬”能成为甘肃另一张新名片,那么这将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的一次成功复兴。

王浩然

南通艾蓝染色技艺传承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首批生态纺织品天然染专家委员、“水色染坊”主理人

王浩然从不站“C位”,而选择站在行业边缘保持独立与思考。这是一种大气的让步,更是将染色工艺贴上了“个性”的标签。从研究原材料到对外合作,王浩然从未放慢脚步。因为他知道,只有与这个行业共进,才能催生更多优秀的创作。

在变革中寻找未来

我目前在南通经营着自己的工作室——水色染坊。我觉得自己不是做创作的,而是做研究。这10多年来,我从传统织造(缂丝等)的研究转向了对材料本体(纤维、染色等)的探索,目前主要研究染色工艺和染料。经营方面也从作品销售转向了原料、材料的销售。

由于以靛蓝染、薯莨染、红花染等为代表天然染色制作技艺在全国范围内算是比较小众的技艺门类,所以目前还没有形成很大的市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也还未开始。

这样的变化,我觉得可以用“变革”一词来形容。虽然这个词多指向制度或政治,但我觉得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无论是社交方式还是消费方式,都在接受这个时代不断变化革新的一个事实,而且这个速度很快。

记得10多年前,我们还在探讨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断层、工艺品的当代设计等问题。而10年后的今天,这些似乎都已不是问题,至少不需要解决“为何无”的问题,而更多是在解决“如何好”的问题。而我,觉得自己一直在了解传统手工制造行业的供应链问题,所以从具体的工艺产品转向关注工艺制作过程中的技术和原料。

从织造到染色,整个过程几乎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虽然过程中也会找一些良师益友学习和讨教,但建立或认同一个工艺认知体系在我看来是很重要的,这一点无论对设计师、工艺师来说同样决定了他们在工艺上所能探讨和思考的广度或是深度。这个认知变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传承和创新的价值。比如我们承袭了过去的什么?我们将传递什么给未来?我们创新的空间在哪里?我们应该怎么去突破?等等。这样很多问题也就变得清晰可解了。

因此水色在一开始就摒弃了产品设计和品牌成品的概念。毕竟要挖掘天然染制作技艺,需要对古代的染料、色彩、技艺方法等做全盘客观的接纳,不能像设计师或品牌管理者那样去主观选择。所以我们选择了成为OEM、ODM和技术支持服务,这是一个很有挑战的选择。我们需要应对设计师或品牌商对颜色、工艺等方面的要求,也会参与到一些品牌具体色彩及工艺的开发和设计中,帮助一些服装品牌建设天然染色的小型工厂,培养了好几拨团队,有些合作的产品也进入了欧美市场。

虽然这样做对自我打开市场和传承技艺来说不那么有利,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站在行业边缘,能使我更好地保持独立的思考。我认为不管是否站在“C位”,只要站在合适的位置,那就是自己的C位。身处行业边缘并非坏事,当所有人都往C位蜂拥而去的时候,唯有保持冷静,才是对手工艺有所敬畏的体现。

无论是站在行业边缘还是參与到行业中心,都会有矛盾现象存在。以我们工作室天然染色这一部分举例,我们传统的系统早在100年前就被合成染料打破了,现在是在重构这个体系。这完全是现代的吗?不是。那这完全是传统的吗?也不是。这就无法一步走到现代设计中去,又不易被非物质文化遗产或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所容纳。不能“左右逢源”时,就自己把自己给孤立了。所以这10年来我一直在寻找,却又很难具体地表述清楚自己在寻找什么。也许,就是在寻找一种与时俱进的承袭和创新的方式或路径吧!

Q

您现在的销售方式有哪些?

A

除了线下销售,我们在2013年6月开了淘宝店铺,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销售平台。

Q

您认为这10年间,手工印染有哪些变化?

A

这10年间,我觉得整体手工业都从工艺品、收藏品慢慢走向了生活中的日用品,这一点非常不容易。不仅仅反映了产品设计的提升和传统工艺的普及,还体现了社会消费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年轻人对这些东西的追捧。未来这样的趋势应该会更明显。

天然染色领域应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无论是澳洲大火、新冠肺炎、非洲蝗灾、冰川融化等,都是人类共同面对环境的一些议题,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地球环境及人类健康都将是我们讨论的热点。而作为对水、气污染比较严重的纺织印染行业来说,满足大众服装审美需求的同时,又要对环境生态做出基本的伦理让步。或许目前只有4个路径:1.减少或不使用水;2.减少或不染色;3.改变染色工艺;4.更改染料。这4个领域全球都有非常多的专家在参与,天然染色在第4点“更改染料”方面,给出了很多新的思路和探讨的空间。

胡鹏飞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京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技艺“公共文化和社教服务平台”签约教师

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兔儿爷”的标签已经牢牢地贴在了胡鹏飞的身上。从单纯地销售兔儿爷,到体验培训,开设直播,做与兔儿爷相关的衍生产品,尝试设计兔儿爷漫画娱乐大众,这只诞生于民间的“兔儿”,蹦蹦跳跳地走在了文创之路上。

以万变应不变

10年时间,我所做的行业就如过山车一样,每一年都在变,让我心惊肉跳。10年前,我想将民间泥塑做好,品种做到更多,量做到更大,但这样的想法很快就变了。我发现其实我们做的是中国的吉祥文化,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点去看待这个行业。

总地来说,民间泥塑在全国来看不容乐观,大部分已经名存实亡。比如细活——手捏戏文,自古以来就是达官显贵、名门望族的专享。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类消费人群的目光早已“移情别恋”。泥玩具的命运更是悲惨。现在我们同行之间出门销售泥塑,甚至不敢说这是玩具。一是怕别人笑话,这个泥疙瘩怎么玩;二是怕人家真当玩具,小孩之间玩耍出现意外,我们担当不起责任。

也许民间泥塑的发展会出现2个“极端”:一个是成为泥塑研究者、爱好者,或对民间泥塑有特殊情怀的群体的专享,因为这一类人群普遍爱好中国传统文化;二是将中式色彩关系、图案、造型融入泥塑,并与现代动漫、动画、影视造型相结合。后一个“极端”其实是顺应了“民间美术的发展传承在民间”的理论,我们的任务就是要让民间泥塑在这个时代找到新的定位,打破材料、工艺、行业的束缚,让它走向新的阶段。

我自己是“以万变应不变”的态度来做事。市场无时无刻都在变化,所以我们要随时根据市场变化来调整方向和策略。和10年前的我相比,我自己也发生了2个较大的变化。

首先是在创作上,我转向了做大众喜欢的东西。我刚到北京做泥塑时,那时更像是给自己做的东西,自己觉得好就行,市场不一定能接受。后来我转向到为我的顾客、粉丝创作,这种创作还是基于自己的作品风格上,但把自己的风格用“用户思维”表现了出来。其次就是在经营上的转变,尤其明显的是吉兔坊经营团队的变化。我们在经营上一直在做各种尝试,包括销售渠道的扩展、销售模式的创新。

在经营模式上,我们现在主要是在做经销商,这种模式比较适合我们自身的条件。经营状况目前还好,因为我们有一些做了很多年的客户,大家彼此之间是一种朋友关系。我认为修身养性是文化行业最大的优点。你可以做做手工享受一下生活,顺便做一点生意。赚得不多,但很有乐趣,这不就是当下好多人向往的生活状态吗?

Q

10年间,您认为自己发生了哪些变化?

A

首先是肚子大了,因为久坐不动的原因吧。其次是眼界高了,因为看得更多了,见识广了。比如以前老想着该做点什么,现在想的却是什么不该做或者不做什么。

Q

您在传统工艺品的经销上,还有哪些痛点?

A

我们目前有淘宝、微信小程序等多个线上销售渠道。创作和组织生产是我们的强项,但宣传和销售一直是我们做得不好的地方,这一块还有待提升。

猜你喜欢

民艺印染手工
欢迎订阅2022年《印染》
欢迎订阅2022年《印染》
印染书香
柳宗悦民艺思想中的“数理”观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略论柳宗悦“民艺”理论及思想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
指甲油X水DIY大理石纹印染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