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工艺传承启示录

2020-06-22孙建君

中华手工 2020年1期
关键词:手工艺手工技艺

孙建君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我国的传统手工艺既走过了十分曲折的道路,也在不同时期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17年3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关于《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报告。报告的开篇明确指出:“本计划所称传统工艺,是指具有历史传承和民族或地域特色、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主要使用手工劳动的制作工艺及相关产品,是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个性化制作,具有工业化生产不能替代的特性。”即手工艺。

随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广泛开展和学术探讨的不断深入,围绕保护与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这一重要命题,人们开始对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有关传统文化与传统手工艺问题的一些模糊和错误认识展开了深入思考。譬如:有关遗产与资源、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的关系问题。但也有人总是把它们对立起来,一提到传统就把它作为落后、保守和僵化的代名词。还有一种说法,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传统文化中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却又很少有人说得清楚。裹小脚、抽大烟是糟粕,但它们是文化吗?只能说是历史上出现过的一些陋习和恶习。一般说来,文化是人类特定历史时期生活的反映、记录、积淀和总结。它包括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继承和积淀下来的一切物质产物(如衣服、食品、房屋等)和精神产物(如学术、伦理、文学、艺术等)。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化也就越来越丰富。

还有人认为传统手工艺是落后生产力的产物,早晚要消失。殊不知人猿揖别,从猴子变成人,手的解放是人类进化的重要标志。手是有表现力和创造力的,过去人们用手的创造去表达情感,女孩子亲手绣制荷包送给情郎哥哥作为定情信物;深夜里机杼声声,那是母亲在为即将出嫁的女儿赶织陪嫁的花布;贵阳花溪苗族姑娘的嫁衣,令人激动和叹服的不仅仅是她们精湛的挑花技艺和美丽的图案,而是因为花溪苗族姑娘的嫁衣从她七八岁时就在母亲的指导下开始绣制,直到出嫁前完成,那袖口和裙帷上的一道道花边就像树木的年轮,生动地记录着一个苗家少女的生活和成长过程。

中国各民族保留至今的传统手工艺,其人文价值与人文情怀也都表现于此。手机作为十分便利的现代通讯工具,但却淡化了人们的许多情感,人们不再或很少再用书信的方式传递信息,那流淌在笔端的对亲人或爱人的深情厚义再难感受。再比如,过去人们去车站接人,手攥着电报在站台上急切地等待、期盼与思念,以及见面后的惊喜,让人享受了一个幸福而真实的情感历程。而现在,手机随时向你通报了火车进站的全部过程,你还会有过去的那份期盼与惊喜吗?

劳动者生活中的一切,从孩子们穿戴的虎头帽、虎头鞋、花围涎到手中玩耍的泥哨、竹龙和纸鸢;从农家村舍的门笺、窗花、灯彩到节日喜庆的糕饼花馍和年画;从新疆的土陶器、彝族的漆器、毛南族的“花竹帽”、鄂伦春族的桦树皮和动物皮器物到贵州布依族的蜡染、湘西苗族的扎染和遍布大江南北的蓝印花布等,每一件精美的手工艺品无不融入了各民族劳动人民对亲人的深情厚意,无不寄托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即使在现代,人们也总还想借助于亲手创造去表达内心的火热之情。无疑,手工艺构成了劳动人民情感交流的独特语言和工具。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有许多的发明创造,今天的我们可能不了解它、不认识它,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决不能漠视它或轻视它。时代在前进,过去的创造可能已经不适应今天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但其创造的本质、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依然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手工艺中因材施艺、因地制宜的创作法度,巧而得体、精而合宜的人文讲究,独运匠心、宛若天成的艺术创意,是它无法被现代生产方式与技术形式所取代的卓越文化价值。

手工艺是人类以手工制作的方式,满足自身物质与精神需要、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造物活动。它的本质是创造,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显现,是人类进化的标志,也是人类的生命体验和生命价值的体现。在现代化进程当中,手的创造性在削弱,情感的表达方式也简单了, 但这并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手的创造体现了人是创造的主体,人是工具的主人;人们在用手的过程中,享受了创造的快乐、劳动的快乐,是人类精神生活与情感表达的需要。如果现代生活与现代化进程以人手的退化和情感的淡漠为代价,那将是人类的悲剧。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艺,需要保护的正是其技艺的原真性、传承的活态性与在知识和技能方面有著极高造诣的传承人。《考工记》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手工艺,由于社会的转型、传承人的减少、资金的匮乏以及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等原因,许多与手工艺这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正面临消失的危险。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为丰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性做出贡献,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进一步发扬这些知识和技能,并将这些知识和技能传给下一代。如何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市场开发,决定了我们要把抢救性保护放在第一位。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才能获得生机和活力。但在进行市场开发的同时,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内涵,不能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盲目、破坏性开发。

在中国高等院校中有一千多所学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每年都有大量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走向社会,他们在新时代可以大有作为。研究手工技艺独特的文化内涵,探求手工技艺的本质和美学特征,分析手工艺人的审美心理和审美理想,加深对手工技艺的学习传承与创新,大致有三个层面,或者说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形式的借鉴,即在创作过程中,将传统手工艺品的图案纹样或造型经过提炼,作为一种创作素材运用到当代艺术实践中去,使现代的艺术创作更具有民族特征;二是营养的吸收,将手工技艺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宝藏和营养,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与修养;三是基因的承传,即民族与文化的基因在自己的精神追求与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上得到全面体现与继承,进而使自己的创作达到一种自由的、出神入化的境界,从必然王国走向设计的自由王国。

毛泽东主席曾在1956年关于加快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讲话中讲道:“手工业的各行各业都是做好事的。吃的、穿的、用的都有。还有工艺美术品,什么景泰蓝,什么‘葡萄常五处女的葡萄…… 提醒你们,手工业中许多好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刀剪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都要来一个恢复,而且要搞得更好一些……提高工艺美术品的水平和保护民间老艺人的办法很好,赶快搞,要搞快一些。你们自己设立机构,开办学院,召集会议。”1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成立的。

而传统手工艺在中国当代社会的存在表现为四种形态,一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的手工艺;二是文化产业中的手工艺,如工艺美术行业;三是院校和社会上的专业艺术家创作的现代手工艺术品;四是活跃的群众文化生活。这是四项不同的工作与任务,它们之间既不是对立关系,也不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手工艺的历史像一条河,从远古流向今天,充满了人文主义的思想、精神与情怀,每一个细小的物品都传递着情感的因素和观念的诉求。正如一个民族的历史不能割裂一样,一个民族的文化同样不能割裂,民族的文化是手工艺走向未来的坐标。在当代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手工艺的发展中,前人的智慧、感恩的思想和慈悲的情怀将永远给我们以深刻的思考与无尽的启示:启示之一,中国的手工技艺作为一种审美与造物活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充满了创造力和民间智慧。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正确理解与认识手工技艺,体现了一个时代的认识水平,是保护与传承手工技艺的学理与法理基础。启示之二,中国的手工技艺作为文化的产物,历史上的每一项发明与创造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深入了解与认识手工技艺,展现了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和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启示之三,手工技艺的应用具有广泛的社会学与文化学意义。将手工技艺傳承引入高校设计教学,对提高当代社会对中华文化整体性和历史连续性的认识,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启示之四,手工技艺的传承,来源于对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与人文情怀的继承与弘扬。历代手工技艺的发展都是与时代共存的精神财富,学习技艺的过程也是传承文化与创作观念的过程,其中的思想和方法值得我们认真地发掘和研究。

时代在发展,以人民大众为主体所创造的手工艺在历史的长河里还会一直向前。当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手工艺将会继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也许会面目全非,也许会峰回路转,也许会暗流涌动,也许会润物无声,但无论如何,她将永远是人类灿烂文明的创造者与重要的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手工艺手工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做手工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