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春光 好读书
2020-06-22围子
中学生博览 2020年11期
看完廖一梅的《恋爱的犀牛》和《琥珀》,一直在念叨,怎么有人能把剧本写得这么好。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琥珀》。
《恋爱的犀牛》台词惊艳,结局让人忍不住唏嘘,像看见了鲜血淋漓的刀口一样难受。
可那样的爱情,更像是鸡同鸭讲的自我挣扎和对爱情观的拷问。
对我来讲,多少会觉得不可理喻。
用尽全力证明“我爱你” “证明我多爱你,你就會爱我”的思维方式,也不知道是从哪里传下来的传统糟粕,徒增人的可怜和怨怒。
我有时想不明白,世界上怎么有这么多人,喜欢徒劳无功。
《琥珀》更像是爱情的必然。
多花花公子,就有多纯洁。
多纯情无辜,就多冷漠理智。
人心里的坏心思,谁都不会比谁少,看你往哪儿使劲儿。
所以,我格外珍惜那些坦荡和真实,也格外珍惜那些不造人设的深刻。
突如其来的爱情,是世界上最纯洁的琥珀。
把它封在那儿,享受当下之欢。
爱情是永恒的意外,别贪心。
这本书好像又为我推开了一扇门,我开始找各种剧本来读。杜拉斯的、万芳的,又在旧书店淘来孟京辉的《先锋先锋戏剧档案》,把压箱底的莎士比亚也翻了出来,连《牡丹亭》和《西厢记》都没放过。
上一次这么认真,还是看梁思成的《古拙》。之后找出一堆营造法式、建筑史和佛寺宫殿的书,中国的、日本的,最后看到《西方玻璃艺术发展史》的时候,停下来了,因为那本破书,又贵又无聊。
看书分两种,一是打发时间、浅尝辄止,另一种是感兴趣的书。感兴趣的书要系统看,比如对一个作家感兴趣,就要看他的杂文、散文、小说和别人对他的文学评论,这样能串起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不偏颇,也少很多一厢情愿的幻想。
钻研,看似笨拙,其实是捷径。
光生活是不够的,不然拥有自由和时间,也不知道怎么用。
编辑/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