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由间接引语的讽刺功能在《到灯塔去》中的运用

2020-06-22杨真

大观 2020年3期

杨真

摘 要:《到灯塔去》是一部典型的意识流小说,这部小说完美地反映了伍尔芙在虚构叙事中的创新技巧。伍尔芙利用自由的间接话语实现对人物意识的模仿,这种模仿是无序和无限的,使读者更加客观、彻底地瞥见人物的内心。与其他话语相比,自由间接话语具有独特的优势,其中的讽刺功能最为突出。因此,文章试图通过《到灯塔去》中的几个典型片段来分析自由间接话语的讽刺作用。

关键词:《到灯塔去》;伍尔芙;间接话语

一、自由间接引语的定义及特点

关于自由间接引语的定义,格非教授将其解释为将直接引语转化为叙述者话语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在形式上不具有直接引语的引号和某人说等特征,也不像间接引语完全由第三人称转述。“与其说人物话语由叙事者讲述,不如说人物借叙述者之口讲话,人物话语与叙事者话语两个主体缠绕在一起。”使用自由间接引语,作者既能实现对话语的掌控,同时又能保留直接引语的特征,既能较独立地表达人物话语,又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叙述者的声音,形成了多种话语共存的状态,增强了叙述的张力。不受原始话语形式的约束,并改变了原始话语的表述方式,因而获得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因此,作为一种更为复杂的表述形式,其表达效果也更加丰富。

二、弗吉尼亚·伍尔芙和《到灯塔去》

弗吉尼亚·伍尔芙是20世纪著名的英国女作家,意识流的代表人物,女性主义的先驱。她擅长人物刻画,能够深入人物内心,探究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其作品含义深刻,精于探究人性的不同面和生活的意义。主要作品有《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等,而她意识流的写作手法也在这些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中,《到灯塔去》是伍尔芙1927年的作品,也是她具有代表性的意识流小说。整个小说贯穿“到灯塔去”的主题,描写了拉姆齐一家和几位客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生活经历,试图探讨人性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其精湛的文笔和独特的叙事策略,为这部小说积攒了极高的赞誉和丰富的文学价值。

三、《到灯塔去》中自由间接引语的反讽效果

自由间接引语综合了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表达优势,其结构和作用更为复杂,因其结构和表达效果的特殊性,自由间接引语“有多种表达优势,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种是,能有效地表达讥讽或嘲弄的效果”。任一引语本身都不可能产生讥讽的效果,它只能呈现人物话语或语境中的讥讽成分,但自由间接引语能比其他形式更有效地表达这一成分。伍尔芙的作品《到灯塔去》大量运用了自由间接引语,将作者的思想悄然渗透进人物的思想,读者通过人物自由间接引语式的表达,更好地透析人物言语中真实的想法,同时也能窥见作者折射在人物身上的个人意图。以下以《到灯塔去》中三处自由间接引语的表述为例,探究自由间接引语所表达的反讽效果。

例如,第一章节中一段没有明确人物指向的表述:

What he said was true. It was always true. He was incapable of untruth,never tampered with a fact,never altered a disagreeable word to suit the pleasure or convenience of any mortal being(here Mr. Ramsay would straighten his back and narrow his little blue eyes upon the horizon), one that needs, above all, courage, truth, and the power to endure.

在这段描写中,虽然没有引号等明确的引语形式,或“拉姆齐先生说”“拉姆齐先生想”等直接指明人物的提示,形式上,它体现了自由間接引语的表达特征。通过括号中叙述者强烈的声音进行客观的描述,可以使读者辨别出这段话是拉姆齐先生的内心活动。“What he said was true. It was always true.”随后的一系列评论,由于自由间接话语的形式,失去了完全的真实性。因为自由间接话语兼具记录人物话语的功能,所以这些词更像拉姆齐先生的自我辩解。自由的间接话语与叙述者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叙述者说出他认为荒谬的内容,加上滑稽的模仿或轻蔑的语气,从而使嘲讽的效果更加突出。申丹教授指出,如果作者不同意角色的观点,那么作者的干预之声通常具有讽刺意味。在这段文字中,确实可以通过其他描述话语来证明它们的真实性。例如,拉姆齐先生对孩子的严格态度与他在文中提到的教育孩子的观念是一致的。作为父亲,他不会像母亲那样关注或照顾孩子们的思想和情感。虽然事实上不可能去灯塔,但他并不会给孩子们编造一个美丽的谎言来粉饰这个残忍的事实,而是直截了当地把事实告诉孩子们,体现出他的性格特征,也表现出他并没有顾及孩子们是否会因此难过失落。同时,叙述者的模仿语调也增强了讽刺效果。

在第一章节中,还有一处自由间接引语的表达:

With stars in her eyes and veils in her hair, with cyclamen and wild violets——what nonsense was he thinking? She was fifty at least,she had eight children. Stepping through fields of flowers and taking to her breast buds that had broken and lambs that had fallen,with the stars in her eyes and the wind in her hair——He had hold of her bag.

这段文字没有引号和“塔斯莱想”等直接表明该内容为塔斯莱心理活动的提示,但是通过分析上下文的语境和该段文字的内容可以得出,这段文字是以自由间接引语的形式表现塔斯莱的内心独白,真实完整地展现了塔斯莱原始的心理活动。小说中,塔斯莱是一个乏味孤僻,甚至有些刻薄的人,他一向不讨人喜欢,甚至还受人冷落,但拉姆齐夫人却主动邀请他一起去城里,并鼓励他,安慰他,倾听他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使他受宠若惊,并通过帮拉姆齐夫人提包这一行为,表达自己对拉姆齐夫人的感激和敬仰。在塔斯莱对拉姆齐夫人产生真心的仰慕之情时,他的赞美依然十分节制:“She was fifty at least,she had eight children.”无需叙述者的描述,人物内心就已经揭示了自己刻薄的人物性格,通过自由间接引语的直接体现,读者与叙述者共同见证了此时人物的内心,从而对人物达成共识。

“With stars in her eyes”出现了两次,如果这段话语完全是叙述者的声音,则不可能重复赘述,根据上下文判断,第一次出现的“With stars in her eyes”是塔斯莱的人物话语,带有主观的评价性,而第二次出现的“Withstars in her eyes”则是叙述者透过塔斯莱的视角看到的拉姆齐夫人,看到的依然是一个闪耀着光辉的美好的女神形象,与之前50岁有8个孩子的妇女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种反差也表现出一种讽刺意味。

同样体现出自由间接引语表达效果的还有第六章中的一处描写:

But what had happened?

Some one had blundered.

Starting from her musing ,she gave meaning to words which she had held meaningless in her mind for a long stretch of time. "Some one had blundered"(the jingle mated itself in her head) ,that something had happened, some one had blundered. But she could not for the life of her think what.

“Some one had blundered”在本章节开篇就出现了,并且反复出现,第一次出现单独成段,由于是陈述句的语序与过去完成时的时态,读者很难单从这一句看出来这句话是叙述者描述的客观事实还是人物发出的疑问,但从上一句”what had happened”以及下文“Starting from her musing”可以看出,这句显然是拉姆齐夫人的内心活动,是拉姆齐夫人的人物话语,并非叙述者描述的客观事实,接下来,“Some one had blundered”又由直接引语的形式,从拉姆齐夫人口中说出,因而,这句话从人物的心理活动转变为言语活动,将人物内心想法转变为现实话语,一方面佐证了上一句单独成段的“Some one had blundered”同样是人物话语,另一方面,同样一句话,通过心理和语言一明一暗两种表达手法,以自由间接引语和直接引语两种方式呈现,更加突出。“Some one had blundered”第三次出現又从直接引语转变为人物内心话语,并且“Some one had blundered”出现的三次分布存在近似的间隔,好像是拉姆齐夫人以极有韵律的频率在提醒读者,而这种间隔则从叙述者的客观视角进行描述,贯穿客观与主观,拉姆齐夫人反复思考“Some one had blundered”这个问题,但最后,从拉姆齐夫人的意识转变为叙述者的话语,由叙述者的客观声音讲出“But she could not for the life of her think what”,透露出讥讽的意味。

伍尔芙在《到灯塔去》中运用第三人称有限知视角和自由间接引语这种独特的叙事技巧,窥探人物的内心,探索人物的主观意识,体现了人性的复杂面,并通过自由间接引语的表达形式将自己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表达出来,实现了其“人物中心论”的创作理念。自由间接引语的表达优势与伍尔芙强大的叙事能力相辅相成,相互成全。伍尔芙的叙事技巧既是对传统叙事的革新,又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写作形式,也更好地体现了伍尔芙的创作原则,该小说确立了她在英国小说艺术史上显著的地位,展现出她对现代小说叙事艺术的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VIRGINIA W.To the Lighthouse[M].London:Penguin Books Ltd,1992.

[2]格非.文学的邀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申丹.有关小说中人物话语表达形式的几点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

[4]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