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红高粱家族》的叙事艺术探析
2020-06-22洪华平
摘 要:莫言《红高粱家族》的叙事艺术别出心裁,与以往小说采用的叙事手法截然不同,开拓了小说叙事手法的新途径。莫言所采用的叙事手法及叙事时间将西方叙事理论与中国叙事特色融为一体,堪称文学界的典范。文章对莫言《红高粱家族》的叙事艺术进行深入的探析。
关键词:《红高粱家族》;历史叙事;虚构叙事;时间叙事
莫言在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此小说一经面世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之后,他继续创作了几部中篇小说,并将它们集合在一起,统称《红高粱家族》,这一系列小说成为莫言的代表作。《红高粱家族》采用的叙事模式不仅具备马尔克斯和福克纳的叙事特点,还包含中国野史小说的创作特征,此种独特的中西融合叙事艺术成为此后小说叙事模式的典范。
一、历史叙事和虚构叙事的结合
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掀起“寻根小说”创作热潮,莫言也投入其中并积极创作文化寻根类小说。《红高粱家族》的问世推动了这一进程,且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由“启蒙历史主义”向“新历史主义”转变的典型作品,该小说促进了现代中国学术界历史叙事文学空间的拓展。由此,作者投身于历史长河,寻求新的文学活跃点,并在其中发现了民间本土文化,该文化存在于民间意识中,并无相关正史资料记载,所以莫言在进行小说创作时,叙事手法游离于历史叙事与虚构叙事之间,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关系成为他写作的关键。
《红高粱家族》系列小说创作完成后,莫言曾聲称该系列小说无甚历史,只有传奇。由此可见,莫言这个创作者认为自己的小说是虚构的,不管此言论是否真实,都说明该系列小说运用了虚构叙事手法。不管是小说中描绘的“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洸洋的血海地”的震撼场景,还是其塑造的爱憎异常分明的爷爷奶奶、极端狡诈的冷支队等形象,都能反映出虚构叙事手法的运用。该系列小说还运用了大篇幅的修饰语、排比句等来表现大片高粱地的宏大场景,使小说的叙事效果更为出色,给予读者更为直观深刻的印象。
作者还采用了我国古典侠义英雄文学的写作风格以及近代革命英雄文学写作特色,并将两者进行融合创新,成功地展现了主人公爷爷奶奶的大爱与大恨,他们的情感超脱世俗,个性极端鲜明,这与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相差甚远,所以此种表现手法极少出现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它只存在于人们美好的向往中。《红高粱家族》中爷爷和奶奶的人生主线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才子佳人、英雄传奇模式极为相似。作者又将华北平原民间的各种真实景象作为故事背景融入作品中。20世纪50年代横行霸道的土匪,无边无际的红高粱地,自由民主思想逐渐萌生的政府,制酒行业兴盛的民间,以及对婚丧嫁娶礼仪的重视等,作者选取这些丰富的真实民间资源,或褒扬,或批判,为虚构的故事人物主线填充了细腻真实的生动细节,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真实可考的时代背景,从而创造出集虚幻、真实于一体的历史。《红高粱家族》将西方的表现艺术与中国的写实艺术深切融合,用鲜明的现代表现风格呈现极具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生活。
至于小说中涉及战争的历史描写,莫言则选取民间视角表达态度,将民间底层文化积累作为观念对战争进行批判。作者将各个阶段的战争一一纳入小说中,并以民间视角对我国各方斗争史进行全新的解读。作者在文中表示,民间人们了解的历史与红色经典中记录的历史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并不是基于红色经典中的史料对历史进行粉饰,而是力求还原历史的真实性。作者以自身及民间角度为出发点进行描述,向读者传达了一个消息,即《红高粱家族》的立场更偏向于野史,这也折射出该作品的虚构性及主观性,使其更具有吸引力。作者进行了多视角解读历史的铺垫,为作品增添了读者相对陌生的色彩,也实现了正史与民间视角写作关系的合理处理,为小说注入新的活力。
在《红高粱家族》中,男主人公余占鳌的言行举止与其原本的思维背道而驰,他鄙夷失信的冷支队并对其破口大骂;孤军前去突袭日本军队,虽然战况惨烈,但他丝毫没有退缩;虽然他嘴上拒绝给胶高支队枪械,实际上却赠予其不少枪械。这些戏剧性的叙事手法塑造出爷爷这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并从人性的变化趋势衬托小说主人公的性格演变过程,实现了虚构故事及人物在真实历史背景中的贯穿,同时也间接传达了作者的观念。作者通过表现故事讲述者对爷爷的崇敬之情进行结构叙事,给予读者民间的亲切感。
《红高粱家族》描述的场景来源于本土场景又超脱于真实状况,对高密的地理风貌、风土人情以及人物进行了文学意义上的升华,用夸张、极度渲染的手法,使小说具有更为深刻的影响力。此种叙述手法造就了来源于真实场景又区别于实景形象的经典场景,为真实场景增添了更为鲜明的色彩。有学者说,莫言为读者构建了一个更具生机和活力的民间世界,并将作品的主旨及艺术导向升华为这个世界的精神价值取向。
二、叙事时间与事实时间的处理
《红高粱家族》创建了独一无二的时间叙述结构,打破了我国历来的线性时间叙述模式,是文学界叙事结构的突破创新。《红高粱家族》通篇由一个主线串联起来,即爷爷余占鳌的人生历程,其他侧线都是围绕这条主线展开的,它们共同介绍了故事人物的基本情况、行为、风土人情等。此外,作者还综合运用了插叙、补叙、倒叙等多种叙事手法进行全篇时间线布局,在叙事时间内循序渐进地展现事实时间,并实现了两个时间的结合与统一。小说的五个章节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将其综合起来又能给读者呈现一条完整的时间线,但是其章节并非按照线性时间进行排序,而是各章拥有各自的独立时间段,也就是事实时间,且各独立章节的时间线是明朗的、有先后的。但是五个章节的整体排序却与事实时间不一致,此种错置事实时间的叙事手法带给读者更为新奇的体验,也符合美学艺术断点理论的原理。
《红高粱家族》全篇都是以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叙述的,并将事实时间作为主线,综合运用倒叙、补叙、插叙等手法进行视角转换,将事实时间进行位置移动,使时间的发展更加跌宕起伏,给读者制造阅读悬念,激起其探索欲。与此同时,作者在进行创作时也考虑到了读者的阅读疲倦时间,所以,作者在进行一定时长的叙述之后,必然会选择插叙、补叙等手法进行视角切换,有效应对读者的阅读疲劳,为其制造悬念,激发其兴趣。例如《红高粱》这一章节,首先叙述的是奶奶送爷爷去突袭日军队伍,在进行了300字左右的叙述后,突然转换视角,开始描写叙述者成长过程中对高粱的印象,讲述400字左右后,又将视角切入爷爷率领的队伍行进场面,叙述了将近800字后,又采用插叙手法,开始讲述王学义的生平事迹等。此种利用插叙、补叙进行的叙事时间的转换,让整个故事的时间主线更具有多维性,与此同时,还实现了空间的切换,为读者带来全新的场景及故事信息,这些信息的丰富多样加上作者措辞的多姿多彩,带有浓厚的现代社会特色,展现出现代叙事的特色。此外,作者插叙中讲述的故事大多是趣事轶事、民情风俗等,使故事主线更为丰富。作者在小说中设置的悬念大部分都能在后续章节中得到圆满补充,但是也有极少部分断点被永远搁置,成为悬念。后续章节中给出解释的断点有助于完整事实时间及故事的塑造,演变为悬念的断点则给予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使叙述时间及事实时间都具有更为多样化的可能,从另一角度来看,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永生。
《红高粱家族》的整体叙事艺术别具一格,完全区别于以往传统中国小说的叙事模式,开现代化小说叙事风格之先河。莫言在叙事手法上将事实叙事与历史叙事有机结合,又巧妙处理了叙事时间与事实时间,使小说的叙事兼具西方思维与中国传统特质,为今后文学界小说叙事提供了经典样本。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作为现代文学界的经典著作,其价值不可估量,本文从叙事手法及时间处理两个方面对其叙事艺术进行探析,希望能够给读者及同行研究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相宽.论莫言小说的叙事艺术[D].山东大学,2011.
[2]金胜.传奇:莫言小说的叙事资源与美学特征:以《红高粱家族》及中短篇小说为中心[J].唐都学刊,2005(1).
[3]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4]张清华.《红高粱家族》与长篇小说的当代变革[J].南方文坛,2006(5).
[5]丁国兴,陈海权.神魔共舞的狂欢化叙事:《红高梁家族》中莫言的叙事特色[J].江西社会科学,2005(1).
作者简介:洪华平,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语文、人文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