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的运用
2020-06-22蒋欢时鸿勇
蒋欢 时鸿勇
摘 要:音乐本身离不开律动,而律动和人体本身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是以体态律动为主的教学法,还包括视唱练耳和即兴表现。文章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介绍了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在我国的研究情况以及在音乐课堂上的具体应用,提出了在教学中运用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音乐教学;小学
一、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产生的背景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对于奥尔夫、柯达伊等人音乐教学法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节奏不仅可以通过速度来体验,还可以通过肢体运动来体验。也就是说,在音乐课中,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将听与动相结合,就可以促进学生听觉与动作的协调、思维与情感的协调。
学者缪力女士留学回国后,在北京开办了师资培训班,全面介绍了这个教育理念。进入新时代后,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走进了中国大学课堂,有许多学者去探索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的本土化。比如,2017年,余丹红作为音乐教育团队的首席教授和团队一起策划并制作了一部关于如何发展好中国音乐教育的纪录片,在纪录片里,她具体地介绍了身体律动的重要性。经过多年研究,这一理念融入了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导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
二、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与小学音乐课堂相结合
(一)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主要是通过能切实感受到的摸得着的事物来获得的。笔者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发现,这一时期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开始发展,精力充沛且好动,知觉发展进入重要时期。
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觉运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帮助学生形成敏锐的身体感觉。小学阶段的学生最适合节奏训练,人的身体可自发协调,只要通过合理的培养和训练,就可以根据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其次,学生也要学会听辨。学生根据节奏做出的肢体动作不是盲目的、随意的,每一个动作都对应着一定的节奏,而学生节奏感的获得离不开听辨,听辨是基础。最后,应进行群体性的训练。音乐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集体环境,学生在表演时展示自己,也要对集体表演效果负责。群体性的训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感与责任感。
(二)课堂教学
笔者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在教学中不断创新。下面以笔者在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高田乡中心小学的课堂教学为例,探讨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
1.课前准备
笔者在上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一单元欣赏课《哆来咪》时,应用了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旨在提升学生的乐感。
教学目标:根据《哆来咪》音阶级进的特点,来提高学生的乐感;根据敲击水杯发出的声音的高低,让学生来感受音高变化,进而培养学生音高意识。
材料准备:滴管、一小盒墨汁、水、玻璃杯。
2.教学过程
欣赏导入环节:讲述磬这个古老乐器的历史,播放磬的声音,然后对本节音乐课要学习的音设计肢体动作,如唱1(do)抬头、唱2(re)拍手等,让学生练习,将音与肢体动作相结合,培养律动的感觉。
课堂活动:首先,准备手机调音器和七个空的透明玻璃杯,在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圆珠笔轻敲玻璃杯发出乐音,利用调音器进行校音。然后将全班同学分组(七人一组),让学生通过敲一敲、听一听来感受玻璃瓶音高的變化,要求小组同学做好记录,并讨论变化原因,即音的高低与水的多少有关,水越多音高越高。之后,让学生在七个玻璃杯中加入等量墨汁,观察有什么不同,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量是不同的,所以,加入等量的墨汁后,墨汁浓度的不同,水的颜色也就不同。接着,播放《哆来咪》音乐三遍,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音高的变化后,进入即兴表演阶段。每组的学生代表用笔轻敲不同音高的水杯,敲出学习的音乐,其他组员根据音乐进行肢体动作即兴创编。最后进行小组比赛,看哪一组声音敲击最准确,动作最优美。
3.教学总结
通过做音阶瓶,学生寻找到了声音变化规律,并通过即兴表演等环节,感悟《哆来咪》音乐想要表达的情感,同时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体验到了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效果
此次课堂实践对象是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高田乡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通过与任课教师钟老师沟通教学内容后,笔者任教小学三年级音乐课程和小学四年级音乐课程,在教学中应用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此次课堂实践共70名小学三年级学生参与,从图1可以看出,在音乐课堂运用了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知识得到了巩固,技能得到了提高。根据课堂教学效果可知,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三、应用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的建议
(一)教材编制
教材是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主粮”,中国本土音乐教材的编制需要在借鉴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本民族特有的音乐资源,比如民歌、地方戏曲的各种音调、旋律与节奏,以及中国古典诗词歌赋的音韵风格等。将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资源融入我们的教材之中,不仅有利于丰富教材内容,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二)师资培养
现阶段,师资培养首先应在教师的进修上给予支持,多让教师走出去参与专业的培训班学习是快速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方法。其次是教师要多参加音乐教育的学术研究、经验交流和学术研讨会等,切实提高教师的音乐教育素质。学校也应提供大量新的音乐教育信息,以及相关的图书、音像资料,方便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和自我学习,促进教师技能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体态律动训练
加强体态律动训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走。快走和慢走是最基本的动作,是所有动作和舞蹈的基础,不要低估走这个简单的动作,要注意脚步声音的大小、节拍的准确、乐句的停顿。二是跑。快跑与慢跑速度不同,体现的情感不同。总之,将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体态律动训练的目的。
(四)校外音乐培训与学校音乐教育的良性结合
我们要转变旧有的观念,不再单是从考级、比赛获奖情况来衡量学生或教师的水平,应对音乐教育和文化教育一视同仁,使音乐教育成为终身教育。同时,校外的音乐培训机构应该和学校教育密切联系,力求达到良性结合。例如,让活跃在校外的优秀音乐教育者走进课堂,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为教师提供交流机会,提升教师的技能。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结合笔者的教育实践,介绍了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在我国的研究情况以及在音乐课堂上的具体应用,最后针对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运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参考文献:
[1]周欣.达尔克罗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银川市为例[D].宁夏大学,2017.
[2]管建华.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展望[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3(3).
[3]王娜,于燕.浅析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学法[J].艺术教育,2014(4).
[4]迂志勇.达尔克罗兹、柯达伊及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对比研究[J].艺术科技,2017(8).
[5]张昀.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在九年义务制音乐课程中体态律动实践研究[J].北方音乐,2017(14).
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