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甘南卓尼藏族聚居区民族元素有效融入中学音乐教学
2020-06-22罗晓雷
罗晓雷
摘 要:如今,藏族音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一个支脉,受到了一些外在因素的冲击和内在因素的影响,这使得本土音乐文化在继承与发展上受到了限制。就目前而言,学生对本土的民间音乐文化并不了解,若长期如此,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可能会被永远地尘封在史册中。因此,开发和研究本土音乐文化,不仅是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关键词:卓尼;民族元素;音乐教学;藏族音乐
注: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2018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将甘南卓尼藏族聚居区民族元素有效融入中学音乐教学中的研究”(GS[2018]GHB4060)研究成果。
我国现阶段中学音乐教育课程教材内容以西洋音乐理论为基础,以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为支撑。[1]其所选用的音乐作品均是世界各地或音乐流派的典范之作,虽然涉及面十分广泛,但是,笔者认为还需适当地补充一些本土的民间音乐,让学生了解其发展的脉络,从而走出一条音乐教育的特色化道路。[2]本文将从课堂教学、课外延伸以及综合实践三个方面,来探索如何将民族元素有效融入中学音乐教学。
一、课堂教学
在人教版音乐课本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一)》的学习中,学生在学唱歌曲《黄河船夫曲》的同时,要了解“劳动号子”这种古老的民间音乐形式。在学生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表现歌曲内涵,并能掌握“劳动号子”的相关知识后,笔者会引出“巴热”(藏族群众在收割青稞时演唱的“劳动号子”曲调),通过学唱片段,让学生体会其不同的特点,掌握“劳动号子”中“衬词”和“主词”的用法与关系,以及藏族“劳动号子”的历史演变。在人教版音乐课本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二)》的学习中,通过学习《凤阳花鼓》,让学生掌握“凤阳花鼓”的历史渊源以及表演形式,而后,自然而然地从相似的表演形式上,引出了“巴郎鼓舞”(与“凤阳花鼓”形式甚为相似,因舞者在跳舞时手持颇似货郎儿用的“拨浪鼓”得名,又被称为“沙目”,2008年“巴郎鼓舞”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教学,启发学生了解“巴郎鼓舞”的美丽传说以及历史发展,并亲身体验这种民间歌舞形式,从而起到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技艺的目的。在人教版音乐课本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神州音韵(四)》的学习中,通过学习《在那遥远的地方》,学生了解到,这首作品是素有“西部歌王”王洛宾先生根据新疆民歌改编而成的,用舒缓、深情的旋律,生动、真挚的语言,表达了男青年对年轻貌美的草原姑娘的爱慕之情,属于情歌的范畴,此时,可以顺理成章地过渡到藏族民歌“拉伊”情歌。通过对“拉伊”的学习,再引出卓尼的“花儿”与“婚礼歌”(“阿迦”“善巴”等),以及土族的“鲁西”和“卡西”等民歌体系,从而进入本土民间音乐的系统教学。
许多中小学已经将戏曲尤其是家乡戏教学列为学校教学的特色之一[3],从《霸王别姬》到《梁祝》,从《天仙配》到《铡美案》,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曲艺文化。在学生了解我国戏曲发展脉络后,根据戏曲种类或内容,将藏戏介入教学,而后进行舞台实践。
以上提到的几个教学案例片段,均采用相近艺术形式间平稳过渡连接后进行教学,这样学生会在对比中聆听、感受、体验音乐,从而深刻地感悟到民间音乐的强大吸引力。
二、课外延伸
(一)民俗活动
在《火把节》部分的学习中,学生了解了许多关于西南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其中“阿细跳月”是彝族阿细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因多在月光篝火旁起舞,故名曰“阿细跳月”,主要动作有三步一蹦跳、拍掌、跳转等,节奏鲜明,情绪欢快。在欣赏和了解了西南少数民族,尤其是彝族的风俗后,音乐教学从课堂转移到室外,一起来体验彝族人民的“阿细跳月”,让学生充分融入氛围,并导入与其相似的藏族民间歌舞“锅庄”,营造校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十面埋伏》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全曲分为“列营”“点将”“走队”“埋伏”“乌江自刎”等三大部分,十三个段落,倘若让学生只通过聆听来加深对乐曲的记忆,是很困难的,而通过民俗活动设计的“小游戲”来辅助教学,效果截然不同。这个课例需要两节课来完成。第一节课:初步聆听乐曲,分组讨论乐曲情绪以及风格特点;教师讲解背景故事及乐曲结构,再次聆听,明晰各段的情绪及风格特点;安排学生制作各式各样的“纸马”。第二节课:在室外用《十面埋伏》的音乐、“纸马舞”的形式,分段再现刘邦和项羽在垓下决战的一幕幕壮烈场景。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乐曲《十面埋伏》的理解,而且在表演中也学会了“纸马舞”这种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一举两得。这不禁让人想到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的“寓教于乐”的说法。的确,有的时候,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得到的会更多,体验也会更真切。
(二)走访调查
利用音乐课时间或其他课余时间,以班级为单位,将学生分批带到县文化馆,通过采访工作人员、观看实物信息,了解当地现存和记载的民间音乐形式;到县图书馆,通过查找文献资料,了解年代相对久远的民间艺术形式;到县志办,通过采访工作人员以及县志编写人员,了解全县的风土人情;到县艺术团以及其他表演艺术团体,通过观看演出,了解每种民间音乐形式的概貌;等等。回到课堂后,每个班级根据事先预定的目标,整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等,待资料完善后,选优秀学生代表做专题报告会。
三、综合实践
(一)舞台实践
音乐是表现的艺术,必须要具备在舞台上表演的能力和技术。[4]在课堂中我们认识了“拉伊”“巴热”“婚礼歌”“鲁西”“卡西”等民歌形式,在课外延伸中我们学会了“巴郎鼓舞”“锅庄”“纸马舞”等民间歌舞形式,丰富了音乐教育的内容,也开拓了艺术视野,更重要的是为本土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卓尼本土丰厚的音乐文化,我们可以举办专场音乐会,也可以在每年一度的香巴拉艺术节或者其他代表性节日上,举办友情演出和慰问演出等,致力于将其发扬光大。
(二)采风
根据《汉书·艺文志》中“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食货志》中“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等古文记载可知,采风自古就有,但是古今的意义却大不相同,现代人采风多半是为了研究、为了创作,以满足职业的需求。此处,提到采风可能不少人会惊讶:是不是太深奥了?一般不是音乐专业的高校学生才组织采风吗?其实不然,中学的采风不需要搞研究,也不需要搞创作,其目的很简单,只是为了让学生亲近自然、走进生活、贴近艺术,发掘身边的艺术美,感受民族和家乡音乐文化的厚重感。
首先,学生可以利用假期,收集身边的民族音乐和相应的民间故事或传说,做好记录,之后进行整理,体会其内涵。接着,每学期利用一周闲暇时间,抽选学生代表数名,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集体“采风”活动,通过田野调查、拜访民间艺人、观看实景演出等,收集周边,尤其是那些还未被发掘的或即将失传的民间音乐形式。最后,将采风成果予以分类汇总,例如把学生分成图片组、文字组、音频组、文献资料组等几个组别,分别有序整理收集的资料。其中,最难的便是音频的整理,由教师主持,由有音乐基础的学生参与,将那些口口相传的民歌,用乐谱记录下来,让其得到传承和发展。这样的“采风”必定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受到自然的熏陶,升华了音乐教育的本质。
没有亲身实践则产生不了音乐,也就无从学习音乐。[5]总之,音乐教学不能仅限于课堂,应该拓宽学习场域、学习方式,通过切实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成长。
参考文献:
[1]马超.谈中学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策略及教材编写方案[J].当代音乐,2015(1):34-35.
[2]李生贵.甘南藏族传统音乐[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2:23
[3]薛智莹.初中戏曲课现状与思考[J].当代音乐,2019(11):73-74.
[4]盖国华.声乐舞台表演初探[J].当代音乐,2015(23):80-81.
[5]陈汐.实践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儿童音乐教育的影响[J].当代音乐,2019(6):147-149.
作者单位:
卓尼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