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葡萄种植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

2020-06-22栗苗苗

农业与技术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发展策略

栗苗苗

摘 要:新时期的发展,导致农林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新问题,严重影响了产业的高效发展。本文针对葡萄种植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详细阐述,概述该产业的发展趋势,并针对我国葡萄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改善措施,希望能为我国农林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推动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葡萄产业;葡萄种植;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S663.1

文献标识码:A

1 葡萄种植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1.1 现状

随着近几年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升,葡萄在消费市场的销售量也随之升高。因为葡萄市场环境比较好,所以近5a我国不断扩大葡萄种植的面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葡萄产量。以新疆地区为例,2013—2016年,葡萄产量分别为224万t、231万t、275万t和267万t,一直到2017年,新疆每年的葡萄产量都处于我国的领先地位,占我国葡萄总产量的20%左右,所以新疆地区成为了我国葡萄生产的最大基地。

1.2 问题

现阶段,我国葡萄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业人员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并采取措施解决。

1.2.1 葡萄产业不具备较强的标准化意识

葡萄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基于长期规划为基础框架,但是很多地区在实际发展中比较盲目,或者更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制定的发展目标没有考虑到长期性。如,很多地区并没有考虑自身的基础条件是否符合标准,而是一味地跟风,导致最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时间和金钱,但是种植的葡萄质量却不好,产业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很多农户不了解先进种植技术,在实际种植管理中仍然使用粗放式种植管理模式,无法开展系统化和标准化的管理工作,导致葡萄质量不好,产量受到很大影响,阻碍了葡萄产业的发展。

1.2.2 缺乏品牌意识,缺乏市场风险评估和应对能力

我国葡萄产业的发展已经迎来了新的时代,消费市场对葡萄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市场也加快了变化的步伐,为了适应市场的新发展新变化,需要葡萄产业积极调整发展模式。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地区仍然保持传统的种植方式,并没有考虑到市场的变化。如,大多数农户都不具备创立品牌的意识,不具备较强的营销意识,其产品更多只限于在当地销售,其它地区对其产品并不知晓,不具备较强的行业市场影响力。此外,很多农户不是很了解市场上各种消费群体的实际消费需求,没有针对性地分析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没有根据市场的情况进行评估,导致种植的葡萄达不到市场的需求,推广效果也比较差。

1.2.3 葡萄产业技术水平低

所有产业的发展都需要科技的支持,葡萄产业也如此。现阶段,虽然葡萄产业一直都在探索种植和管理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很多种植和管理技术还是不够成熟。如,基础设施和机械设备还比较陈旧,不够自动、智能化,并且种植人员的技能素质也比较低。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如资金投入、技术研发、管理培训和政策等。为此,需要政府部门及相关从业人员积极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2 我国葡萄种植产业的发展趋势

2.1 种植地区更好

现阶段,我国的葡萄种植区域正朝着更好的环境发展,葡萄产业的配套设施也更加成熟和完善,葡萄产业也在资源配置效率更好的地区发展,如,我国目前在西北新疆、环渤海湾、黄土高原和西南等区域建立的葡萄种植区域。由于葡萄产业的发展,不同领域的分类也逐渐朝着更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如,西北地区主要是种植各种鲜食的葡萄和制干葡萄加工,而环渤海湾主要种植各种鲜食葡萄和专门用于酿酒的葡萄。由于葡萄种植地区的深化发展,我国各大葡萄产业基础的优势特征也更加明显[1]。

2.2 自给率和出口率得到很大提升

现阶段,我国葡萄产业的自给率和出口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产业和技术的发展也极大地增加了葡萄的产量,葡萄产品的供给基本上实现了自给自足。在此基础上我国逐渐将目光聚焦到出口上面,其中一些鲜食葡萄品种主要出口至马来西亚、缅甸和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3 解决葡萄种植产业问题的有效措施

3.1 加快制定葡萄种植配套标准,优化产业机构

由于我国国土非常辽阔,并且每个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等都有很大的差异,为此,需要农户种植更优质的葡萄品种,通过这种方式制定最完善的葡萄种植配套标准和技术。各地区农技部门要依据种植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葡萄品种进行种植,并且加强对优质葡萄进行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快速度制定葡萄种植配套标准,让更多农户推广种植管理技术,以此才能更快地实施新技术和新标准。通过研究和推广各种新的葡萄产品,可以解决葡萄结果单一的情况,还能有计划地优化产业结构,保障葡萄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葡萄产量。

3.2 注重建设品牌,开展营销工作,积极扩展高端市场

各地区政府部门不仅要规划好葡萄的种植工作,还应该建设好品牌形象,加强葡萄的营销。在实际的葡萄产业链条运作中建设葡萄品牌,积极开展葡萄从种植到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让更多人知道葡萄品牌。此外,相关部门还应该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让更多人从网络上知晓葡萄这个品牌。同时,相关部门要从消费市场需求出发调整自身的品牌战略,确保能紧跟市场的变化宣传和营销葡萄品牌,全身心地为消费者服务,扩展葡萄的高端市场[2]。

3.3 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葡萄产业

相关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打造更标准的葡萄种植产业,以此种植出质量更高的葡萄产品,让更多人知道该葡萄品牌,使农户获取更大经济效益。农户要依据当地的气温、水源和光照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葡萄品种进行种植。只有这样才能产出大量高质量的葡萄。

3.4 完善葡萄产业的基础设施

为了保障葡萄种植产业的长远发展,需要当地政府制定更完善的指导方针和政策,让农户学到更专业的种植知识和技术,同时地府也应该提供更先进的生产技术保障葡萄产业的发展。针对葡萄需求量大的地区,当地政府可以制定更合理的配送路线,及时为消费者运输葡萄或葡萄加工制品。此外,相关部门还应该多借鉴其它地区的优秀管理模式,让更多人知道该地葡萄品牌,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

3.5 组建葡萄种植合作社

现阶段,我国各地区的葡萄种植并不是很集中,这需要各地区的政府组建专门种植葡萄的合作社,扩展葡萄的生产规模。葡萄种植合作社在种植葡萄的过程中,要定期与相关工作人员探讨如何才能科学化种植葡萄,并且探索更多方法提升葡萄果实的品质。

3.6 加大葡萄种植管理技术的推广力度

农林部门在种植葡萄的过程中,要将目光聚焦到技术的推广上面。通过这种方式可有效解决现阶段种植户种植技能和素质水平低下的现状。农林部门应该实地考察其它地区葡萄种植基地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采用更多元化和生动化的技术推广方式让更多农户参与到葡萄的种植中。同时,农林技术部门还应该构建平台和渠道,让农户能在其中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疑惑,农林部门还可随时将政府颁发的相关政策文件分享到平台上供农户查阅,引导农户提出自己的意见和问题,并给予及时帮助和解答,有助于农户学到更多知识和技能,在之后的种植中有效运用这些技能,提高产量。[3]

3.7 建立完善的自然灾害预警机制

很多地区的葡萄园都不具备较强的抗风害能力,一旦出现灾害就会导致农户承受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需要当地政府采取措施在葡萄园周围种植防护林,通过这种方式缓解风力,减少农户的经济损失。到了冬天,政府应该组织所有农户开展土壤填埋工作,尽可能让所有葡萄藤都能度过寒冷的冬天,存活下来,为农户创造经济效益。

4 总结

葡萄种植产业要想实现长期健康发展,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投入大量的资金,还应该取得政府部门的支持,同时,相关部门还应该采取措施提升技术软实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葡萄种植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參考文献

[1]杨波.葡萄栽培技术之土肥水管理[J].农村科学实验,2018(7):84.

[2]王海燕.绿色有机葡萄栽培技术运用及推广研究[J].山西果树,2019(4):16-17.

[3]蒋腾.葡萄种植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6):173-174.

(责任编辑 周康)

猜你喜欢

发展策略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