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素材,却写不好作文
2020-06-22
写作就是未来,在谭老师的作文课上,愿你写出自我,写出创意,写出一个美好的未来……
小作家培训班的一位老师对我说:“老师,现在孩子们写作存在的问题是:很多学生有好的素材,提笔却写不出满意的作品。如何让孩子把记叙文的事件写具体,这是学生作文的最大困惑。”
这个问题在我给语文老师做作文教学讲座时,老师们也有反映。有的老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想了很多办法,可是效果不明显。有不少孩子的确素材丰富,有的素材非常好,比如遇到了一个好人、目睹了一件好事,但就是讲不好故事,不能把这个人的言行形象地描绘出来。当然,也有老师认为孩子写不好作文、缺乏写作能力,是因为天天生活、学习在家庭和学校,素材还是不够,缺乏典型的事例,因此,他们会带着孩子走出校园,去寻找素材,寻找好的作文题目。
一般来说,对这样的问题我有两种回答:第一,之所以有很好的素材却写不出令人满意的作品,很可能是因为老师要求过高。有的孩子把故事讲完整了,也把有趣的情节写出来了,甚至在描绘景物时也很用心,但老师并不满意,觉得不完美。这种情况就不是孩子的问题,是老师评价作文的尺度太高。第二,有的孩子的确不会讲故事,也不会描绘景物,自己的观点也表达不清晰。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我觉得老师要传授讲故事的技巧,让孩子把值得讲、很有趣或者很吸引人的故事讲好。生活中并不是天天都能遇到好人好事,也不是每天发生的事情都特别有趣,况且对很多有趣味的事,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同样的感觉。所以讲故事首先要尽量讲得完整,在讲完整的基础上,再抓故事里最有趣的言语、动作、表情和心理来描述,让故事的主人公显得立体一些,让故事发生的过程生动一些,这样就达到了把故事讲好的目的。
那么,如何提高孩子的作文能力,让他们把素材利用好、把故事讲好,而且把故事讲得具体又生动呢?我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思考和训练。
首先,从对语文的理解谈起。
为什么很多孩子不会作文?这与语文教育教学有关,可以说,作文没抓好,很大程度上是语文教育教学的问题。小学低年级时,语文老师一味地让孩子读拼音、写词语,只做记忆性学习,而忽视了语文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也就是如何用词,如何组装文字。其实学拼音是为了认字,那写字、背词是为了什么呢?如果孩子记了很多词,却不会组装文字、不会作文,岂不是白背了、白记了?所以,一定要纠正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观点,让语文学习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在小学低年级时,一定要抓孩子的组词能力和用词汇表达的能力,也就是读写能力。小学低年级不抓这些,到了三年级开始教作文时再抓,效果就不好了,因为孩子不知道为什么作文、怎么作文。
其次,作文,尤其是写记叙文,一定要有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一篇文章要组装好、一个故事要讲好,是有逻辑的。比如写一篇记叙文,老师就要告诉孩子,要把故事发生的顺序写出来,故事是在何时发生、哪里发生、如何发生的,都要写清楚,故事里谁是主角、他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大家是怎么想的、故事最后的结果如何,等等,这些都要清晰地表达出来。这些都是有逻辑、有條理、有顺序的,不能随便写。每一件事都有一个发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谁和谁发生了矛盾、谁做了什么、谁说了什么、谁想了什么,这些就是具体的细节和情节。在教记叙文写作时,老师要在课堂上把这些呈现出来,和孩子一起讨论和思考,这样才能让孩子知道如何讲故事,如何把故事讲得生动又具体。
最后,语文老师要启发孩子,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而不是模仿课文。
目前的语文课本里,大部分叙述性的课文都是删节版,或者是教材编写者集体编写的,故事不生动,也缺乏示范性,因此以课文为模仿对象,效果反而不好。建议老师和家长多在课外带孩子读一些生动的故事,也可以读一些优秀的作文,让孩子从示范性的文章里找到作文的技巧。一般一篇好的记叙文,要么故事讲得很流畅,其中还有一两个小细节描绘得很生动;要么故事过程本身就很有趣味、有悬念和吸引力。孩子在读他人的作文时,可以感受,可以感悟,可以学习。
下面以一个作文题为例,谈谈如何写好记叙文。在一份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试卷上,我发现了这样一个作文题目:《温暖》,要求“写一篇表现人与人之间真诚关心和帮助的事”。
一看到题目《温暖》,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这篇作文讲述的人和事一定与作者有关,不然别人温暖不温暖你又怎么知道?只有自己经历过别人的关心和帮助,才会真的感觉到温暖。所以,写这篇记叙文时,一定要选一两件别人关心、帮助你的事。动笔之前,先好好回忆一下,谁帮助和关心过你?其次,这篇记叙文要讲的故事,一定要是“关心和帮助”这个主题,那就得选一两件别人关心和帮助你的事来写。因此要好好筛选,看看学习、生活中遇到的老师、同学和其他人,谁属于这个范围,谁最值得你写,谁让你感觉最温暖。到了这一步,就可以动笔写了。在写的时候,尽量把故事讲得生动一些、细致一些,能做到这些,就是一篇不错的作文。
当然,《温暖》这篇作文的最后,还要对关心和帮助过自己的人表示感谢、感激,最好还要表示,自己也要像这个人一样,去主动关心别人、帮助他人,让大家生活更加美好。这样一来,作文的主题突出了,也有了教育意义。
作者简介
谭旭东,文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主要研究儿童文学、童书出版与创意写作。上海大学文学院创意写作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文化创意出版中心副主任、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诗歌、散文、童话等90余部,译著60余部。著有《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儿童文学的多维思考》《儿童文学概论》《语文教育小论》和《读写童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