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碳汇项目类型特征及发展策略探析

2020-06-22郝嘉伟王冰唐赛男李玉赵柯柯张佳琪姚远石宇宸

农业与技术 2020年11期
关键词:碳排放发展策略森林资源

郝嘉伟 王冰 唐赛男 李玉 赵柯柯 张佳琪 姚远 石宇宸

摘 要:在自然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开始寻求市场化手段解决环境问题。林业碳汇作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在我国仍处于发展初期,林业碳汇项目发展模式有待探索。本文在阐述主要林业碳汇项目类型的基础上,对林业碳汇项目的特征进行了总结,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林业碳汇项目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林业碳汇;森林资源;碳排放;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森林资源利用是缓解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基于森林资源的林业碳汇项目已经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林业碳汇项目通过市场化手段参与林业资源交易,从而产生额外的经济价值,包括森林经营性碳汇和造林碳汇2个方面。其中,森林经营性碳汇针对的是现有森林,通过森林经营手段促进林木生长,增加碳汇。造林碳汇项目由政府、部门、企业和林权主体合作开发,政府主要发挥牵头和引导作用,林草部门负责项目开发的组织工作,项目企业承担碳汇计量、核签、上市等工作,林权主体则是收益的一方,有温室气体排放需求的企业实施购买碳汇。林业碳汇自从被纳入碳交易体系后,交易规模逐年增长,已经成为碳交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林业碳汇占碳交易总体的比重并不大,与森林资源在整个自然环境资源体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并不匹配。我国政府于2001年启动了全球碳汇项目,对林业碳汇项目及其相关工作给予了充分重视和积极支持。2004年,国家碳汇管理办公室分别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云南、四川、山西、辽宁等地启动了林业碳汇试点项目。其中,广西碳汇项目预在2006—2035年的计入期内,获得超过773000t CO2当量;内蒙古碳汇项目预计到2012年产生经核证的CO2减排量为24万t;云南腾冲小规模再造林碳汇项目预计在30a的计入期内吸收17万t CO2,这3个碳汇项目总的吸收量将达到118.3万t CO2。

1 国内林业碳汇项目主要类型

国际上,林业碳汇项目类型主要包括CDM林业碳汇项目、VCS林业碳汇项目和GS林业碳汇项目3大類型。这3类林业碳汇项目的产生机制、技术标准和交易规则各有不同,其共同点是都具有严格的审核标准,且资金用途多用于发展中国家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国内林业碳汇市场主要包括CCER林业碳汇项目、CGCF林业碳汇项目、FFCER和PHCER林业碳汇项目几大类,这些林业碳汇项目的审核标准、技术标准和交易规则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1.1 CCER林业碳汇项目

CCER林业碳汇项目由政府组织参与,具有一定的官方背景。CCER项目主要包括碳汇造林、森林经营碳汇、竹子造林碳汇和竹子经营碳汇4大类型。其中,碳汇造林、竹子造林碳汇属于造林碳汇的范畴,这种类型的林业碳汇项目通常由政府牵头,部门、企业以及林权主体参与实施,最终以林权主体为收益对象。造林碳汇项目通过造林碳汇产生实际收益,以林权经营主体为实际收益对象,激励林权经营主体开展造林活动,增加林地面积,从而增加碳汇规模。森林经营碳汇和竹子经营碳汇则属于森林经营性碳汇的范畴,这种林业碳汇项目是通过经营性的手段,促进现有森林生长,进而促进碳汇规模增加。

1.2 CGCF林业碳汇项目

CGCF林业碳汇项目是中国自愿减排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民间自发组织成立,与CCER林业碳汇项目区别较大。CGCF林业碳汇项目以基金会模式运营,于2010年7月正式成立,大多属于造林碳汇的范畴,旨在通过基金会为广大企业、志愿者及有志者搭建一个能够参与植树造林、林业保护以及森林公益等活动的平台,以此促进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截至2019年,CGCF基金会已经在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成立了绿色碳基金专项,共开展林业碳汇项目30多个,碳汇造林面积超过10万hm2。

1.3 FFCER和PHCER林业碳汇项目

FFCER和PHCER林业碳汇项目是服务于特定地区的林业碳汇项目,市场目标是本地区的碳交易市场,项目收益服务于本地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这类林业碳汇项目在全国性的林业碳汇市场之外,但已经成为主体项目之外的有益补充。如,福建省2016年启动碳市场,核证自愿减排量达141.19万t,成交金额高达2074.44万元;广东省2017年开展了资源减排量竞价拍卖,交易量达37612t,成交金额达55.4万元。

2 林业碳汇项目的特征

2.1 对土地用途具有严格要求

林业碳汇项目是以森林资源为标的开发出的碳交易产品,这意味着项目的实施与展开必须以实际的森林用地为依托。我国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理制度,不同用途的土地必须经政府审核同意后才能变更用途或转变经营方式。森林经营性碳汇主要依托现有森林资源进行,这意味着项目依托的土地用途必须为林业用地,并且在整个项目周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动;造林碳汇则服务于森林植被的营造、恢复和改进,要求项目开展的基础是能够承载项目体量的林业用地,并且具备较长的稳定期,能够覆盖项目开展周期。

2.2 项目运营具有很强的公益性

公益性贯穿林业碳汇项目的全过程。项目发起、运营及最终的收益处置均不以营利为目的,且服务对象不是政府、企业、组织或其它特定市场主体,项目收益用于一定范围内的森林资源保护。如,国际范围内的CDM林业碳汇项目、VCS林业碳汇项目和GS林业碳汇项目均致力于世界范围的森林资源保护,最终目的是通过碳交易的市场化手段为森林资源的维护提供物质条件。我国的CCER林业碳汇项目和CGCF林业碳汇项目以我国森林植被的维护、再造和恢复为目的,而FFCER和PHCER林业碳汇项目则以区域性森林资源保护为目的。

2.3 项目收益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林业碳汇项目的收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这源于林业碳汇项目的长周期。从投资的角度来看,项目周期越长,其面临的不确定性越高,项目整体面临的风险就越大,收益的不确定性也越大。一般的林业碳汇项目周期在3a以上,而国际范围内的CDM林业碳汇项目、VCS林业碳汇项目和GS林业碳汇项目通常在5a以上,最长的项目周期在10a以上。在我国,林业碳汇项目周期通常在3a左右,最短的FFCER和PHCER林业碳汇项目周期也在1a以上。林业碳汇项目的长周期必然带来较高的收益不确定性。

3 我国林业碳汇项目的发展策略

3.1 发展多层次的碳交易市场

多层次的交易市场意味着更广泛的交易主体以及更高的市场参与度,多层次的碳交易市场能够为不同的参与主体提供平台,这不仅能提高交易主体的积极性,也能刺激新的产品开发。从林业碳汇项目发展的现状来看,我国当前碳交易市场建设资源集中在全国范围内的大市场建设,林业碳汇项目主要针对全国范围内的森林资源,各地方并未建立起完善的碳交易市场,地方性的林业碳汇项目占比很小。这就要求我国将碳交易市场建设资源进行均衡化配置,加大地方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力度,丰富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层次和结构,为不同类型的林业碳汇项目提供交易的平台。

3.2 推动林业碳汇项目信息化建设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信息不对称是诱发项目风险的主要因素,林业碳汇项目收益不确定程度较高的根本原因是与其它市场参与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林业碳汇项目周期较长,要求林业碳汇项目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灵敏度,以根据外界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从而降低项目风险,提高项目收益水平。我国应加大资源投入力度,积极推动林业碳汇项目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林业碳汇项目综合运用电子化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林业碳汇项目的信息完备程度,最终降低林业碳汇项目面临的风险。

3.3 做好与国际碳交易市场的衔接

交易市场是产品交易的前提,交易市场的活跃程度与产品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息息相关。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时间较晚,多层次的市场结构还未建立,市场活跃程度有限,使得我国林业碳汇项目发展较为滞后。要促进我国林业碳汇项目的发展,需要做好与国际碳交易市场的衔接,利用国际碳交易市场多层次的市场结构,提高我國林业碳汇项目交易规模。此外,还应借鉴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准入制度、市场交易规则等制度建设成果,提高我国碳交易市场管理水平,完善我国碳交易市场结构。

参考文献

[1]王祝雄,吴秀丽,章升东,等.新西兰碳排放交易制度设计对我国林业碳汇交易的启示[J].世界林业研究,2013,26(5):81-87.

[2]何桂梅,王鹏,徐斌,等.国际林业碳汇交易变化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林业研究,2018,31(5):1-6.

[3]高沁怡,金婷,顾光同,等.林业碳汇项目类型及开发策略分析[J].世界林业研究,2019(5):97-102.

(责任编辑 常阳阳)

猜你喜欢

碳排放发展策略森林资源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构想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我国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及其评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