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格勃用毒史
2020-06-22孙越
孙越旅俄作家,翻译家俄罗斯经济大学教授
前不久,俄罗斯就美国在格鲁吉亚等多个原苏联国家建立“生物实验室”表达关切。俄媒称,相关实验室由五角大楼下属单位遥控,用于研究针对特定人群的危险疾病,进而研究许多美国本土禁止的研究项目,相关预算达 21 亿美元。
如若属实,美国选择这些原苏联国家,想必也是看重它们从苏联继承下来的传统。早在 1923 年,创建于沙俄时期的卡扎科夫实验室,就被苏联国家政治保卫局收编,实验室第一届主任是国家政治保卫局副局长梅任斯基。为掩人耳目,在 1937年之前,苏联并未公开将实验室隶属于国家安全机构,而是挂在苏联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名下。
1930 年 1 月 26 日,国家政治保卫局展开“托拉斯行动”,由苏联特工前往巴黎追杀白俄军官库捷波夫,将他毒杀在汽车里。他们使用的毒药,正是由该实验室研发的。其位于莫斯科市中心克格勃大厦后面的一个胡同里,也称克格勃病毒实验室。
国家政治保卫局在 1934 年易名为国家安全总局,由雅格达任局长。他大张旗鼓重建克格勃病毒实验室,任命谢列布良斯基少校为实验室主任,并公开将实验室归属于内务人民委员会,由雅格达直管。两年后,雅格达遭到贬斥,随后谢列布良斯基少校也被撤职。雅格达在位期间,命该实验室研发了可用于杀害托洛茨基的毒药。
1937 年 8 月,国家安全总局上校麦兰诺夫斯基,出掌该实验室。不久,他也因高层权力斗争被捕,公开罪名是,实验室涉嫌研发违禁项目,并用苏联监狱在押犯人做实验。实际上,苏联最高法院内部给他定的罪,是非法藏有毒药及参与苏联犹太复国主义阴谋活动,企图谋杀斯大林和颠覆苏联国家政权。最终,麦兰諾夫斯基被判刑 10 年。
同年 12 月 14 日,国家安全总局逮捕了实验室创始人、经验丰富的老科学家卡扎科夫,并以“托派集团同党”的罪名将其枪决。此后,苏联将该实验室移交国家安全总局第 12 局管辖。
1947 年 11 月 1 日,时任苏共乌克兰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和乌克兰国家安全部门头目萨夫琴科,因不满大主教罗姆扎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派遣苏联特工乔装成护士,用名为“箭毒”的剧毒药剂,将罗姆扎杀死。
20 世纪 50-80 年代,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均致力于克格勃病毒研究所的建设和秘密项目实践。1978 年 9 月 7 日,保加利亚特工在该所协助下,用一把装有蓖麻毒的毒伞,在伦敦杀死了叛逃的作家马尔科夫。同年 12 月,苏联决定用投毒的方式清除不听话的阿富汗总统阿明。克格勃买通阿明的厨师长,在阿明的晚餐中下毒,阿明女婿误食身亡,阿明猛醒,但为时已晚,克格勃特种兵闪电般攻入总统行宫,杀死了阿明。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侦察员利特维年科,2000 年偕同妻儿移居英国。2006 年 11 月 1 日,利特维年科与俄罗斯客人会面后,感觉身体不适。医院诊断,利特维年科身中铊毒,于 23 日不治身亡。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时代怎样变迁,研发病毒制剂和毒药,用于打击国内外敌对势力、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都不仅仅是间谍电影中的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