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亟须补上健康素养课
2020-06-22
新闻事件:为了提高自身免疫力,近几个月来,68岁的苏州老人陈四根坚持每日走路2万步以上,不过,他的身体状况却每况愈下,经常感觉膝盖疼。去医院检查后,他得知自己患上了滑膜炎。医生告诉陈四根,他这个年纪,日均步行数量不宜超过1万,以免对膝关节造成过度磨损或损伤。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如何正确佩戴口罩、打喷嚏怎么遮挡、开窗通风多久一次等问题成为网络热搜,每天在手机上刷屏,再加上卫健部门、社区一线人员的反复密集科普,大家脑子里都绷紧了“讲卫生”这根弦。
后疫情时代,民众健康意识增强,人们变得更加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愿意在健康消费上加大投入。经此一“疫”,大家都意识到,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健康素养,不仅关乎平时生活质量,关键时也是“救命秘笈”。
不过,遗憾的是,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平均值为14.18%,距离“健康中国行动”中30%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
其实,勤洗手、開窗通风、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不食用野生动物……这些健康防护要求,都是几年前就已发布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等文本中明确规定的内容。而现实中,跑步减肥,肉没甩掉,膝盖却吃不消了;“撸铁”塑形,肚腩没小,却患上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不正常进餐,却烧钱买保健品补充营养,这些现象并不少见。甚至,在疫情中,一些诸如“维生素C可以预防新冠肺炎”“盐水漱口可以防病毒”等看起来非常可笑的健康谣言还吸引着大批拥趸。
因此,提高居民健康素养的话题,不应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而“降温”,还应下大力气补上这一课。
提高健康素养,本质上是一个教育过程,需要教育部门协同支持和深度参与。让健康素养教育进校园,融入教育体系,才能实现更好的健康促进效果。有关职能主管部门要加大健康知识传播力度,提高传播效果,特别是要调动医生的积极性,广泛深入地参与这一科普活动。需要强调的是,健康知识的传播不是单向的、灌输式的,而是要注重反馈和互动。各级各类媒体应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有针对性地释疑解惑,带动公众参与。
与此同时,还必须健全健康素养的法治环境。通过完善立法、细化制度、多部门联动,对卫生健康领域不守法、不文明行为,施以更严格的约束、更严厉的惩戒。
毫无疑问,公民健康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涵养培育的。提升健康素养,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动是目标。公民自身要加强自律,自觉主动学习、不断学习,吸收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付诸行动。这是提高健康素养最起码的“素养”。(本刊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