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与MRI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比较

2020-06-22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隐匿性预测值螺旋

祝 艳

(辽宁省辽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放射科,辽宁 辽阳 111000)

膝关节属于人体重要关节部位之一,若受到外力因素以及功能因素等的影响,极易诱发骨折问题,而隐匿性骨折属于常见膝关节骨折类型之一,该类患者一般会出现膝关节疼痛,且存在活动受限的现象,通过常规X线检查结果常显示为阴性,但事实上确实存在骨创伤的问题[1]。针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应做到及时、准确诊断,并第一时间给予有效治疗,以免耽误患者病情,避免诱发软骨缺损以及疼痛的现象,甚至是导致退行性骨关节病等严重疾病[2]。所以,临床上必须要高度重视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工作,不断探寻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高效、科学诊断途径。现阶段,临床上对于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检查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多层螺旋CT以及核磁共振成像(MRI)在临床应用上已经相对成熟,为对比这两种诊断方式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为今后的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临床诊断工作提供良好参考依据,本次研究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84例疑似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根据诊断途径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分别开展CT检查和MRI检查,观察其应用效果,现将详细研究过程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84例疑似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诊断途径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均在46-60岁之间,平均年龄(51.8±2.2)岁;病程均在4-7天之间,平均病程(6.2±0.5)天;观察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均在45-61岁之间,平均年龄(52.3±2.5)岁;病程均在3-8天之间,平均病程(7.0±0.8)天。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基础资料对比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对照组选择TOSHIBA Aquilion 64作为多层螺旋CT扫描仪器,设置扫描参数,将具体层厚数据控制在0.625mm,图像层厚设置在3-5mm范围内,同时将其扫描时间控制在9-15秒之间。扫描操作中从不同平面对患者骨窗开展冠状面扫描以及矢状面扫描,并配合任意斜面及轴位扫描,观察患者骨质是否处于连续状态。观察组通过东芝EXCELART Vantage 15T超导对患者实施临床MRI检查,SE序列:将TIWI扫描中的TR数值设置为600ms,具体TE数值设置为20ms;将T2W2扫描中的TR数值设置为4000ms,具体TE数值设置为100ms.SIIR序列:将具体TR数值设置为200ms,具体TE数值设置为90ms。实际扫描操作中,将具体层厚数据设置在0.5cm,间距控制在0.3cm,矩阵数据为245×245,对患者依次实施横断面扫描以及矢状面扫描,同时开展冠状面扫查。

3 临床观察指标:观察2组患者膝关节骨折检出率,对比2种检查方式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阴性预测值以及阳性预测值。

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通过SPSS23.0数据软件包对研究中的相关数据资料实施统计学分析和处理,以x2检验组间计数资料对比,以t检验组间计量资料对比,若P<0.05,则数据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2组患者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检出率对比:观察组经MRI TIWI及T2W2扫描,其膝关节骨折检出率均为100.0%,优于对照组的61.9%(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2组患者膝关节骨折检出率对比(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5.2 2组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评价指标对比:观察组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阴性预测值以及阳性预测值依次为99.4%、90.6%、95.0%和98.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4%、63.6%、33.3%和93.9%(P<0.05),见表2。

表2 2组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评价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讨 论

膝关节属于人体重要关节结构之一,该关节部位在活动量上相对较大,同时其关节端结构属于松质骨,在暴力作用下很可能会诱发骨折现象。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作为临床多发骨折类型之一,其在发病范围上相对较小,且骨折程度往往较轻,大部分患者表现为膝关节局部疼痛,并出现活动受限的问题。现阶段,临床上常通过X射线对骨折患者实施诊断,因其具备较高的骨组织对比度,且在操作上较为便捷,经济性高等,该诊断方式也被当作是骨折诊断的首选手段[3]。然而,常规X射线检查实际上是二维重叠影像,其在密度分辨率上较低,同时对急性骨折患者实施检查时无法选择合适的体位,针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实施诊断时无法获得阳性结果,很容易耽误患者最佳治疗时机。所以,临床上必须要继续探寻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有效方式,提高其确诊率。目前,多层螺旋CT以及MRI均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有所应用。多层螺旋CT作为现阶段应用较广泛的一种CT检查技术,不但具备薄层扫描的优势,而且能够对单次检查范围进行大幅提高,可获取各个层面以及角度的图像,并确保不同方向在空间分辨率上保持一致,能够实现对患者病变部位的全方位观察,改善诊断效果。与常规X线检查相比,多层螺旋CT在扫描速度上更加快速,且具备无创的特点,加之无影像重叠,具备较高的密度分辨率,有利于为骨折的诊断及评价提供更全面的判断依据,可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发挥一定的诊断效果。然而,针对骨折线走样走形的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其在骨折平面透亮度上一般比较低,通过多层螺旋CT对其进行检查和诊断仍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MRI影像技术开始引入临床诊断工作,能够对骨骼系统组织发挥较好的分辨率,实现对组织外形改变状况的清晰显示,且能够帮助医生观察患者骨折的细微异常变化,实现冠状面、矢状面以横断面成像,确保韧带、软骨以及骨髓病变及损伤等能够得以清晰显示,可大度提升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临床诊断率[4]。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经MRI TIWI及T2W2扫描,其膝关节骨折检出率均为100.0%,优于对照组的61.9%(P<0.05);观察组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阴性预测值以及阳性预测值依次为99.4%、90.6%、95.0%和98.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4%、63.6%、33.3%和93.9%(P<0.05)。该研究结果与刘婕等人关于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5]。这充分证实了MRI确实能够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发挥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注意的是,MRI检查在价格上相对较昂贵,且部分基层医院尚未普及,不利于大范围推广应用,因此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仍首选多层螺旋CT,在CT检查未能够获得有效结果之后再给予MRI检查,提高诊断率。

总而言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采用MRI诊断的效果良好,确诊率高,且具备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应用价值高。但是,因MRI诊断价格较贵,目前尚未在临床上普及应用,在实际诊断工作中可视患者实际状况灵活选择诊断方式,保证良好的诊断效果。

猜你喜欢

隐匿性预测值螺旋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雷公藤多甙联合降糖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自体荧光内镜对消化道肿瘤诊断临床应用分析
对王维山水田园诗“隐匿性”描写的参悟
论翻译过程中语言文化内涵的解读
奇妙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