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逢甘: 中国风洞试验开拓者

2020-06-22幻棠

太空探索 2020年6期
关键词:风洞试验开拓者风洞

文/ 幻棠

▲ 庄逢甘(1925.2-2010.11)

▲ 庄逢甘和女儿庄玫

1956 年10 月,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成立了。当时既没有试验基地,又缺少技术材料,甚至连做空气动力学试验必备的风洞设备也没有。

而风洞在空气动力学研究试验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能产生人工气流的“风洞”,可以模拟各种飞行器的真实飞行状态。有了风洞,不再需要做耗费惊人的实弹试验,能够为国家节省大量资金。当时年仅31 岁、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的庄逢甘,被钱学森亲自任命为空气动力学研究室主任。他深知筹建试验基地和风洞设备的重要性,倍感重任在肩。

1957 年,庄逢甘起草了第一份航天空气动力学试验基地的设备规划。随后,他便带领一支年轻的队伍开始顶着严寒酷暑四处探索,选址凿洞,为风洞试验基地建设不停奔波。庄逢甘与同事们奋战了整整七年,仅用了不到美国一半的时间,就在北京云冈建成了十几座覆盖低速到高声速范围的风洞试验设备,这个地方成了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的首个基地。后来,在庄逢甘的正确决策和指导下,我国陆续建成了数个达到国际水平的试验基地,为航空航天空气动力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我国飞机、火箭、导弹和卫星等各类飞行器的研究设计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在建设试验基地的过程中,庄逢甘也没有忘记增进理论上的修为来给国家做贡献。他不断发挥其在数学物理方面的才能,组织开展了气动力、气动热、气动控制和飞行力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均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20 世纪70 年代初期,由于弹头被烧穿,我国前两次洲际导弹试验都以失败告终。只有把这个棘手的问题尽快解决掉,中国的导弹事业才能向前发展。于是,治学严谨、才华出众的庄逢甘又被国防科委和七机部选中,临危受命承担起了解决“烧蚀防热研究”难题的重任。自此,庄逢甘不分昼夜,不畏辛劳地带领大家攻关。为了做出最妥善的决策,认真的庄逢甘常常亲自参加试验、亲自整理数据。

终于,经过十几年奋力攻关,庄逢甘团队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完美解决了再入弹头的气动、防热等核心技术问题,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和发展模式。这一次不寻常的“战役”也让庄逢甘的能力大幅提升,使他成为了烧蚀防热气动理论、烧蚀实验和测试技术的开拓者。

▲ 著名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者之一、中国航天空气动力学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庄逢甘

▲ 上世纪90 年代,任新民、梁思礼、黄纬禄、梁守槃、庄逢甘(从左至右)在海南三亚合影

▲ 钱学森在看冯·马布尔赠送给他的近期论文,右一为郑哲敏院士,右二为庄逢甘院士(1991 年)

庄逢甘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的贡献远不止这些。1989 年,庄逢甘领导的“旋涡、激波和非平衡起主导作用的复杂流动”研究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以该课题研究为基础的“旋涡控制”学术报告在第十八届国际航空理事会上获得了理事会的最高荣誉奖。他在流体力学的湍流基本特性研究中总结出了湍流耗散定律,他在旋涡形成的机理与控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他在计算流体力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成就,以他为首的课题组发表了300 多篇学术论文和报告,一支空气动力学研究的骨干队伍逐渐形成……

2010 年11 月8 日,庄逢甘这位饮誉世界的空气动力学专家在北京溘然长逝,走完了85 岁的一生。庄逢甘的一生是追求真理、成就卓著的一生。他不仅是中国航天的骄傲,也是所有人学习的榜样。

猜你喜欢

风洞试验开拓者风洞
直升机前飞状态旋翼结冰风洞试验研究
汤淑兰:海外中医高等教育的开拓者
综合训练风洞为科技奥运助力
雪佛兰开拓者
我国人造卫星工程的开拓者之一——闵桂荣
售价25.99万~32.99万元,美式肌肉SUV开拓者上市
跨越一个半世纪的风洞
黄风洞貂鼠精
F1赛车外形缩比设计方法
风洞(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