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沿河:技术服务成就产业品牌

2020-06-22江佳佳

当代贵州 2020年7期
关键词:沿河自治县养羊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江佳佳

“现在山羊越养越多,我打算再流转500亩地种牧草,增养500只羊和200头牛。”在沿河自治县中寨镇三会溪村,村民杨胜强正在谋划新的一年如何扩大养殖规模。

2014年之前,单打独斗养羊的杨胜强受土地、资金、管理等因素制约,养殖规模总是做不大,每年最多20只左右。通过总结经验,杨胜强与本村5个有实力的村民商议,成立了强强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白山羊。

“合作社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场,白山羊产业越做越大。”杨胜强说,目前养殖基地扩大到300余只,毛收入50余万元,纯利润超过20万元,差不多是过去10年的总和。

2014年以来,沿河通过走绿色化、商标化、品牌化的经营路子,陆续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11个乡镇获得无公害产地认定、6个养羊基地通过国家有机山羊认证。“吃中草药,喝矿泉水,走金光道”的沿河白山羊,因其独特的风味品质广受消费者青睐,同时,也让沿河获得了“中国白山羊之乡”的金字招牌。

沿河自治县生态畜牧业助农增收。(文波 摄)

2018年,沿河明确把发展白山羊作为“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大力推进。目前,白山羊产业共覆盖22个乡镇(街道)350个村,涉及4万余户,建成羊圈23万平方米,规模养殖企业8家,专业合作社78个,养殖小区300余个,存栏山羊26.7万只,年出栏24.4万只,产值达3.9亿元。

眼下,越来越多的村民走进杨胜强的基地务工,不少村民还学到了养羊技术,也跟着饲养起了牛羊,逐步摘掉了贫困帽。

为加强白山羊产业发展技术指导,沿河自治县主动对接贵州大学动科院、贵州科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建立院县合作关系。同时,依托张家港市帮扶契机,进一步争取白山羊产业发展科研技术支持,引进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专家,有效解决养殖技术“最后一公里”问题。

2019年,沿河出台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编制了年出栏50万只白山羊全产业链项目,在塘坝、新景等15个乡镇建设养殖场,其中新建白山羊养殖场50个,改扩建白山羊养殖场150个。发动贫困群众实施集中连片规范养殖,增加全县养殖数量,推动白山羊产业向全省、全国市场挺进。

猜你喜欢

沿河自治县养羊
学会这五招 轻松节约养羊成本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17个鲜食玉米品种同台比拼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分头行动
跑起来
九九歌
续写《亡羊补牢》
广西民族自治县立法协商历史考察和经验启示
沿河自治县组织退休干部和“两代表一委员”调研“两会一节”重点项目建设
九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