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子美学的现代启发
2020-06-21郭思语徐士雯刘溢蒙王诗琪
郭思语 徐士雯 刘溢蒙 王诗琪
【摘 要】“道”支配着万事万物,“道”的特点是无为,那么万事万物的运行都应该符合“道”的规律,也就是“无为”。所以老子主张“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也就是老子对待美的看法,追求自然无为之美,不要过多的人工干涉。
【关键词】老子;审美;美学
老子《道德经》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为腹不为目故去此取彼”。有很多人对老子有误解,认为老子否定艺术,其实这是大错特错了,老子否定艺术,否定的是五色、五音这种有害人身体健康的艺术。五音、五色怎么会影响人的健康呢?因为他们是作用于人感官的一种享乐之美,而且对于这种享乐,人们会无节制的追求,最终丧失理智。比如说酒色、毒品,这些东西都是作用于人的感官,最终使人丧失理智。五音令人耳聋,为了追求感官,把声音放到最大,耳朵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定会出问题。而且这在当时是有医学根据的,晋侯当时生病了,求医于秦,秦派医和给晋侯看病,医和首先就指出要它节乐,不要烦手淫声,不要无节制的沉溺于声色的感官享乐之中。不要成为欲望的奴隶,不要因此而轻视生命。根据这一点有人就得出了老子否定艺术、否定美,這绝对是一个误读,老子否定的是有害人身体生命的感官享乐。
老子否定了五色五音之美,提倡自然无为之美,这是一种朴素的、自然的美,而且这种美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不是肤浅表面的而是精神上的大美、致美。这是老子的审美观。
这对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有非常大的启发,尤其是有了后期技术以后,后期是为了让我们的作品更佳完美的呈现,我们改透视、调色、磨皮,这其实是为了让我们达到一种最佳的自然效果。但是很多人用后期不仅没能做到最佳的自然效果,反而违背了这一原则。这一点多出现在风光领域,虽然好看,但是很假,最致命的是很多人都去模仿,使极具个人性的摄影语言艺术越来越趋同,抹杀了人的个性、艺术的个性,这是非常糟糕的。优秀的作品多以色彩还原为主,就是还原它本应该有的颜色,但不能太过,我们看起来也非常的舒服,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所要表达的内容。好的作品在形式上无一例外。
但是,是不是所有的高饱和度的作品都不是好作品呢?肯定不是,这个我们要具体分析,比如说表现情感的作品,有的时候我们就是要通过夸张形式的凸显情感表达。这一点不矛盾,因为真实有很多种,这样的作品我们需要获得的是情感的真实而非视觉的真实,情感是主要的。像没有情感的风光作品,那么我们追求的只能是视觉的真实。
道家讲的“自然”不是大自然那个自然,指的是人的自然品性,人的性格、情感。艺术是跟着时代走的,时代的发展会孕育新的思想和艺术。但是,人只为人这一特性永远不会变。艺术终是一种人的思想活动、情感活动、精神活动。而且这一思想活动必须是真心所发,你要有体验、有思考,然后用摄影的方式表达出来,才能获得成功,才能给人以印象深刻。这一点是非常致命的,我们今天人的品性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罔”,而且互联网和电子媒介对我们的影响把所有不思考的人塑造成一个趋同的人,因为我们接收到信息是一样的,如果你不去思考、不去删选,我们只被动的接受,就是一个没有差异的趋同人。今天的很多人只是表面个性,但实际上毫无个性,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一聊兴趣几乎哑口无言。这一点是非常悲哀的。这也是老子美学给以现代人的启发。
袁宏道说“善画者师物不师人、善学者师心不师道”,就是这个意思。艺术最终要寻找自己的本来之真。艺术也好摄影也好,绝非悦人耳目,更古不变。这是老子的审美观也是老子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老子审美的核心含义——德里克·艾伦与布伦克特的争论评析[J]. 杨松,韦庭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06)
[2]一场新的范式革命?——解读中国法律实证研究[J].左卫民.清华法学.2017(03)
作者简介:
郭思语(2001.10),女,河北省邯郸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9级环境设计专业;
徐士雯(2000.2~),女,河北省邯郸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9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刘溢蒙(2001.6~),女,河北省保定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9级环境设计专业;
王诗琪(2001.9~),女,河北省邢台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9级环境设计专业。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