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文化”里头藏着治理的秘密
2020-06-21罗家德
《中国治理》
作者:罗家德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2020年3月
朋友圈、工作圈、兴趣圈……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圈”,“圈子”之下交织着复杂的关系网络。关系深深地植入了中国人的文化根基,“讲关系”“混圈子”“谈交情”成为很多人的生存宝典与登龙之术。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罗家德指出,中国人对“关系”存在着不少误解。这些年来,作者走访调查小岗村、华西村、浙江义乌等地的企业生态,也在四川茂县、北京等乡村和都市组织发起社区营造运动。他发现,中国人的“圈子现象”并非只能产生科层组织中常见的拉帮结派的潜规则。只要运用得当,良好的关系能让企业高效运作,有序的自组织也能填补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空缺。
“圈 子”是一个很中国式的词汇,在学术定义上,我称它为一个以个人为中心的人脉网形成的行动集。意思是说,为了一些共同行动的目标,我们会有一个中心人物,带动自己的人脉网形成一群人,这群人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产生一连串的集体行动。
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这两种组织形式的小团体其实是同时存在的。难道西方就不存在“圈子”吗?所谓“国王的人马”,指的就是国王的个人人脉网形成的圈子。这样的分类绝对不是说中西文化就是如此截然不同,只能说在中国,圈子是更主流的小团体。
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在于,我们习惯于用长期的眼光应对不确定的环境,懂得如何进行長期的布局。学术上常有一句话,“个体总是脆弱的,网络却是强健的。”中国人就特别明白,做很多事情都需要去建网络,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产生所谓的“关系主义”。
比方说,中国人做生意的时候,不会只考虑成本效益赚了多少钱。他一定会同时平衡思考另外一件事:这次交易让我们的关系是否变得更强?如果这次交易会让对方不开心,关系就此断绝了,那么中国人宁可不赚这么多。把人情与短期交易的利益做一个平衡考量,是中国人特别会去思考的过程。
我的老师马克·格兰诺维特认为,关系间的动态平衡是企业家最重要的职能。企业家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左手能够掌握强连带以建立团队,右手能够掌握弱连带以掌握机会,掌握了团队和机会,你的创业就成功了。
如何区分情感性交往与工具性交往?我何时应该把关系网加大加密,又在什么时候把关系网减弱?如何在照顾圈内人利益的同时,又维护圈外人的公平原则?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擅长处理这些人际关系的动态平衡。
在动态平衡之外,企业家也需要懂得“顺势”与“造势”。文艺复兴时期的美第奇家族,就是顺势而为的典范。美第奇本是托斯卡尼大公,但他又不限于贵族身份,在时代潮流的推动下,他先去从事羊毛业,后来开始从事银行业,然后又跨入产业,之后又参与了佛罗伦萨的市政事业。最后,美第奇家族又跨入艺术界,带动了后来所谓的文艺复兴。
经历工业时代以后,所有的社会都会出现不同形式的社区营造运动,比如英国的第二故乡运动,美国的睦邻运动、社区再新运动等。因为进入复杂社会以后,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而工业社会在原子化个人之后,已经丧失了社群的自我治理,只会出现彼得·德鲁克所说的“保姆型政府”和“万能型政府”。保姆型政府和万能型政府会把社会福利越扩越大,直到政府财务濒临破产,这一点我们从最近的欧债危机就可以看到。
中国刚刚走出工业社会,我们几乎是花了40年的时间走完了人家200多年的路,因此国内的社区营造还在一个比较初始的阶段。我们常常会出现社区居民“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这其实就需要一个训练的过程。另外,社区营造运动并不是自动发生的。在全世界各地发生的社区营造运动过程中,政府往往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如何让政府理解并正确地引导,让自下而上的秩序与自上而下的秩序相融相生,是问题的关键。